合肥:拉大城区扩张框架,庐江县的力度有多“猛”?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5-03-25 05:46:49

城区扩张并非地级市中心城区的专属,县城或县级市的城区亦可如此。

在合肥各县中,要论县城的建成面积,庐江县可能不是最大的,但如果论哪个县在拉开城区框架方面的力度相对很大,那么庐江县必然在列。

何为城区扩张的框架?

与建成区的标准不同,框架无需包含已建好的居住、商业、公共区域等城市化设施。只要当地将某片区域作为城区的扩张用地,并修建好城市标准的道路、划好各个待开发的地块,就可简单地、初步地形成阶段性的扩张框架。

论拉开城区的扩张框架,庐江县的力度有多“猛”?

一、以现有城区为起点,全力向西“批量式”修建城市道路,初步形成了城区进一步重点扩张区域的雏形

“以老城区为起点向东西南北4个方向同时扩张是庐江县在过去十几年间的真实写照。但随着城区规模继续扩张的需要,加之京台高速在城区西南方向有出入口;西南合安高铁、庐江西站开通,将城区规模向西延伸至高铁站、向西南延伸至京台高速公路就成了庐江城区扩张的重点方向。

虽然庐江老城以西区域已经有了庐江高新区,但尚未开发的区域相对更多。

在相对“空白”的区域扩张城区,新建城市道路及管网自然是重要前提。庐江在这件事上堪称“批量式”操作,几乎是将城区待扩张区域内所规划的道路集中建设完成。

可能有网友会说,哪个县的城区扩张不是同时修若干条路,怎么庐江的城区就是“批量”了?

之所以用“批量式”形容,一是因为新建的道路数量确实足够多;二是因为这些道路已经初步搭建出了未来要被开发建设区域的雏形,包括但不限于文翁路、官塘路、文瀚路、伍乔路、临湖路、店桥路、洋河路、万山路、湖岗路、光华路、许塘路、果树路、潘鼎新路、七桥路、左慈路等十余条道路均在老城以西分布。

二、由新建道路初步围合而成的待开发区域几乎接近庐江现有城区的一半规模,若全部开发建设完成就等于“再造半座庐江县城”

既然新修建的道路足够多,就意味着被道路围合成的区域也相对较大、区域内被路网“分割”出的地块也足够多。

虽然在实际场景中很难直观感受未开发区域的规模,但从卫星影像图来看,这一大片区域的规模几乎接近庐江现有城区的一半规模,若这些地块全部实现城市化建设,就等于再造半座庐江县城。

城区扩张的框架搭建的相当之大,庐江县短时间内能“填满”框架内的地块,实现城区规模大幅增加吗?

就现阶段的客观情况而言,着实不容易

不论是地级市的城区还是县城,拉开一座新区、新城的框架只需修建城市道路,但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城市化建成区就需要落地各种类型的基础设施。例如住宅、学校、医院、商业体、大型公共场馆、工业园、产业园、城市公园等等。

而要在各个地块内开发建设,首先需要将地块挂牌出让,以此实现居住空间、产业空间、商业空间公共空间、工业用地的综合布局。

但现阶段土地交易市场、房地产市场的低谷期使得土地出让情况极不理想,土地出让金的大幅下滑直接放缓了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例如大型公共场馆无法尽快修建、居住区无法大规模建造、城市道路网无法进一步完善等情况。

0 阅读:0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