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中箭真相:祸起金毛犬,宋江为照夜玉狮子暗起夺位之心?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5-04-03 14:38:40

《红楼梦》第五回写了两次“猫儿狗儿打架”,迄今为止,无人猜透其中隐秘。这里,我借《水浒传》点一点这道红楼谜题,有兴趣揭开红楼之谜的朋友,不妨斟酌此文,看看书中的猫儿、狗儿究竟是什么隐喻寓意。

“四大名著一脉相承”,都是隐写的大明封藩与藩镇之乱的历史,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共享了《明实录》等大明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形成一个很大的逻辑闭环。

这是“晁盖中箭真相”第四篇文章,主讲梁山排名最后一位好汉“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正是这位“貌若番人”的好汉挑起了曾头市之战,导致了晁天王中箭、中毒的结局。那么,为什么是段景住引发了这场争战,“地狗星”、“金毛犬”又是什么寓意呢?

芒砀山斩白蛇,事发公孙胜降魔

混世魔王樊瑞与飞天大圣李衮、八臂那吒项充占据芒砀山,公然叫板,“要来吞并俺梁山泊大寨”。新近入伙的九纹龙史进要建功劳主动请缨,带着少华山强人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去征讨芒砀山。

九纹龙,这个绰号假语洪武三年大明“开封”所封之九大皇子藩王,朱武与黄信、孙立占据梁山地煞前三名,也就是“朱皇孙”。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早就出现在龙虎山上,就是前面文章所讲到的白额锦毛虎与雪花大蛇。因此,九纹龙史进往讨芒砀山,还是隐写的大明藩镇大火并。

芒砀山,“乃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之处”,为何是混世魔王占据了这个地盘挑战梁山呢?《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大明太祖神圣……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字国瑞,濠之钟离东乡人也。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

无需做过多解读,混世魔王樊瑞之“瑞”就出自“国瑞”,《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中的“大圣”首先出自太祖高皇帝。八臂隐写重八,臂,月辟,或者辟月,月为大明意象,辟,君也。

樊瑞之“樊”即藩镇之“藩”,混世魔王樊瑞,隐写的就是大明封藩。这段记载,朱元璋说他们家世居沛国相县,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因而借其“斩白蛇”事隐写大明藩镇之乱,白蛇,在《水浒传》中就是雪花大蛇朱允炆。

前面的文章讲过“文曲武曲”,其中隐写了洪武元年正月十五日,朱元璋与太子朱标论汉初七国之乱曲直,朱元璋认为,汉初七国之乱起因是汉景帝刘启做太子时,因一盘棋局打死了吴王世子而埋下祸根,并不是因为汉高祖分封诸侯所导致的。所以,“芒砀山降魔”就借汉高祖故事以隐写大明藩镇之乱。

却说史进刚到芒砀山,就被飞天大圣、八臂那吒的团牌飞刀阵杀得落落大败,号称神机军师的朱武率先逃跑,导致中军大乱,史进差点中了飞刀,杨春的战马则为飞刀所伤。神机军师果然是“朱皇孙”,打起仗来百无一能。

史进前脚刚走,宋江就带着吴用、公孙胜等一干人马随后而来。入云龙公孙胜摆汉末三分诸葛孔“明”八卦石头阵,大破李衮、项充,又以五雷天罡正法破了混世魔王的妖术,樊瑞只得投降。公孙胜还收了混世魔王为徒,传授五雷天罡正法。什么是“五雷天罡正法”?请看前面文章的解读。

此石头阵之“石头”,即后来花果山、大荒山无稽崖之补天石,四大名著中都有女娲补天神话,只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没有明写,只以“芦苇”、“葫芦”暗藏了“积芦灰以止淫水”,以“淫水”隐写洪武。其实,葫芦就是羲皇氏、娲皇氏兄妹。

芒砀山降魔,就是隐写的大明太祖封藩,因而引发的朱明藩镇之乱。借汉高祖“斩白蛇”,寓意雪花大蛇,也就是生于蛇年大雪节的朱允炆被“斩”。《水浒传》多处情节暗示,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死于朱棣之手。芒砀山降魔之后,就是晁天王中箭,莫非,曾头市之战也是隐写的大明藩镇大火并?

平定了芒砀山混世魔王,宋江率领人马回梁山,途经金沙滩时,就遇见了引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事件的金毛犬段景住。

祸起金毛犬,地狗星段景住究竟是什么人?

却说梁山人马回师,走到金沙渡时,“却欲过渡,只见芦苇岸边大路上一个大汉望着宋江便拜。”梁山既有金沙渡,也有金沙滩,这两个地方出典之处是《朱氏世德碑》:“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元初籍淘金户”。淘金,能离开“沙”吗?所以,《西游记》也就写了个弱水三千之流沙河,弱水(又称若水),指的是颛顼帝诞生之地。

朱元璋不仅自称是帝颛顼之后,他还是颛顼转世。因此,四大名著都以女娲补天暗喻大明,女娲所补之天就是颛顼之周天。于是,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就出现在了“芦苇岸边”。此外,书中以114处芦苇、25处葫芦隐写了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葫芦即羲皇氏、娲皇氏兄妹。

这条大汉自我介绍说:“小人姓段,双名景住,人见小弟赤发黄须,都呼小人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

书中有很多“赤发黄须”的梁山好汉,最终以紫髯伯皇甫端为总注脚:“貌若番人”。番人,其实是“藩人”的谐音,否则,就讲不通了。这其中是不是施耐庵有意给朱棣泼脏水,说他就是“貌若番人”呢?列位看官不妨就此议论一番。

“赤发黄须”其实还另有隐喻,其中就隐写了朱元璋自称颛顼转世——这段隐秘今后再讲。

暗指梁山排座次列位好汉的全称顺序,先解读段景住所应星宿“地狗星”。狗,早就出现在书中,鲁达拳打镇关西时骂了一句“狗一般的人”,鲁智深吃狗肉大闹五台山,杨志卖刀要以狗试刀,武松过白虎山遇黄狗狂吠——这些“狗”,隐写的是大明“开封”、“以白帽著王”两段历史。

这两段历史前面的文章已经讲过,洪武三年大明“开封”是农历庚戌年,“以白帽著王”则是洪武十五年,农历壬戌年,都是狗年。

梁山大排名有一个基本规制: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所应星宿在什么位置就坐哪把交椅。七十二地煞中,地狗星就是最好一位。所以,段景住以“金毛犬”对上了地狗星,排在一百单八将的最后一名。

这当然是施耐庵的设计,为何是这样的设计呢?原因就是“段景住”。

段姓,出自共叔段,《史记·郑世家》记载了共叔段与哥哥庄公的一场大战,段景住的“段”就借用这段历史,写大明之“叔”争夺皇位,也就是朱棣、朱高煦父子分别与他们的侄子大火并。

景,就是梁山,《水浒传》中的梁山写的是燕国“奕奕梁山”,也就是今之石景山一带。石景山之东是大明燕藩与后来的都城,因此是“山东梁山”。朱棣夺位后,于永乐元年营建皇城,禁城的背后就是景山——景阳冈之“景”就是其中一喻。

住,也就是衣食住行的“住”,燕王住在梁山之东景山脚下。住,立也、止也,既写燕藩立位,又写永乐驾崩。住,还谐音“朱”。

段景住绰号“金毛犬”不是如今所说的金毛,而是“金卯犬”。金,上文已经讲过,“卯”肖兔,兔象月,是四大名著大明的隐喻符码。犬,便是大明封藩与燕王“遇林而起”。卯谐音为“猫”,所谓“猫狗打架”隐写的就是大明藩镇大火并。《石头记》同样隐写了靖难之役,同时,还隐写了与作者石涛有关的靖江王之事——这件事是什么事,且待讲《红楼梦》时再说。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寓意大明燕王夺位、迁都,就此“住”、“止”在梁山。段景住是“涿州人氏”,涿州,曾称幽州,永乐二年并入顺天府,借指大明都城。段景住本来就出自燕藩,又“止”在了这里。所以,他就排在最后一名了。

照夜玉狮子即白赤兔,是何寓意?

段景住说,他平生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今春去到枪竿岭北边,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 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又高又大,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

这一笔似乎是在写北宋历史,以宋江聚义的时代背景看,当时确实是金国占据了“枪杆岭(怀来县(沙城)王家楼乡,大明长安驿站)”。确实,这一笔照应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状元桥”,隐写了徽宗政和七年启动的宋金海上之盟,这个“虚钱实契”最终导致北宋亡于金。施耐庵因而在书中预言,大明将如北宋那样亡于“金”,且将出现南明。

但此“金”并非指的是后来的后金,施耐庵没有那般神奇,能如此准确地预言未来。《水浒传》中的“金”与上文所讲的金沙滩、金沙渡的“金”是一个意思,都是写的大明,大明亡于“金”,意思就是亡大明者大明也。

以史为鉴,借喻归借喻,但却并不是全因借喻而写了这一笔,关键在于“照夜玉狮子”。对看《三国志通俗演义》之赤兔马,照夜玉狮子简直就是“白赤兔”。

赤兔马: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鬃高八尺;照夜玉狮子: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

赤即朱,兔是大明,马,武也,隐喻洪武。照夜玉狮子,隐写大明太祖生于“天历元年九月十八子丑”,子丑是夤夜,朱元璋出世时“红光满室”,“自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故是“照夜”,玉,即朱元璋的“璋”,狮子谐音柿子,柿子别名朱果,借“邾国”以写朱明。

段景住说,这匹照夜玉狮子是要献给宋江的,却被曾头市曾家五虎抢了去。曾家五虎夺马之时,段景住已经言明梁山宋公明的坐骑。但曾家五虎却污言秽语,吓得段景住不敢多言,逃到梁山报信。

宋江听了,“一表非俗,心中暗喜”,便把段景住带回梁山。就是因为金毛犬段景住盗了照夜玉狮子,宋江不再与晁盖争执,头一次坐镇梁山不去征讨曾头市。二打曾头市时,宋江指明要夺照夜玉狮子,与曾头市讲和,首要条件就是要还这匹千里龙驹。史文恭不肯还,宋江便灭了曾头市,斩杀了史文恭。

宋江因为这匹龙驹,恐怕在见到段景住时心中就有计划了——这场规模更大的梁山大火并,也就是因此而暗中爆发了。

那么,晁盖知不知道有这样一匹战马,托塔天王必须出战曾头市又是为的什么。曾头市究竟是个什么地方,史文恭与曾家五虎又是些什么人呢?

欲知其祥,且看下回分解。

0 阅读:0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