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寥寥无几的热门品类中,牛肉餐饮必然算一个。
如今,在各大商场里,集结着“牛肉餐饮”大军,少说也有七八家,有的多达超十家。其中,牛肉火锅店仍然是主力军。在北京合生汇,鲜牛记潮汕牛肉火锅和聚焦鲜牛肉潮汕火锅分别落地于商场的5层和B1层,主打一个“鲜”字和牛肉产品。两家的主打菜品比较类似,均有吊龙、牛肉丸、毛肚等,明档亮厨的模式,向顾客“炫技”。王奋斗贵州酸汤牛肉火锅和滇牛云南酸菜牛肉火锅分别位于B1和B2层,把贵州和云南两大区域特色酸汤火锅带到了商场。
牛肉餐饮,越来越细分2024年牛肉价格连续下跌,创五年来的历史新低。如此一来,降低了餐饮创业门槛,吸引创业者疯狂涌进牛肉赛道,虎视眈眈,创新不断。趁着牛肉降价潮红利,大家纷纷觉醒,都想分食一杯羹。还成功吸引了跨界投资餐饮者。前不久,北京望京一家“牛校长现烤牛肉干”走红,据说,这背后是有王思聪王校长的投资。目前门店换新升级后为“牛校长西安煎原切牛排”,人均33元,牛排、意面、汉堡...倒更像是一家精致的西餐小店。网友称:“我感受到了王校长的脚踏实地,牛排很值,性价比很高。”
热热闹闹的牛肉餐饮,距离洗牌期不远了这些牛肉餐饮创新能够快速走红,一方面是具有超值性价比,门店大多选在社区、街边或下沉市场,客群相对集中,门店模型多属于地摊风、破烂风或怀旧风,基本没有过多装修,隶属天然风,因此创业成本相对更低,从而给门店赚取凭低价吸引流量又能从中获取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新鲜感和个性化,年轻人消费需求不谋而合。麦当劳此前发布的“年轻人餐饮消费五大趋势”提到,年轻人们更注重性价比和多维体验,同时也倾向于个性化的餐饮选择。从定价上看,许多品牌都凭借相对低价的打法,去契合人们消费理性和追求品质美食的需求。“一是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从前牛肉价格居高不下,进口牛肉没有完全开放,近两年国外的品质牛肉陆续走进国内,再加上国产牛肉量的增加,降低牛肉进货价;二是相比鸡肉、猪肉,牛肉是能够给消费者们带来非常大的价值感的品类之一,平价牛肉火锅、牛肉串串的出现,实则是让牛肉变得更大众化,让更多的顾客吃上高品质的牛肉产品。”一位火锅老板表示。但是,个性化创新的新鲜感的保质期实在是越来越短,几乎没有竞争壁垒,这些模式和玩法基本都能直接照搬,久而久之热度也便逐渐散去。就以鲜烧牛肉为例,就出现了李爆爆鲜烧牛肉馆、赵爆爆鲜烧牛肉馆、张爆爆鲜烧牛肉馆......若是按照百家姓氏来,百家品牌都出来了。结果也许就是,昙花一现。一旦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可能间接让本就属于高品质的牛肉食材变得廉价。而且如今,供应量大幅增加,引发牛肉价格持续暴跌,也逐渐引起产业端的问题。2024年全国牛肉产量达到779万吨,牛肉进口量达到291万吨,2015年进口牛肉仅为47万吨。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牛肉出口国,凭借规模化养殖优势和较低的养殖成本,牛肉价格相对较低。
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公开报道显示,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同9个主产区协会,向调查机关提交保障措施调查申请,认为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数量急剧增长,对国内产业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申请人提交的证据显示,中国牛肉进口量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增长了65%,2024年上半年进口数量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在进口产品冲击下,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显示,11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国内牛肉连跌一年,养殖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基于此举措,有业内人士坦言还需要餐饮品牌引起重视,“随着上游供应市场的调整,价格一定会趋于回稳,红利期慢慢消失,价格内卷的餐厅可能会首先扛不住,其他牛肉为主的品牌利润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且2025年,市场回归理性,必然会有一些品牌褪去,行业布局重新洗牌调整,牛肉类的餐厅更需要靠自身内功去获得顾客认可和信赖,保证生意的持久稳定。”
小结站在牛肉餐饮角度来看,行业依然需要那些形式多元化和新兴品类积极涌现,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场景需求,同时也更需要注重品质,提升对牛肉品质的要求,在保证正常经营和品质产品中,通过推出高性价比产品和套餐,让消费者享受美味和实惠。
毕竟,在健康理念的驱动下,尽管经济下行,但是人们对品质的需求持续走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也不会减少。2024年,我国牛肉消费量达到1070万吨,同比增加43万吨,自2020年以来全国牛肉消费量已连续5年逐年增长,连续3年突破1000万吨。据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2025年牛肉消费量将达到1158.7万吨,同比增长0.26%。仅次于美国,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牛肉消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