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死于短视和贪婪

近代史知识分子 2024-08-03 22:37:05

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开生面的历史军事故事。

终于熬不住了

一大早,就看见一个新闻——“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取消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的通知。通知称,住房保障部门不再对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进行指导,开发企业按照自主定价进行销售、办理商品房预(销)售许可(备案)手续。”

虽然这会儿刨坟屁用没有,但还是得给郑州市相关部门点个赞,如此知耻而后勇的还真是不多见,想当年(其实就是两年前),各级政府为了把房地产彻底拍死,那叫一个不遗余力,使出来的力气不比防疫力度小,就差把各地售楼部大门封死再浇上混凝土了。

效果立竿见影,中国商品房市场就此出现了崩塌式的下行——然后,上面突然发现——咦?怎么地方手里头没钱了啊?

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马力最大的让自己一枪毙了,剩下的一驾(内部消费)先天发育不良,天天灌了那么多毒奶粉、鸡汤下去,不但没见壮实,还经常被最精锐的国内部队打得满地乱滚;另外一驾(对外贸易)看着壮实,无奈得吃进口粮草,国外草场收成不好,供应的粮草这两年看着看着数量就不够了,可把这马儿给饿得哦,拉车可不就是没力气了吗?

许多国内的砖家啊,天然还带着计划经济的那套思维,总觉得只要一声令下,市场就会跟着自己的马鞭进退自如,所以说,要不人家是砖家呢?这脑袋瓜子都可以去表演砸核桃了,其实他们心里面门清,但凡没有那么短视,没有那么涸泽而渔,中国房地产市场,哪里会沦落到现在这么个糟糕局面?

要知道,中国房地产从兴起到奄奄一息,总共也就经历了20来年啊。

让商业企业去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这得多离谱?

我们总是说“安居乐业”,一个大部分打工人天天睡桥洞,挤窝棚的社会显然是有问题的,比如民国时期的大上海。而想让城市居民生活安稳,“衣、食、住、行”就必须做到有保障,能够平稳供应。

那么问题来了,上述四大项里面,国家可是除了“住”,其他的可全包了啊。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市场上没有商品房,居民解决住房基本靠单位自建;90年代后,最早的商品房出现了,但只有少数个体户能够买得起,而且也没有什么按揭一说,公职单位人员还是靠单位买房或者自建来进行内部分配。

真正的商品房开始大发展,始于1995年,爆发于2000年后,因为公费分房政策,截止日期是1999年12月31日。别的地方不清楚,北京那会儿单位购房的手笔之大,是现在那些炒楼的无法想象的:买楼都是论栋,你敢开口要俩单元,打扮的和精神小妹一毛一样的售楼员都不带搭理的。

那会儿但凡家里是国企双职工,有点工作年限的,手里其实都不缺房,虽然可能房子位置偏了点,距离远了点,户型差了点,面积小了点,但是家里是真不缺房。

至于平头百姓,呵呵,就没这待遇了。

幸运的是,商品房出现了。不幸的是,就出现了个商品房。

和那些老城胡同里面的大杂院相比,楼房好吗?好,好得不得了——自己屋里有厕所了,不用大冬天或大夏天的去倒马桶了;家里暖烘烘的,也不用担心雨天漏雨,刮风掀屋顶,夏天屋里像烤箱,冬天像冰窖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贵。兜里没有俩钱,想都不要想。

于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第一个尖锐问题出现了——让开发商承担本该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去解决那些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许多人当年不以为然,觉得开发商就是一群坏种,房价定那么高,让我等月入1500的小老百姓怎么办啊?(最早个税的征收标准是800元/月。)

没法办,因为土地成本在那里搁着,在没有实行全面土地出让招拍挂政策之前,还有不少中小型开发商和那些市区的工厂企业搞“联合开发”,提供了好些价格适中的房源供大家选择。可惜好景不长,一是因为合适的地块越来越少,二来嘛,你们私底下挣钱了,让政府情何以堪啊?——2002年,土地招拍挂政策开始实施,唯一的标准,就是价高者得。

于是,一个又一个地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楼王出现了,而羊毛最后不可能出在猪身上吧?房价就此一飞冲天。

这个社会,中低收入者毕竟还是占多数的,城市的正常运转需要他们,但如果城市管理者无法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是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的。

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就是没人去做,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根本不经济的行为,而且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维护。相比之下,卖房钱来得多快啊?

所以,早期的北京天通苑小区里,就出现了一大批130、140、160乃至200㎡的“经济适用房”,这些房主还都是些开着宝马,坐着奔驰的“穷人”。就因为闹得太离谱,后来的房型才逐渐正常了。

除了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经济适用房”,管理者捣鼓出来的另外一个天才主意就是限制开发商的设计面积,有名的“70/90”,个别地方是“60/90”,还有些狼人要求开发商的居然是“80/90”政策就此出台。

许多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这条政策就是强制要求,一个商品房小区里,必须有不少于70%的住房面积不超过90㎡。其实从使用角度来讲,90㎡的户型是个很尴尬的面积区间,如果没有分摊,这种户型勉强够一家三口舒适生活——但是,但是,咱们这里的分摊可从来没有低过啊。

这条政策解决问题了吗?根本没有,因为绝对房价和绝对总价在那里放着,它仍旧是个远远超出普通百姓正常收入水准的标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假设我们居住的城市里,莫一天强制取缔了所有的小吃摊,小饭店和国营食堂,所有人还严禁自己买菜做饭,只能去指定的几家“大开发”饭店解决用餐问题,那里面一个二两的馒头卖50块钱不过分吧?一个炒白菜卖500块钱是不是也很正常呢?

至于领导,他们不在这里吃饭的,单位里面有小灶。。。

我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所有人必须买新房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来不是一个健全和理性的市场,根基也不稳还时不时来个拔苗助长。或者说,没有良好的二级三级市场的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注定走不远。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大家可以先静下心来想想,对于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好房子的标准是一样的吗?

显然不可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这里不讨论富二代这类另外一个阶层的),他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独立房间(最低标准)或者一小套住宅(高标准),房间能够做到通风采光,冬暖夏凉,有独立卫浴,能够自己做饭,还有24小时热水。距离公司的通勤距离如果不远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满足一个人的生活要求会相对简单——那些在高铁上“精致出行”的女孩男孩另当别论啊——但当人数一多,对于房屋功能的要求也会相应增多,同时对于周边配套的要求也是如此。

其实对于那些刚到一个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讲,租房才是最适合他们的;而对于那些刚刚结婚,囊中羞涩的小夫妻来讲,租房或者购买二手房,很多时候,远比购买价格昂贵的新房要划算的多。

但在中国,你却没有更多的选择,在长期诱导性的宣传洗脑下,所有人,无论收入多少,改善住房的第一选择,永远都是购买新房——还是不知道何时交付的预售房。

尤其是那些结婚的小夫妻里,谁敢买个二手房,或者租房,呵呵,不用别人说,自己估计都觉得在聚会的时候矮人一头。。。

诸位,你们觉得这正常吗?

天下人,苦银行按揭久矣

没有向银行贷过款的人永远都无法理解那种长期而沉默的压力,尤其是面对高额的按揭贷款时,每个月最艰难的时刻就是还款日前几天,每个月最轻松的就是还完当月贷款的两三天。

小时候,总是不理解什么叫“九出十三归”,相信我,只要你胆敢向银行借一次钱,你就啥都明明白白了。

高额的房价其实很容易被抑制,只需要用低廉的产品分流那些本不应该来承担商品房的客群即可,但是低廉价格的保障性用房供应,考验的却是管理者长期的水准和初心,在一切追求短平快,毫不顾忌中长期发展的当下,注定是远远无法满足底层需要的。

毕竟,广种薄收,哪里有一把一把割韭菜来的痛快啊。

一时痛快的代价,却是过度透支民众积蓄和未来消费能力,当一个家庭超过60、甚至是80%的收入被用来偿还房贷时,这个家庭的消费水准可不就是只能维持温饱了吗?个人的升级消费,孩子的进阶教育,家庭的改善型需求,都只能被迫取消。

所以说,中国所谓的提振内部消费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这个说法最早是在2010年前后提出的,正好和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经济相互作用,时至今日,到底成了个什么模样,大家估计都有本账了。

我也不打算在这里和大家讨论什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什么流通货币量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我只知道一点,为什么房贷会被称为“返贫利器”,就是因为它是一条条直接扎进底层民众家庭的吸管,直接抽干了民间财富,直接破坏了消费结构,同时,也干掉了它自己赖以生存的房地产。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