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商社的工作当中,我虽然是经商的销售人员,却对自己经手的技术工作很有兴趣。因为我出口到中国的设备都需要在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和安装调试,直至验收,全程跟踪日方的技术人员。

日本的新能源老专家,我的老师。
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期,我介绍给中国的日本设备和技术,都是中国最需要的,都是中国的短板。比如1987年介绍的造纸助剂,比如1991年给福建南孚电池厂引进的中国第一条碱性电池生产线,还有1999年开始的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和材料,包括最先进的技术。至今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张先生不只是一个翻译,而是懂技术的专家”。
这些曾经的技术和经验,如今成了我退而不休的法宝,既是吃饭的饭碗,又是愉快养老的调节剂。这次我在大阪,还要宴请我的朋友高岛先生和桥本先生。这二人一个是电池卷绕机的专家,一个是搅拌机的专家,他们曾经都手把手地教会了我使用设备的核心技术,使我从原理上了解了锂电池的电芯制作和浆料混合的技术。这些技术就是我如今在国内企业继续发挥余热的看家本事。
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这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要在大阪多住一个晚上。垂垂古稀,萧萧落英,摇摇身影,相聚几何?
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