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冬夜,一男孩偷我家兔肉吃,多年后再相见,彼此不禁泪目

水笙的事呀 2024-11-14 10:38:45

(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封志香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2020年,我带老母亲去省人民医院做胃部息肉手术,费用3.5万,当我去交费时,却被告知,有人替我交了所有费用。

这让我很是纳闷,会是谁呢?难道雷锋复活了?

正当我疑惑不解东张西望时,一位五十来岁的男人笑眯眯向我走来,我心里想:难道是他?

01

1978年冬,天气异常的冷。

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夹雪,我们一家五口吃过晚饭,团团围坐在火盆边取暖。

所谓火盆,其实就是一个不用的小破缸,把上沿敲掉,里面放满木屑或者稻壳,再点着火慢慢散发温热。

父母在谈笑风生,弟弟妹妹在打打闹闹,火盆里的煨蚕豆噼啪作响,四处乱蹦,引得我们姐弟仨满屋子寻找。

这画面,要多温馨就有多温馨,所有的寒冷都隔绝在门外。

突然,外面的厨房间传来当啷一声脆响,好像是锅铲落地的声音,划破了夜空,父亲大叫一声:不好,有小偷。

随即快速冲出了门外,母亲害怕父亲有闪失,抓起来门背后的一根扁担,也冲了出去。

弟弟妹妹受到惊吓,呆立在原地。

那年我已经十岁,比较懂事了,想了想,回里屋拿了手电筒,摁亮往外就跑。

厨房里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等到我进去,一切已经结束,父亲取得全面胜利。

他把小偷压在身子底下,看到我打着手电走来,朝我大声喊:

志香,去大屋找一根麻绳,我要把这小贼押送公社去。

我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突然母亲开口道:慢着,先别慌,水根,你把人放开。

封水根,父亲的大名。

父亲急了,骂母亲:你这老娘 们,你疯了不成?我一松手,他不就跑了。

母亲说:你低头看看,这还是个孩子呢,已经吓得说不出话了,我们把他带到大屋去,问明情况再说。

在手电光的照耀下,我与父亲低头一看,可不是么,还真是个男孩子,目测大概八九岁的样子,正瞪着一双惊恐的乌黑大眼看着我们。

地面有一只碎裂的碗,还有几块兔子肉洒落在四周。

这只野兔子,是我父亲下午在后山坡抓到的,晚上吃了一半,还留有一半在碗柜里打算明天吃的。

可能正是这股香味,才把这小男孩子引了过来。

父亲叹息一声,爬了起来,然后把他带到了大屋里。

02

在明亮的灯光下,小男孩低着头,显得很是局促不安。

他身形消瘦,穿着一套陈旧单薄的棉衣棉裤,有几个地方都露出了雪白的棉花,脚上是一双破布鞋。

母亲走到小男孩跟前,弯下腰问:孩子,你是哪里人?外面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跑出来了?

你是不是饿了?如果饿了的话,阿姨现在去做饭给你吃。

母亲一向心软,南来北往的叫花子,只要走到我家门口,她都会盛一点吃食给他们。

原因无他,她小时候也是从安徽一路乞讨,来到江苏嫁给我父亲的,她深深懂得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因此,当她看到这小偷是个男孩子时,内心充满了不舍与心疼。

听到母亲温柔的声音,小男孩抬头看了她一眼,复低下头抓住一只衣角不停揉搓,轻轻说:

阿姨,我叫林小壮,今年9岁,是前面六里店村的。

母亲问:你这大黑天的跑出来,家里大人知道吗?

小男孩回答:我爸妈都不在了,爷爷几年前也去世,家里只有我与奶奶两个人生活。

听我奶奶说,我很小的时候,我妈生大病,我爸背着她去县医院看病,夜里看不清路,遇上车祸一起没了的。

突然他抬头,哭着央求道:

叔叔阿姨,请你们不要把我送去公社,那样的话,我奶奶就没人照顾了。

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躺在床上下不来地。

她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家里的粮食也吃完了,我想去村里借点米,走了好几家,他们都不肯借给我。

我害怕奶奶会饿死,于是我就出来找吃的东西,走到你家门口,被一阵香味吸引,于是,我就走进了你家厨房。

叔叔阿姨,我求你们了,放我回家吧,要不然奶奶会担心的……。

看着小男孩泪眼滂沱,父亲和母亲都心软了,父亲想了一会说:

孩子,你先别哭,你把我们带去家看看,如果你说的是事实,我不会把你送去公社的。

听我父亲这样说,小男孩止住哭声,不停道:谢谢叔叔,谢谢阿姨……。

这小男孩很懂礼貌,看来他奶奶家教不错,却不知道他为何要做贼?难道真如他所说的迫于无奈吗?

母亲去厨房把剩下的兔子肉都盛进碗里,父亲去杂物间拿了半口袋玉米面和几颗大白菜背上,跟着小男孩一起向他的村子走去。

我很好奇,打着手电筒走在他们的身后,冒着雨雪一路随行。

03

来到小男孩家,借着手电筒光举目四望,让人内心百般不是滋味。

70年代的农村,虽然普遍贫穷,但像小男孩家这种惨状,还是很少见的。

他家只有两间低矮的草房,东边一间已经塌了一个屋角,四壁漏风,屋里比外面还冷。

推开西边屋子的门,里面一片漆黑,他家居然还没拉上电灯。

小男孩摸着黑把油灯点亮,床上传来微弱的声音:

小壮,是你回来了吗?这么大半天,你跑去哪里了?

小壮急忙回答:奶奶是我,是我回来了,我还带了叔叔阿姨,还有大姐姐来看你了呢,他们都是大好人,还带来好多吃的东西,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老奶奶听到小壮这样说,扭头看到了我们,她想起身表示感谢,奈何身子不争气,爬了几下没成功。

母亲上去急忙按住她:老人家,你好好躺着,我去烧点热饭热菜给你吃,吃过你的病就好了。

一看小壮说的都是事实,关于他偷兔肉的事,我们谁也没提。

在小壮的带领下,母亲去了他家的破灶间,好歹弄出了一顿热乎饭。

小壮毫不客气,一连吃了三大碗,看来真是饿极了。

母亲搀扶住老奶奶,她只喝了半碗粥,又无力躺下。

父亲则是背着手在这两间破屋子里转来转去察看,一边摇头叹气。

第三天天晴,父亲找来几个泥瓦匠,买了一点简单的材料,好歹把林小壮家的破屋子修得不漏风不漏雨了。

母亲也没闲着,一有空就跑来照顾小壮的奶奶。

其实奶奶没有大病,是岁数大了,腿脚也不利索,经不起又冷又饿,就这么突然病倒。

母亲照料了她几天,老人逐渐恢复健康。

长话短说,以后的几年里,我父母会经常送点粮食给那对祖孙。

林小壮没上学,父亲特意找到他们村委反应情况,他得以进了村小学读书。

我父母亲的义举,唤醒了六里店村村民的良知,他们也会隔三差五的去照看这对可怜的祖孙。

在大家的关怀与帮助下,林小壮逐渐长大……。

04

1985年,我们全家搬离村子,投奔了在省城开公司的大姨与大姨父,由于路途遥远,失去了林小壮的一切消息。

有时我母亲会念叨:不知道那对祖孙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再挨饿?孩子的书有没有继续读下去?真想回去看看他们啊。

可是,由于工作太忙,生活也艰难,再加上我们三个姐弟相继结婚生子,她的愿望一直没有成行,后来也就逐渐淡忘。

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相逢,却不料,兜兜转转数年,我们还会碰面。

望着笑眯眯向我走近的男人,我似曾相识,却又好像不认识。

我仔细打量他,男人五十开外年纪,个子175以上,胖瘦适中,穿着一件白大褂,显得很是知性儒雅。

他走到我身边说:姐,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林小壮啊。

我恍然大悟,惊喜出声:啊,你是小壮?你怎么也在省医院?

不过看到他的白大褂,我瞬间了然。

林小壮微笑道:我就在这医院里工作,走,我们去看看阿姨。

怀着一肚子的疑问,我带着林小壮去了母亲的病房。

母亲只是小手术,身体并无大碍,看到我带一个男大夫进来,她认为是例行检查,开口就问:

先生啊,我什么时候能出院啊?我感觉自己完全好了,可以回家了。

我们老家,称医生都叫“先生”。

林小壮没回答母亲问话,上来就握住她手激动说:

阿姨,我今天总算见到你了,我找了你们好几年,一直就找不到。

母亲被弄得莫名其妙,问我:志香,他是谁?怎么说这种话?

我开心回答:妈,这就是你一直惦记的林小壮啊,他现在可有出息了,已经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这下你放心了吧。

老母亲一听,抱住林小壮的头仔细端详,突然就哭开了:

孩子啊,真的是你啊,阿姨惦记了你好多年,一直想回去看看你,却总是没时间。

后来你们怎么样了?你怎么来到省城的?你奶奶呢?她老人家身体还好吧?

林小壮回答:阿姨,我奶奶二十年前已经走了,她晚年很幸福,走得很安详。

随着他的叙说,我们知道了后来事情的大概。

林小壮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他从进入学堂第一天起,就发誓一定要读好书,考取大学,改变命运。

他一直是优秀生,克服种种困难,一路读书到县一中,考大学填志愿,他无一例外都是填的医学院。

他的母亲因病而亡,他的奶奶也经常生病,这让他有一个心结,必须要做医生,必须要竭尽所能医治所有亲人与天下苍生,好让他们不受病痛折磨。

就这样,他来到了省人民医院,经过不懈努力,现在已经是医院的副院长,而且是胃肠科的第一好手,名气很大。

当我扶着母亲去就诊,他第一眼就认出了我们,但是他并没有相认,而是在暗里默默关照着。

怪不得我们入院如此顺利,怪不得一直没有人过来催缴费用,怪不得医生护士对我们和蔼可亲,原来如此。

要不是我们明天要出院,估计他还不会现身呢。

听说我父亲五年前去世,林小壮一阵难受,他说: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冬天,封叔叔带着人帮我们修房子的情形,只可惜他老人家不在了,太令人遗憾。

阿姨,我一直忘不了你们当年的帮助,如果不是你和叔叔,我就没有如今的幸福生活。

我奶奶在世时,总是催促我一定要找到你们,报答你们的恩情。

当初,我只听说你们来到了省城,我到省城后,找了你们很久,就是没找着,奶奶临终这桩事都没放下。

如今好了,老天又安排我们见面了,阿姨,姐姐,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

母亲听了,早已热泪眼眶,她拉着林小壮的手一个劲点头:好好好,咱们以后不分开不分开!

后来的几年里,我们两家常来常往,真的处成了一家人,那种脉脉温情,令生活弥久芬芳。

人间真情,最是令人温暖。

(完)

0 阅读:0

水笙的事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