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铤而走险?普京作出强硬回应,特朗普发声怒斥!

万象洞察 2025-02-22 10:57:34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严厉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责其未能及时结束俄乌冲突。同日,美俄代表团在沙特利雅得展开会谈,而乌军无人机突袭俄境内里海输油管道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特朗普的发言直指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危机。据央视新闻披露,这位前总统在回答提问时明确表态:"泽连斯基三年前就该结束这一切,现在支持率只剩4%,却还想主导谈判进程。"其言下之意暗讽乌方缺乏政治资本参与和平进程。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团队17日已公开否认获悉美俄谈判计划,更强调不会接受任何未经乌方参与的协议。

美俄对话前夕的无人机袭击事件将局势推向高潮。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里海管道泵站遭7架无人机突袭,导致输油量骤降30%-40%(相当于每日减少38万桶)。这条贯通哈萨克斯坦至新罗西斯克港的能源动脉,不仅是俄乌冲突期间维持西方能源利益的关键通道,其股权结构更折射出复杂的国际利益交织——美国雪佛龙、埃克森美孚持股超65%,其中仅埃克森美孚单家企业就占四成以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普京政府对此作出强硬回应。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在政府会议上明确指出,受损设施使用的西方设备维修需经股东协商,"若西方企业真想恢复输油,就该主动运送设备"。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对西方能源巨头变相施压,同时暗示袭击事件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值得玩味的是,乌克兰国家安全局虽承认发动袭击,但特意强调这是针对"战略设施"的常规军事行动。

梅德韦杰夫的炮火更显尖锐。这位俄联邦安全会议前副主席通过电报平台直指要害:"袭击造成超过40%的美国企业资产受损,这不仅是商业损失,更是对特朗普个人的打击。"其评论将经济制裁与军事行动直接挂钩,揭示出俄方对西方利益链条的精准打击意图。数据显示,里海管道2024年日均输送量达120万桶,占全球原油贸易量的1%,此次中断已对国际油价形成短期波动压力。

美俄会谈现场暗流涌动。据路透社披露,双方围绕能源议题展开拉锯战。俄方坚持要求西方解除对俄油制裁,美方则试图将能源合作与乌克兰局势挂钩。会谈结束后的闭门会议持续近两小时,但未对外发布实质性成果。值得关注的是,沙特作为东道主罕见允许记者进入会场拍摄,这一反常举动引发外界对会谈进展的多种猜测。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资料图)

泽连斯基面临的困境愈发凸显。其办公室17日发布的民调显示,仅有4%民众认可现政府表现,这一数字较冲突爆发初期下降超过80个百分点。政治分析人士指出,乌方拒绝参与美俄谈判的立场,与其国内政治生态密切相关——任何妥协协议都可能被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视为背叛。但军事层面,乌军近期频繁发动无人机袭俄行动,既是对俄战略设施的牵制,也可能意在抬高谈判筹码。

无人机作战模式已成为改变战场规则的新变量。乌克兰总参谋部证实,此次袭击使用了改进型"柳叶刀"无人机,最大航程达1000公里,战斗部威力较前代提升三倍。这种具备"打了就跑"能力的武器,使得乌军能够突破俄军防空网络实施纵深打击。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乌军已发动超过200次无人机袭击,其中30%针对俄能源基础设施。

国际社会对局势发展保持高度警惕。欧盟委员会警告称,若里海管道长期停摆,欧洲将面临每年超过1500亿欧元的能源损失。而美国智库CSIS分析报告指出,此次袭击暴露出西方能源企业利益与乌克兰战略目标的深层矛盾——埃克森美孚等公司在俄投资超200亿美元,其与乌政府的对立关系正在加剧地缘风险。

欧盟委员会(资料图)

当前国际能源格局正经历微妙嬗变。里海管道袭击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或将重塑中东-欧洲能源运输版图。伊朗近期宣布重启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土耳其则加快铺设绕过黑海的天然气管道,这些动向都在削弱传统能源通道的战略价值。与此同时,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多元化趋势,正在弱化传统产油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在美欧内部,分歧同样显现。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质疑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批评,认为这会削弱西方阵营团结。而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则警告,继续对俄实施能源禁运将引发严重衰退风险。这种裂痕在能源价格波动中进一步放大,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突破每桶85美元关口,创下去年11月以来新高。

展望未来,三个关键节点值得关注:其一,美俄能否在3月峰会前达成某种默契;其二,乌克兰能否通过春季反攻扭转战场态势;其三,西方能源企业是否会调整在俄投资策略。正如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所言:"我们正站在全球能源秩序的十字路口,任何决策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