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孙毅自述14:胜芳保卫战后,军委任命我为冀中军区司令员

航语的过去 2025-01-07 04:37:35

胜芳保卫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获得最后胜利。蒋介石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一面加紧抢夺胜利果实,准备全面国政府的干预下,一面加紧抢夺胜利果实,准备全面内战,一面玩弄和谈阴谋,连续三次发电报邀请毛主席赴重庆"商谈国家大计"。为了揭穿蒋介石假谈判、真内战的阴谋,尽早实现国内和平,8月28日,毛主席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乘飞机飞往重庆,同蒋介石进行谈判。

严峻的形势,已不允许我们在延安党校继续学习。我和聚集在延安的各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人一样,归心似箭。9月9日,聂荣臻、肖克、刘澜涛、罗瑞卿等乘飞机返回晋察冀边区。10月上旬,我和几位战友离开延安,步行奔赴华北战场。原确定我到冀察军区担任司令员,马辉之任政委兼区党委书记。我走了一个多月,于11月上旬到了张家口,当时,正在集中力量打归绥,聂总在前方,晋察冀军区副政委刘澜涛和罗瑞卿在家主持工作。我在那儿住了半个月,情况变化了,杨成武调到冀中军区任司令员,林铁任冀中军区政委兼区党委书记。当时,杨成武率领的冀中军区部队已编成了第3纵队,正在归绥作战,于是,让我到冀中军区代理司令员。

11月下旬,我越过平汉铁路,回到阔别5年之久的冀中平原。一到这里,冀中军区司令部所有的科长都变成了第3纵队科长。有作战、情报、通信、人民武装、交通、管理科等,没有参谋长,政委林铁住区党委,光我司令一人。林铁很忙,他天天开会,也不能当面请他谈谈情况。于是我发挥了七八个科长的作用,遇事召集他们来,当面商量,请他们提出意见。我对他们说,你们大胆工作,对了是你们的,错了是我的。

1946年1月10日,国共两党双方签署关于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并颁发停战令,规定1月13日生效。1月14日,国民党方面委员郑介民,共产党方面委员叶剑英,美国方面委员饶伯森3人由重庆飞抵北平,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负责调处国共军事冲突,监督两军部队执行停战令。

早在"停战令"生效的前一天﹣-1月12日晚,北平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召集池峰城等人策划,发出向解放区进攻的紧急命令。着令河北地区不久前摇身一变由伪军改编的刘化南部队立即行动,向清苑、安新一带进攻。

为了执行"停战令",在中共方面委员一再要求下,军调部派出临时第17执行小组,于2月19日下午3时,由北平乘飞机抵达保定。该小组三方代表是:国民党方面为肖凤岐,中共方面为柴军武(后改名为柴成文)、翻译杨诚,美国方面为亨利·邓克。

执行小组到达保定后,在中共代表提议下,决定到清苑县实地视察,首先处理和解决南大冉、北大冉国共两军争端问题。

不料,当执行小组成员从保定出发行至北大冉时,驻守该村的国民党军队竟鸣枪示威。中共代表柴军武当即提出抗议,并以安全为由,拒绝前去北大冉村视察和谈判,当日返回保定。之后,几经舌战,才改在清苑县黄陀村谈判。

我作为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对此次谈判非常关注,指定中共清苑县委副书记兼敌工部部长许占力和魏风岭等人担负接待工作,由军分区李智副政委为冀中部队代表与会并参加谈判。

在2月22日第一次谈判会上,李智发言,以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无意实现国内和平,明目张胆破坏"停战令"。义正辞严,无隙可击。美方代表亨利偏袒国民党,他看到会上的局面对国民党军队不利而要求休会。

为了揭露敌人并促使双方谈判有所进展,柴军武建议下次会议请我亲自到场参与会谈。两天后,我由驻地河间县赶至黄陀村,特意出席执行小组主持的国共双方停战谈判。会谈之始,我陈述了中共方面要求停止内战的原则与立场,无可雄辩地指出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会间,《大公报》的记者突然发难提问:"是谁破坏停战?是谁把老百姓赶到城里来的?保定有那么多良民百姓向中共代表诉苦、请愿,要求重返家园,这是谁造成的灾难?"柴军武当即严词以斥,他说:"今天是执行小组解决保定地区两军争端,有关调处裁决之事,由三方代表共同协商,我奉劝这位记者先生你在这里没有发言资格。"无趣的《大公报》记者,面红耳赤,坐立不安,无言以对。

我看了看那位记者,又环视在场的诸位,语气中带着不满和愤恨,我说:"刚才这位先生提到的那些所谓良民百姓,无非是日伪统治时期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汉奸、特务、逃亡地主和还乡团分子,真正被逼得无家可归的良民在哪呢,我想借今天的机会带领诸位去看看。"

我说毕,带领与会者到达黄陀村原先的旧粮库视察,只见粮库周围的一些民房已因战火房倒屋塌,一片瓦砾。在这里临时居住的许多由外村逃来的难民,看到执行小组人员走过来,他们便围了上来。愤怒的难民中有人指着国民党代表说:"你们睁眼看看,你们的军队、警察把我们逼到这里来了,我们有家不能归,有田不能种,我们犯什么罪啦?"

樊庄抗属宋大娘拉住美方代表的手,哭诉说:"过去我们打日本鬼子、抓汉奸,好容易盼到了胜利,谁想国民党来了,反而把我们抗属恨之人骨,今天抓这个,明天审那个,弄得人们提心吊胆,不得安宁,不得已才逃出村来,我们要求回家过日子!"宋大娘说到这里,已泣不成声。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低头不语,视而不见。

国共双方代表经过多轮谈判,达成协议:以金线河为界,维持现状,国共两军互不侵犯。

黄陀村协议墨迹未干,言而无信的国民党军蠢蠢欲动。5月中旬,驻北平国民党第11战区长官部调集平津地区第16军、92军、94军等部万人兵力,由第94军军长牟廷芳统一指挥,对大清河以北、平津铁路西南的冀中东北部地区胜芳镇一带发动大规模蚕食进攻。5月23日,对胜芳形成了三面包围。

胜芳镇,位于天津以西40公里,距北平、保定各百公里,北有津保公路,南临大清河岸,水陆交通方便。而且这里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它既是津西的大门,又是冀中解放区北半部的战略要地。

战前,我到胜芳镇看了地形,那里是水网地带,三面是水,只有东面能进攻。我说:"胜芳可守,把工事修好。"我根据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指示,在作战会议上提出"内线近战防守,外线迂回进攻"的作战方针。为坚守胜芳,我作了如下部署:第9分区38团、特务团、回民支队、胜芳大队在镇内防守,由第9分区司令员贾桂荣任总指挥,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一部和第10分区地方部队以及野战部队第38团在外线迂回,由冀中军区直接指挥,军区指挥所设在胜芳以西27公里的新镇。

部署之后,我幽默地对参加作战会议的人们说:"我们的对手是牟廷芳,他这个牟字,是牛字头上有个三角,老牛钻进三角就出不来了。牟廷芳就像一头牛,胜芳镇准备的各种工事就像一个大三角。牟廷芳他胆敢进来,就别想出去。"

战前,我要求侦察科长密切注意敌方动向,我还亲自带领作战参谋查看胜芳周围的护城沟、围城堰和各种掩体。我对阵地上的指战员说:"有这样的坚固工事,有党政军民的团结,一定能战胜来犯之敌。"

气焰嚣张的敌人,于5月24日在猛烈炮火和飞机轰炸的掩护下,由第94军121师师长朱敬民指挥4个营的兵力,配置以坦克两辆、装甲车两辆,从东、北、东北三个方向发起冲击,企图一举攻克胜芳。

防守胜芳的冀中部队,依托坚固的工事和有利地形,多次打垮敌军的冲锋。三天激战中,敌军多次增派飞机、坦克,变换战法,仍无法摆脱败北的厄运。

交火双方处于对峙状态下,战场上暂时沉寂,冀中内线部队得到缓冲和休整,我利用此间隙,于5月28日乘船由新镇沿大清河直达胜芳前线视察。我乘坐的小船,正在河中顺水而下,行至胜芳以西,恰遇敌机临空侦察、扫射。轰的一声,飞机投下的炸弹在我乘坐的小船旁开花。参谋人员忙劝我下船隐蔽一下,我说:"我们只是来前线看看,敌军却用礼炮欢迎我们。"小船靠近岸边,在芦苇丛里暂避一时,敌机仍在上空盘旋、扫射,寻找目标。时近黄昏,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作战指挥,我命令折返船头,回到指挥所。

连续攻击胜芳之敌,屡遭挫败,遂于5月30日趁夜全线后撤。至此,胜芳保卫战胜利结束。胜芳保卫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击毁敌坦克3辆,缴获轻机枪33挺、步枪57枝、子弹14800发、炮弹130发。防守部队也付出了一定代价,指战员伤亡480余人。

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刘澜涛副政委于6月3日发出通令,嘉奖胜芳保卫战参战部队指战员,晋察冀军区《子弟兵》报发表社论,号召"向英勇的胜芳保卫者看齐"。

固安保卫战

当蒋介石认为全面内战准备就绪之时,便悍然撕毁国共停战协定。1946年6月26日,他调动30万大军进攻中原军区李先念、郑位三部,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被暂时优势冲昏头脑的蒋介石,叫喊只需3个月最多半年,即可消灭我军主力。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7月,中央军委任命我为冀中军区司令员。

这年秋天,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专员张子善到冀中军区对我说,青县可以打。青县紧挨天津,处在南北交通线上。当时我考虑不周,打算叫渤海军区扒铁路,许德操那个旅两个团打青县。我同许德操进行了联系,结果许德操两天未攻下青县。在攻的过程中,接到军委发来的电报,意思是,青县在交通线上,攻下来也不能巩固,望仔细考虑。我及时告诉了许德操,第三天不行就撤下来。撤后我们给军委回了个电报,内容是:"因考虑不周,青县未攻下来,部队已撤回。"

12月上旬,国民党第94军军长牟廷芳率万余官兵进攻冀中北部固安县城。9日,兵临固安城下,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牟廷芳狂言:"当天要攻克固安城!"

固安,位于平、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雄踞平大公路北段,距北平不足百里,既是拱卫北平之屏障,又是冀中解放区的北大门。因此,敌军把攻打固安城看做是夺取冀中解放区的关键一仗。

对于两军必争固安,我心中早有预料。战前,固安县委书记朱克东、县长王建辉带领广大民兵配合县大队和平南支队,在城墙四面修好工事,城内重要地段挖好防空洞,修筑大型碉堡,城东门还准备了一个便于进出的大通道。

战前,我带领作战科长成少俞、侦察科长乔新北和作战参谋王璞,乘坐一辆吉普车,到达位于大清河南岸的新镇,设立了冀中军区前线指挥所(简称冀中前指)。

作战部署和兵力分配如下:第10分区所属第75团、平南支队、固安县大队、第8分区第63团一部防守固安县城;独立第8旅22团、独立第7旅一部,游动于北平与固安之间,扰乱敌军侧翼和后方,牵制其进攻力量。

为了加强固安城内的防守,成立了城防指挥部,团长五子卿任司令员、县委书记朱克东任政委。第10分区司令员刘秉彦的临时指挥部设在城东祖家场村。

当晚,各作战部队已按规定到达指定地点和区域。据情报所知,第二天上午敌军发动进攻。这时,我拿起电话,要通刘秉彦,我说:"这一仗,你们要拚打7至10天,敌人才不可能过到大清河以南,也才符合聂司令员的战略意图,我希望你们打成像今年5月胜芳保卫战那样。"

刘秉彦响亮地回答:"请孙司令员放心,我们有信心打好这一仗,况且固安城防守条件比胜芳好得多!"

12月9日上午11时,敌人包围了固安城的北、西、南三面,不断以强大炮火向西门猛攻。敌军列成四路纵队,挺胸前进,队前有60多名号兵齐奏进军曲,借以助威。

敌军先头部队刚到城边,踩响了平南支队埋好的地雷。一处地雷炸响,敌军都慌了手脚,乱作一团。敌指挥官命令人马散开,抢占制高点。他哪知道,凡是敌人可能登达的制高点,都有埋好的地雷在等候他们。敌军伤亡惨重。

牟廷芳气得暴跳如雷,下令攻城。敌官兵蜂拥城下,当即遭到第10分区平南支队、固安县大队的迎头痛击。敌兵连续17次冲锋,守城战士们用手榴弹和刺刀顶了回去。

当天,夜半时分,刘秉彦司令员和城防指挥部负责人,踏着月光,亲临前沿阵地检查战备。在很短时间内,他们听取了两名营长的汇报,察看了第4、第5连阵地以及城西门兵力部署。刘秉彦一再对指战员们说,这一仗十分重要,孙毅司令员要求我们坚持一周左右,一定要圆满完成任务。

固安保卫战打响后的第二天﹣-12月10日,上午8时,敌军20多门大炮向城西门轰击。顿时,硝烟弥漫,一片火海。半小时后,敌炮火开始延伸射击,紧接着敌兵分三路抬着云梯冲锋。

隐蔽在工事里的守城部队指战员迅速投入阵地,从城墙上扔手榴弹,击退了敌军的冲锋。激战中,刘秉彦不断给我发报,报告前线战斗概况。我复电,叫他们要充分利用固安城的坚固工事,采用一切可能发挥作用的手段,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刘秉彦认为,固安与胜芳不一样,胜芳可以利用水,而这里是沙岗子,他调出两个团在运动中歼敌,集小胜为大胜。

冀中军区前指接到刘秉彦的这一报告,我说:"兵书上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同意刘秉彦的做法。"

按预定防守计划,已经7天6夜,且12月15日敌大批援兵赶到,7架飞机轮番轰炸。守城部队抗击十倍于己的兵力,军民团结奋战,毙敌千余人,创造了辉煌战绩,完成了坚守任务。我报聂荣臻司令员同意,守城部队于15日16时半撤出固安城。

固安保卫战,为冀中反顽自卫战争赢得了时间,国民党军用重大代价换取了一座空城。为此,冀中军区发出通令,嘉奖参与固安保卫战的有功人员。

1947年4月8日,晋察冀军区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发起正太战役。同日,驻平津之敌第94军43师、121师,第16军22师及整编第62师等部万余人,向冀中胜芳一带猖狂进犯,妄图扩大战领区,策应其南线作战。

当时,守候在大清河南北的冀中部队,仍然是第10分区司令员刘秉彦领导的团队和县大队。他的指挥所就设在大清河畔。刘秉彦根据我的命令,制定"内线重点防御,外线游动出击,敌后迂回阻截"的作战方针,以保卫胜芳镇。具体兵力分配如下:内线总指挥由第10分区副司令员谢国仪担任;第76团于胜芳镇内严密防守,第74团、75团在外线密切配合,第77团布防在崔庄子前沿阵地,此外,第9分区司令员贾桂荣带领独立团屯兵胜芳镇东南一隅,严控大小船百余条,待命而行。

冀中军区前线指挥所得知刘秉彦的部署后,表示满意。我在电话上对刘秉彦说:"这次的艰巨任务又给你了,你只要打到7至10天,冀中腹地不受威胁,敌军也难形成南援之势。我手上还有一个独立营,万一敌人占领胜芳镇中亭河大堤时,我可以从后面给敌以攻奇不备的攻击。"

4月8日这一天,战斗非常激烈。敌军进攻的重点是镇的东西两端,北面则以重火力射击压制镇内防守部队。飞机、大炮极力摧毁镇内防御工事,伴以坦克掩护,冲锋的步兵妄图打开进入胜芳镇的缺口。

激战半小时后,镇东方向有500名全副武装的敌兵通过开阔地接近镇边塘沟,一个个脱下棉裤下水,端着枪、弯着腰,踉踉跄跄地蠕动着。

待敌兵冲到守卫部队前沿阵地300米处时,第76团1营营长杨国珍和指导员武文俊一声令下"打",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开火。阵地上,敌军尸体横躺竖卧,受伤者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三天之后,防守部队边修复防御工事,边抵御不断进攻之敌。

4月13日凌晨6时,牟廷芳把指挥部从信安镇向南移至距胜芳10华里的中口村。他命令所属部队倾巢而动,在第11战区派出的40架助战飞机配合下,空中、地面共发射炮弹8000余发,不少民房被毁,无辜百姓被炸伤、炸死。

这天上午11时,全面进攻之敌,果真打到了中亭河大堤,占领了胜芳镇北口外惟一的岗楼,顺堤逼近胜芳镇。危急时刻,我给刘秉彦打电话说:"发挥近战优势,不惜一切力量坚守胜芳。"几小时之后,胜芳牵敌目的基本实现,我发出命令:"防守部队适时撤出。"

历经7天7夜的胜芳保卫战,共毙伤敌230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13门,参战部队荣获晋察冀军区的通令嘉奖。

【孙毅(1904-2003),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曾用名孙俊明,毕业于河南陆军军官学校。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四军谍报科科长,第四十一师参谋长,红军学校教员,粤赣军区第二十二师参谋长,军委教导师参谋长,红军学校作战科科长,国家政治保卫团参谋长,红三军团教导大队大队长、教育科科长、侦察科科长、作战科科长,红一军团教育科科长、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冀中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校长兼晋察冀军区训练部部长和教育训练委员会副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军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军委出版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7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