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为何说“一切诸法皆是虚假”?

风在校文化 2024-10-12 17:22:44

首先,佛学语言非常特别,不能用正常的生活语言理解。

其原因是因为翻译过程中,为了凸显它“科学研究”的特性,创造了一些特别的语言结构体系,以表达“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语言的区别。这种“科学研究的特别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性”。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特别“佛性”的表达,反而让佛学的理解堕入深渊,很多人用普通生活含义解读佛学特殊的语言构架。造成佛学解读垃圾遍地!

譬如,《大般涅槃经》曰:“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

理解这段话如果按照日常生活用语,“虚假”就是“假”的含义。但如果用“科研用语”,“虚假”在这里体现的是“假设性、预设性”。

①一切诸法皆是虚假=所有的方式方法都是先假设性或预先性进行的一个尝试,我们称“模型”。并且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

这是科学研究典型的分析研究方式。也是为何古文中“科研过程”称“修行”的原因所在。

但,如果按照日常生活用语理解“一切法皆是虚假”,必然会解读成:所有的方法都是假的,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能期望内心起决定作用。

说白了,就是放弃客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为主观臆断的瞎想。

②然而真实含义:

【原文解析】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科学研究中方式方法都是预先设定某个目的,发现不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中,名=体现出来的状态。名实=体现出来的真实情况。名实相=体现出来的真实想法。也就是客观分析),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名第一义空(体现出来方式方法的特性,体现出来分析方式的筛选,体现出来第一种逻辑判断,体现出来第一一种对事物起因的分析研究。其中,法界=方式方法;竟智=智慧的筛选,也就分析研究的选择;义谛=逻辑判断,其中,义=逻辑思维;义空=对事物起因的逻辑分析。其中,义=逻辑思维,空=事物起因。)

③【原文奥义译文】

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都是首先假设某种模式,然后进行客观分析研究,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并最终对事物运动变化起因动果进行逻辑性分析判断。

④由此可见:佛学中“法”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法”,而是科学研究中“科研方法”。

佛学中的“虚假”,也不是生活中“真与假”,而是科研过程中各种假设和预判。特指某种模型思维方式。

想真正弄明白佛学就不要再在日常生活中思考问题,而应该在科研思维中思考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性”中思考问题。

0 阅读:1

风在校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