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五年(1090年),对于被派往杭州担任杭州总督的苏轼而言,可谓是百废待兴。对于苏轼来说,除救济受灾和平抑价格之外,最为紧迫的事情之一,便是西湖被毁得很厉害。杭州的人对苏轼说,十六年前,这座城市只有两三成的城池被毁掉了,而现在,这座城市已经被毁掉了一半的城池,只剩下了西湖的一半。
苏东坡从中东借来的钱不多,又借来的钱,聚集本地人,共同开发西湖,以挽救西湖之“魂”。但是,当地能够动用的银子和粮食终究是有限的,于是,苏轼向在位的高氏写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请求朝廷赏赐杭州一百条开凿西湖,并许诺,他可以“尽力毕志”,将西湖的开凿工作做好。
告示一般都是官府颁发给和尚的,苏轼为何不向官府要银子和粮食,却说要一百张告示才能完成西湖的疏浚?为何宋朝发给出家人的通牒如此珍贵?
作为和尚身份凭证的度牒,最早见于北魏。因为和尚和道士都有豁免税收的权利,所以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出家,虽然名义上是和尚,但实际上却是想要脱离掌控。
而在农耕时代,每一代的掌权者,都会因为和尚的存在,而失去一个可以负担税收和劳作的劳力,再加上和尚们无暇顾及其他,若放任不管,将会破坏整个社会,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稳定。因此,到了唐朝,官府收回了官府的授命书,只允许和尚持有官府签发的官府通行书,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获得免税和各种福利。如此一来,就不会有人擅自剃头,也不会有和尚的数量。
因此,宋朝建国之后,基本上都是按照唐朝的规矩来的,首先是对私自出家的和尚进行了严格的处罚,明文规定:“私自出家的和尚,由点检许人陈,违令者,格杀勿论,流放入城内,尼即决,还世。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宋朝却将度牒发给和尚的方式更加制度化,而且度牒的价值与其发放方式也有很大关系。
宋朝出家人获取《通牒》的方法有三条:
一、应试成绩
为限制和尚人数,防止民众私下出家,唐代中叶以后,采用“科举制”的方式,以考据和尚是否有佛教经典,发放“科举制”,以确定他们的地位。
宋代,更是对此项考试进行了改进,规定了考试的方式、内容和选拔的人数。比如,在北宋前期,和尚们要背诵“五百纸”的经典,并且要在三百个和尚中,发放一份通行证。宋太宗雍熙二年(985)还颁布了一条法令:“僧尼们从今日起,必须背诵佛法三百卷,以备考取,以求精通其所学,方可颁发。
很显然,通过科举获得功名的系统,对君王来说是好事,但对那些冀着能够获得功名减免赋税的和尚来说,就有些束手束脚了。
佛教的经典要求极高,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如果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很少会有人会花这么多的心思来参加这种考核,再加上能够被招收的人本来就不多,想要拿到佛牌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宽大处理
宋代的皇上很清楚,通过信仰来维护社会的安定,从而更好地加强他的统治。所以,每当皇帝登基、寿辰之类的庆功大典,为了显皇恩,皇上与朝堂上都会颁发一份册子,奖励那些没有册子的和尚们。
例如,在太平初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登基不久,便颁布了一道“为全国出家十七万人”的旨意。
宋真宗还下了一道旨意,“两京诸州,每一年有十人,可免一人入学。”这意味着,除了每年有十人入学之外,各州还会有一人入学。
宋真宗在祭祖仪式结束之后,便下了一道旨意:“祭祖仪式,请所有寺庙中的僧人,每十个僧人,都要渡一位僧人,若有不足,也是如此。”
比起那些需要经过考核才能拿到的官职,显然,皇帝的恩许赏赐要容易的多,不过,恩许拿到官职的方式也有一些问题。这是由于恩许是随机的,有的时候恩许的数量很多,有的时候却只有数十个,而且为了限制和尚数量,恩许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获得这个恩许的条件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虽然“恩许”是一种获取官职的方式,但是大部分人却很难靠“恩许”得到官职。
三、花钱买
前面提到的两种获取信物的方式,要么很难,要么很难,要么就是随机,寻常和尚和平民未必能得到。不过,通缉令的确可以减免税收,而且百姓对通缉令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通缉令卖通缉令的可能性很大。
在唐代初期,只要有资质的和尚,都可以直接向他们提供佛经,不过安史之乱之后,由于国家财力不足,唐肃宗之后便开始大量贩卖佛经,渐渐演变成一套体系。
宋朝的朝贡,都是将自己的身份记录在朝贡和恩许下得到朝贡的朝贡上,而朝贡上的朝贡,却是空荡荡的,没有姓名,所以朝贡上的朝贡,在朝贡上,更像是一种货币。
公文本身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东西,是一种很有收藏价值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公文在民间被炒得很高的原因。苏轼曾说过,“诏书三百卷,价值五万多两银子”,那么,为了疏通西湖,他向朝廷要了一百卷诏书,最少也能换到一万多两银子,足够建城了。
最终,尽管宋朝销售度牒也造成了和尚数量过剩,从而对社会的生产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因为宋朝的度牒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货币的作用,因此,和尚数量虽多,但是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会象唐代后期那么不可控制。而且,在宋代,诏书的价值也很高,除以卖诏书来补助中央经费之外,有的时候,还会把诏书发给当地官员,用于赈灾、公务等方面。
比如熙宁三年(1070年),两浙发生了大洪水,宋神宗便命人送去五百张通缉纸,送到两浙转运处,分赐经遭大洪水的百姓,收州兵马,征纳银子,救济大洪水中的百姓。这一点,从苏轼请求杭州的通缉纸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公益行为。
因而,总而言之,通牒因其减免赋税和劳力的功能而深受百姓喜爱。再加上考核、恩许都很难得到,所以卖出去的官职令牌价格昂贵,不仅能保持价值,还能升值,相当于一种普通的货币。因此,宋代的官府要么卖掉它来弥补自己的财力,要么就是将它分发给当地的修筑和救济,这也是为什么苏轼会向一百位官员请示,让他们来疏通西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