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统一的王朝,会在三百多年后结束了长达三十八年的混乱,然后灭亡

心情愉快 2023-05-17 14:41:18

隋朝(581-618)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在大定元年2月,由杨坚皇帝禅让帝位,创建了隋王朝。五胡乱华之后,汉族建国,然后又统一了一个国家,这才终结了从西晋末期开始三百多年的四分五裂,让中国恢复了一个完整的国家,这也是中国最富裕的一个国家,但这个国家也不过维持了38年而已,这也是一个被称为“短暂”的国家。

对于隋朝的覆灭,大部分的历史学者都将其归结为隋朝皇帝的残暴统治以及三次讨伐高丽。我认为大隋的覆灭是从高祖开始的,是从隋文帝开始的。从外表上来看,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登基之后的胡作非为,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刘彻征战匈奴四十四年,并没有引起任何的骚动,而杨广征战高丽却只花了十多年,这一切都是因为杨坚。

▲隋炀帝下江南

第一,杨坚得了太子之位,名不副实,名不副实。

隋文帝的夺权之路并不光明,因为他是从他的孙子那里夺来的。清朝历史学家赵翼曾说:“自古至今,无一人能与隋文帝相提并论。由于文帝是以欺凌孤儿和寡妇的方式登上皇位的,自然没有自己的心腹,这让隋文帝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生怕有人步了他的后尘,想要夺取大隋的皇权。

在文帝的后期,这样的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先是文帝不相信高炯,然后是隋朝“四贵”中的于清泽,被文帝以叛逆的罪名处死,最后是上柱国皇帝,被文帝冤枉处死。那些忠于他的人,都被文帝一一斩杀,让所有的官员都为之胆寒,生怕文帝很快就会将矛头对准他们。这样的日子,令不少官员都不想得罪隋文帝,也没有一个人敢说文帝一句话,现在文帝一统天下,没有任何约束,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朝堂上,稍有不慎就是死路一条,没有哪个官员敢直截了当地指责皇上,再加上文帝在文帝的晚年,最爱用的就是鞭子,所以被鞭子抽的人很多。

隋文帝虽然对朝堂上的官员很严厉,但是他却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他将老三杨俊囚禁起来,又将杨勇革职,囚禁在了东宫之中,老四杨秀被贬为平民,无期徒刑。他的几个儿子,要么被杀,要么被囚禁,就连他的后人,也被牵连进去,最终被屠戮一空。

▲隋炀帝(公元569-618)

第二,国富民贫,国富民贫,民苦民苦。

中国最富裕的王朝,隋文帝即位时,拥有四百万人,隋炀帝即位时,拥有八百九十万人,按照六人为一家,也就是五千万人左右,一直到唐玄宗在位时,这一数目,已经接近五千万人。

隋文帝杨坚对百姓实行“大稽查”,使流民人数大幅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粟帛”是隋朝储藏在国家宝藏中的一种重要物资。在隋朝时期,大批的粮仓被修建起来。足足有一百多万斤粮食。

我们在感慨隋代之富庶之余,也要想一想凡事都有两面性,朝廷有足够的税收,那么百姓的腰包是否就会变小呢?隋代的富庶只表现在税收和食物的储存上,但是人民的收入有没有提高,人民有没有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再加上官员们心狠手辣,每一次饥荒都要缴纳赋税,文帝之所以建立粮库,就是因为粮库里有粮食,而粮库里只有粮食,没有粮食,所以和隋朝比起来,大唐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富有,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将粮食和粮食都储存起来,所以大唐才能屹立三百多年。

▲隋代地图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冲突,尤其是隋文帝变法引起了当时的士大夫们的反抗。

再加上文帝推行的“搜身”政策,从两宋开始,偷税漏税越来越多,朝廷能够控制的劳力越来越少,而百姓却越来越多,这让朝廷的权力越来越小。比如在北方,因为没有结婚的人要交一半的房租,有些地区甚至连老婆的名字都记不住。有些豪门大族,一家就是几十个家族,几万个人,这就导致了国库税收的减少。隋文帝以“均田”与“租赁权”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将平民从“地主”中分离出来。

在隋唐的时候,因为九品中正制度,产生了很多的世家大族,特别是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陇侯,杨坚就是其中之一,隋文帝大力推广科举制度,虽然对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也触犯了一些世家大族的底线,而且他的动作太快,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在中国,一个君主立宪的年代,如果没有了君主立宪,那么他的统治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这才是大隋在隋末被群雄割据后,瞬间崩溃的主要原因。

▲ 隋灭陈战争地图

第四,统一全国后,实行铁腕统治。

时苏威奉命巡视江南,据《北史·苏威传》记载:"自晋朝以来,江边律法宽松,以宗法为尊,以礼待人。平陈以后,牧民们都变了,不分老少,都念五经。苏威的恶言恶语,令人愤愤不平。遣返归,奏言江表对内州的户口负责。”陈朝在江南实行了一种相对放松的统治方式,即便是在隋朝一统天下之后,也依然在执行着自己的统治方式,但这种方式并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江南人民的意愿。

陈朝覆灭之后,宋高祖皇帝将陈朝上层人物强制迁移到长安,以求更好的统治。江南人民无法容忍隋王朝残酷的政体,发生了起义。《陈书》记载:将士造反,取其肠子,斩之,谓农夫更念五教耶。本地人的一次较大的武装起义,最终还是被压制了下去。

隋攻北齐、陈两朝,一统天下,但并未对北齐、北周等高层进行妥善安顿,从而造成了上层文人的颓废和颓废,尤其是江南有名的权贵萧摩诃,他在长安久居不下,最终跟随杨凉叛变。他们对江南人民的压力太大,所以他们的抵抗也就越强烈。

▲隋王朝的大兴城

第五,高祖时期实行的是严厉的刑罚,文帝刚刚登基,制定的是《开皇律》,在他登基的初期,隋文帝是依法治国的,那个时候,大名鼎鼎的李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到了隋文帝的信任。

不过到了文帝后期,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文帝开始重视手中的权利,稍微犯点错,就会受到重罚,弄得所有人都慌了神。

他在晚年颁布了一系列荒唐的法令,比如偷窃一斤粮食,偷窃一文银子,一律格杀勿论,文帝或许是希望用严厉的刑罚来遏制这种罪行,但他并不知道,这种法令只会加剧百姓之间的关系,让盗匪们变得越来越猖獗。一枚铜板和一万枚铜板,都是一样的惩罚,可是这些强盗却表现得很淡定,商人们不得不成群结队,轮流守夜。隋文帝的所作所为,对法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让民众在严酷的刑罚下饱受煎熬,也让民众与民众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唐太宗曾说过,“水滴石穿,驷马难追”,炀帝登基后,不顾民众的安危,直接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导致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王朝,轰然倒塌。

大隋之所以倒霉,就是因为他出身卑微,没有得到足够的信任,他的执政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抗议,他将整个国家的财富都囤积在国库之中,宁愿自己腐化,也不愿意帮助平民,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行为,才让大隋逐渐丧失了民众的信心,最后又因为他的儿子杨广而引发了一场灾难,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也是真正的悲剧。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