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由四姓共建“供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的广东开平“龙冈古庙” 发扬龙冈精神‘刘关张赵 肝胆相照’同心同德 亲如手足 千古美谈
龍岡古廟
赵汝明
龙冈古庙与龙冈团体
龙冈古庙(俗称四姓祠)与龙冈团体,是由刘、关、张、赵四姓人士共同组建的,四姓结盟,渊源于一千七百多年前三国时代之“桃园结义”、“古城聚会”、忠义仁勇,同心同德,亲如手足,千古传为美谈。但四姓团体为何叫「龙冈」?据史料记载,龙冈此一名称,起源于清朝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坐落于广东省开平县单水口之龙冈古庙,距今(2024)已有三百六十五三年之悠久历史。海外龙冈宗亲尊称此龙冈古庙为「四姓宗祠」、「龙冈发祥地」,说炎黄子孙,瞻仰黄陵(注二),龙冈儿女,恒念开平。把开平之龙冈古庙,尊为世界龙冈团体之发祥圣地。
龙冈古庙之由来
单水口之龙冈古庙,是开平最古老祠庙建筑之一,此庙由来,据《广肇通志》记载之《龙冈古庙记》原文为:「昔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知深山大泽之外,亦有英灵神物之凭居。惟斯地也,脉出云山,气连珠海,盘旋起伏,势若蟠龙,中起一小冈,若龙首之昂空,故老者传言,每当风雨晦冥之夕,恒见冈上云雾迷蒙,直升霄汉,若有神物嘘气于其间者,因名之曰:「龙冈」焉。业权本属山草步乡刘姓所有(注三),附近各姓,以其地有灵气,知为龙脉所钟,均欲据夺,刘姓族小,以强邻虎视,恐酿争端,乃集刘、关、张、赵四姓人士商决兴建祠庙于冈上,塑奉汉昭烈帝、关壮缪侯、张桓侯、赵顺平侯及诸葛武侯诸神像,并名之为「龙冈古庙」,以杜觊觎者谋。斯乃龙冈古庙得名之由来也。爰涩笔而乌之记。康熙元年,里人翰林院编修刘文举撰。」此庙建成,初乃四姓宗亲集议之所,每年春秋二祭(另外,四先贤宝诞正月十九、六月二十四、八月初八、九月初九也有祭祠),各地四姓人士,父老、宗亲均派人亲临此庙祭祠,十分隆重热闹。祭后共聚亲情,共议各事,共谋福祉,成为四姓宗亲联络中心,敦亲睦族,集议之处,由此发祥,成立龙冈公所,公益、台城、广海、新会、恩平等各地龙冈公所先后成立。稍后,印行《龙冈月刊》以联络感情,沟通消息,加强团结,互助互济。随后,国内各地龙冈公所成立。晚清时期(约一九0八年)龙冈古庙曾充黉宇,教谕仕子。龙冈团体遍布海外。抗战前(一九三五年),该庙曾办学校,学生颇多,成绩斐然。

龙冈古庙入口牌坊
上匾书:龙冈古庙。下匾书:刘关张赵
上款:戊寅年春吉旦,世界四姓兄弟修复。下款:捐资兄弟芳名
楹联:龙冈传万里,亲义播五洲
龙冈古庙位于台山、开平、新会、鹤山四县交界处之单水口埠,是「五邑」之中心地,面临潭江,接连省道广湛公路,水陆交通便利,当地民众到海外谋生甚早,旅美华侨亦以四邑为多,四姓族人出洋,就把龙冈这一组织、精神、风气带到海外去。一八四八年起,大量华工陆续到美国谋生,人口日增,社团相继成立,四姓前辈,于清朝光绪初年(一八七六年前后),即于美国旧金山布碌仑港首建龙冈古庙,是参照开平单水口之龙冈古庙在美国建造的第一座龙冈古庙,成为旅美四姓宗亲议事场所,虽是祠庙形式,实是社团雏形。一九0六年大地震时此庙被毁。宣统二年(一九一0年),旧金山龙冈公所大楼落成,是美国四姓宗亲的联络中心。继而美国各地龙冈团体相继成立。其成立年代可考者,纽约龙冈公所一八八八年,鉢仑及舍路一八九0年,檀香山一九一九年,屋仑一九二0年,棉佛市一九二三年。一九二八年全美国龙冈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罗省举行,通过「龙冈公所」与「亲义公所」合并为「龙冈亲义公所」,成立「美国龙冈亲义总公所」。后来,由美国各埠扩展至其他国家、地区、加拿大各埠、墨西哥、古巴、秘鲁、澳洲各地区、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南朝鲜等国各埠,以及欧州、香港、台北等地龙冈团体先后成立。一九六三年九月,世界龙冈亲义总会在香港正式成立。在此之前,在国内龙冈公所及四姓人士与海外加强联系,互助互济,十分亲密。约在民国十年(一九二二年),四邑龙冈公所,在海外龙冈公所、四姓宗亲大力支持下,印行《龙冈月刊》分寄海内外,沟通消息,报导乡闻,海内海外,四姓一家。美洲龙冈亲义总公所于一九五六年创刊《龙冈季刊》,发扬龙冈精神,忠义仁勇,亲爱精诚,团结互助,共谋福祉,建树良多。《龙冈季刊》曾在多期刊登文章,探讨「龙冈」名称之由来,公认起源于开平单水口之龙冈古庙,论之有据,言之有理。目前,海外龙冈团体,据《龙冈季刊》载共有一百四十三个单位,拥有海外宗亲三百余万人,占海外华侨总人数约七分之一。据《羊城晚报》一九八四年消息,国内张姓人口达一亿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姓族,龙冈宗亲,人口众多,龙冈团体,遍布全球,一个宗亲团体,有如此悠久历史,庞大力量,和世界性之组织,实开氏族团体之先河,世所罕见。
古庙建筑,祈祭盛典
龙冈古庙之建筑,博取中国古代建筑之民族风格,吸取宫殿祠庙式特点,又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别具一格,(如附建孔明楼)。古庙座落于单水口红花乡(原山草步乡)刘姓塘口村东侧,是一座宏伟祠庙,座北朝南,正殿三进,级级而上;东侧副祠三进,连接三层楼高之孔明楼;西侧有一座刘氏宗祠(属塘口村),构成一大建筑群。正殿是琉璃瓦金字顶水磨青砖墙壁,龙形脊标的宫殿式建筑,内部是石柱和坤甸木桁桷结构,地铺浅红大阶砖,天井铺大麻石,天井有横门通东侧通道。正殿前座第一进正中,门口宽大,上有石匾,阳刻「龙冈古庙」四字,两旁石刻对联:「乾坤父母」,「兄弟君臣」八个凹字,精贴金铀,书法苍劲有力,雄浑而优美,金光闪闪。两旁大麻石砌鼓台有石鼓一对,两边墙壁上方纸筋灰批荡,绘上彩色山水风景画,题字:「秋塘晓露晚飞霞」等清秀书法。三层木标上分刻三条龙,三层乘木有花鸟雕刻,精细生动。殿外两侧设石狮一对。琉璃瓦天面屋脊双龙戏珠大型陶雕。整个门面,壮严肃穆精美,生气勃勃。庙前有一开阔广场,前接池塘一口,池水清彻,遍植香荷,芳香四溢,四周绿树成荫,衬托得更为古雅壮观华丽。进门两边有石柱一对,刻对联一副:「圣神皆义理团结而成凛有生气」,「古今重明德馨香之报同此人心」。光绪十年岁次甲申春二月谷旦,南宁钟德祥敬撰并书。这是甲申(一八八六)年重修古庙时设立的,两边墙下竖着黑石碑多块,刻「龙冈古庙记」及捐款芳名。墙上方石米批荡,画山水人物画,十分精美。隔一宽阔麻石天井略高一级,就是第二进中座,门上有木匾刻「乾坤正气」四字,绿色琉璃瓦屋脊上有双龙戏珠陶雕,雄健美观。四壁上部均批荡绘壁画人物,再隔一天井,又高一级,就是后座第三进正殿,殿台上供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位先贤,一丈多高、金身的巨大神像,壮严威武,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神像前设巨型精美铁铸大香炉、木雕香案,精致油灯,两旁石柱对联,摆设各种刀枪器械,肃静迥避木牌等物,都是精品。琉璃瓦屋脊,设大型鳌鱼陶雕。隔一通道东侧,矗立一座更为高大的「孔明楼」,有三层楼高。楼内设神阁,上刻「魁星踢斗」,中供奉诸葛亮神像,纶巾羽扇,安祥镇定潇洒,眼含无限智慧,令人敬仰。四壁壁画,画「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三国故事「孔明楼」连通道,可直通门前广场。庙之西侧,有围墙把整座祠庙围住。整座建筑,布局严谨,壮严雄伟,精致美观。装饰艺术,祠内堂、楼、柱、壁、香案对联、壁,到瓦檐屋脊,大量运用石雕、木雕、砖刻、陶塑、彩画、铁铸等传统工艺,精雕细刻,形象生动,兼有鲜明的南方祠庙艺术色彩。尤其是「孔明楼」高于三进,高耸雄踞,俯览四方,长廊通道,联成整体,使它在各祠庙中独具风格。

龙冈古庙正面
龙冈古庙,因得山灵之钟,四姓之仰,一时香火鼎盛。广购尝产,扩进厅院大殿巍峨,名传遐迩。约于三十年代,在水口镇经商之刘关张前辈,筹建了十多幢西式楼房于庙侧,构成「龙冈新巷」,现仍存在。过去祭祠,设专人于初一、十五,换盏上香,由庙田收租供养。每年春秋二祭,四先贤宝诞,亦有各姓人士小祭。后来,改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祭祠大典,三年摆会致祭,十年一大祭(摆大会),十分隆重。尤其是十年大祭,更为壮观。各地四姓宗亲,各选代表数十人,由有功名之父老、世长带领,恭备三牲酒品、金猪宝烛祭礼,展大旗罗伞,雇请大船搭载而来。二月初一均皆到齐,一百多条大彩船停靠河岸,彩旗招展,狮鼓齐鸣,龙狮舞动,蔚为壮观,初二那天摆大会,其中有舞狮、舞龙、舞鳌鱼,担架秋色、文武八宝等各种各样化妆游行,锣鼓八音伴奏,鞭炮连声,水口全埠,万人空巷。龙冈组织的发展,早在清末民初,已盛极一时。祭祠完毕,四姓宗亲,共聚兄弟情谊,共商发展大计。四姓一家,亲爱精诚,团结互助,共谋福祉。忠义仁勇,龙冈精神,世代相传。
四姓兄弟鼎力相助 龙冈古庙如愿修复
龙冈古庙,经过数百年风雨侵蚀,虽经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距今亦已一百余年,祠庙腐朽破烂,加上抗日战争时期,水口沦陷,更受浩劫。当地塘口村刘姓,附近张姓父老,以及海内外龙冈四姓宗亲,目睹古庙如此破残景象,焦急万分,都渴望能把这世界各地龙冈团体之发祥地--龙冈古庙修复,作为历史文物,供人瞻仰参观,加强联谊,发扬龙冈精神,振兴中华,让「龙冈发源地」留传后世。

庙门左右置石狮,大门左右为石抱台,上方为虾公梁与石狮子
门联阴刻:乾坤父母,兄弟君臣
有鉴于此,一九八七年开平修复龙冈古庙筹备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关文周先生,联合17位委员在广东省第五届政协第六次委员会议上,提交第198号议案,要求修复龙冈古庙,得到接纳。随后议案交由地方政府处理,获得开平县人民政府开府(1987)复函第54号文批准,同意修复古庙。七年后,由新加坡侨领、世界龙冈亲义总会副主席关英才先生牵头,并捐资成立开平修复龙冈古庙筹备委员会。同时,向海外及港澳台龙冈团体发出修复龙冈古庙倡议书。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三日,世界龙冈亲义总会第九届常务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新加坡古城会馆礼堂召开,通过了修复龙冈古庙之决议,并成立以刘国昭先生为主任,关英才、赵伟胜、赵铮铮、关能创为副主任,张世良、赵从堂、刘孔森、关中、赵宣民为委员的修复龙冈古庙计划委员会,正式开展龙冈古庙的募捐筹建工作。同年十一月,由关能创先生为首,率团回乡举行古庙奠基仪式。一九九七年二月,古庙修复工程正式动工,至一九九八年春,修复工程全面竣工。累计耗资320多万元,建筑工程由开平市沙冈建筑工程公司第一分公司关湖先生承建施工。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一日,龙冈古庙举行隆重的修复落成开光剪彩庆典仪式。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广州、佛山、珠海、顺德、南海、阳江、开平、新会、台山、恩平等市的嘉宾500多人,助庆群众1000多人云集一堂,参加古庙修复落成开光庆典。

香港龙冈亲义总会成立64周年志庆暨第29届执行委员就职典礼
2025年1月4日‘香港龙冈亲义总会’在尖东彩福皇宴隆重举行“香港龙冈亲义总会成立64周年志庆暨第29届执行委员就职典礼”,贺蒙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大紫荆勋贤叶刘淑仪议员、世界龙冈亲义总会关正中主席亲临主礼,广州河南瑶头乡宋魏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公俭宗亲受邀参加典礼,前排左二
修复后的龙冈古庙总体为园林设计,占地面积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古庙四周有围墙,庙宇前水泥路面广场平坦开宽,两侧广榔树直婆娑,临街高大宏伟、富于中国传统特色的庙前门楼极为壮观;庙宇外墙红柱绿壁,整体镶嵌高级绿色陶瓷长条砖,庙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气势磅礴,黄绿对比,相映生辉;庙脊双龙戏珠相对,活灵活现;柚木质庙门对开,宽大雄壮,「龙冈古庙」及两侧「乾坤父母,兄弟君臣」的庙宇原始对联保存完好;进门大堂正中陈列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古庙之古文物石碑二块,记载100多年前古庙重修筹资及庙产田亩税征等历史事实;庙堂为宫殿式设计,分三进而上,连成一体,步步高升;庙内雪白的墙壁以刘、关、张、赵四先祖之事迹为主题,特邀名师画家绘制彩壁画200余幅,再现先贤之英雄气慨;古庙正殿台上供奉刘备、关羽、张飞、趙云四位先祖神像,原木古樟树雕刻而成,灵气四溢,全身铂金彩色巨大神像,壮严威武,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庙宫右侧相通「孔明楼」,略高三进,俯览四方其建筑设计独特,别具一格,宫中孔明神像端庄,一派谋略过人之神态令人赞叹,庙宫左侧为二00九年建造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将大殿,威武凛然,助扶汉室。修复后的龙冈古庙,外观华丽,内壁辉煌,既保持了原有庙宇传统格调,又保留原有历史古文物,同时又迎合现代潮流,创新和完善了古庙过去的建筑设计,是一个纪念先祖、寻访龙冈发祥地和团组旅游观光的好地方。(注一)新历四月十一日,定为周年纪念日(注二)皇陵,轩辕皇帝陵墓,在陕西省。(注三)塘口村,现属水口红花乡,原名山草步乡。从始祖刘永可翁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现全村六十八户二百二十五人,旅居美国一百多人,香港五百多人,新加坡一百多人,南洋各地四十多人,迁恩平及各地的约一万多人。
刘关张赵,肝胆相照
刘关张赵,肝胆相照。子孙繁衍遍布神州九域,乘风破浪遐被世界五洋。广东开平龙冈古庙(俗称四姓祠)与龙冈团体,是由刘、关、张、赵四姓人士共同组建的,四姓结盟,渊源于一千七百多年前三国时代之“桃园结义”、“古城聚会”,忠义仁勇、同心同德、亲如手足、千古传为美谈。龙冈四姓宗亲人口达300余万人,遍布全球,占海外华侨总人数约七分之一。据悉,国内外刘、关、张、赵四姓的宗亲的聚居地有多处都建有龙冈古庙,而开平水口龙冈古庙则为鼻祖,四姓宗亲也积极传承着其忠、义、仁、勇的文化精神。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三兄弟古城相会又迎来猛将赵云归顺。古城在今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南10公里处古城乡古城村,京广铁路东侧。古城遗址在古城村东北60米处,考古调查证实,该城实系春秋战国时遗址,今城墙、护城河等均已荡为平地,地表已没有任何遗迹。但这是小说非真实历史!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正因为如此,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风云变幻、异常精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般人都云里雾里,拿着演义当正史,拿着正史当演义。外行只图看热闹,内行从其中看出门道。
羊城名宗 瑶溪大族 宋太祖三弟秦王裔
新中国第一批光荣军属赵族搜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