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李克农回到延安,毛主席亲授李克农为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兼情报副部长。
由此可见,李克农是一个非常热衷于搜集情报的人,他在工作之余,也非常重视搜集报纸,为了这个任务,他每个月都要拿出300元钱,派人到敌占区去买报纸。
他还参与编写、发行中央社会部《书报简讯》,为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毛主席在《书报简讯》上题写了一句话:“这次的书刊通讯做得不错,望再接再厉。”
有一回,毛主席、朱德特地邀请李克农一家共进晚餐,还特意提到了要把几个孩子也一并带来,聚会的地方正是毛主席的住处。
李克农对毛主席说,返回延安途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有许多特务,害怕一去不返。毛主席微笑道:“还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我还担心你一去不回呢。”
席间,毛主席对子女说:「我要出一道题目,」他首先问李克农的二女儿李冰,问道:「你知不知道你父亲是做什么的?」
李冰回答说不清楚,然后毛主席就对李克农之子李伦说:“你是不是知道了?”李伦也摇了摇头。
毛主席、朱德两人相视一笑,这意味着李克农对自己的秘密保护得非常到位,以至于家里的人都不清楚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毛主席就微笑道:“那么,我来告诉你,你爸爸是一个特工,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特工。”
这话一出,全场哄堂大笑,李克农听了毛主席的话,眼睛都有些湿润了,这说明毛主席肯定了他的工作。
李克农的子女都很懂事,李伦13岁时就天天与他们同吃同睡。他在白天
挑水,拖地,擦窗,摆桌,夜间值班。过了一个月,李克农让他跟着红军学习新闻工作,过了半年,他就在广播站值班,不久就可以自己单独值班了。
李克农对毛主席最有感触的一次是1945年,毛主席不顾大家的反对,执意要来重庆进行谈判,因为谁都清楚,重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李克农干了一辈子的情报工作,自然知道蒋介石是个什么样的人,蒋介石最爱玩的就是这种小把戏,所以当毛主席和李克农收到这份电报的时候,毛主席对李克农说:“这件事以后再说。”
几天之后,毛主席正准备动身去重庆,离开延安的那天,毛主席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但是李克农还是不放心。
李克农在为毛主席送行时,由于担忧毛主席忽然落泪,毛主席握住他的手,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不流泪,为什么要给我送“咸豆豆呢?”
李克农连忙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目送毛主席离开,李克农的眼睛又湿润了。当毛主席平安归来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李克农才放下心来。
蒋介石在主席动身之前,已经连续三次向毛主席发出了去重庆和谈的电报。不搞清楚敌人的真实意图,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被动,所以李克农立即采取了行动。
当时,延安有一个国民党的联络点,李克农觉得这里会和重庆互通消息,于是派人日夜监视,终于得到了大量的情报,并且破译了敌人的密码。
李克农最后断定,蒋介石认为:毛主席是不会接受邀请的,如果不接受邀请就会将破坏和平的罪责归咎于共产党;
毛主席若真到重庆来了,就先把毛主席缠住,再视情况而定,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进攻共产党。
李克农立即向党中央汇报,中央立即召开会议,讨论这一问题。毛主席在会议上说得很清楚:“必须走,一定要走,这样我们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动权。
最后,中共中央决定派毛主席,周总理和王若飞到重庆进行谈判,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李克农当即下达了封锁此项消息的命令,并密切注意延安与重庆特务的联络,直到正式出发后才作出官方宣布。
因为他的保密做的如此之好,蒋介石本来以为毛主席是不会到重庆的,但是当毛主席和其他一些人在8月28日坐上飞往重庆的时候,蒋介石才意识到上当受骗,他愤怒地咒骂:“妈的,没用的,没用的!”
因为国民党没有预先的准备,所以在谈判中显得很慌乱,而我们又有一系列的计划,所以在谈判中处于完全的主动地位。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在斯大林的邀请下,坐上了从北京到苏联的专车。所以李克农希望通过毛主席此番访苏,得到苏联方面的帮助,来帮助我们完成情报工作。
李克农同李富春,罗瑞卿,滕代远,杨奇清,毛岸英等同乘一列火车,把毛主席送往满洲里。
李克农在去满洲里的途中,似乎有什么心事,他不时地从自己的座位上走出来,朝毛主席所在的那节车厢望去。确定没有人在毛主席的车厢后,李克农走进毛主席的车厢,与毛主席交谈。
谈话间,毛主席正值兴起,李克农忽然神秘兮兮地说道:“主席!你知不知道,美国的总统,一到办公室,就会做什么?”
毛主席还真没想到李克农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于是好奇地望向李克农,问道:“哦?”
毛主席一句话说完,就不再多说,等着李克农继续说下去。李克农见毛主席对他的讲话很感兴趣,便说道:“他首先要看的是资料上的重点。不然,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毛主席从李克农的回答中,捕捉到了“情报”两个字,他知道李克农在想什么,于是说道:“我可不像美国总统那样,什么都能看到,什么都能看到,什么都不怕!
毛主席随即对李克农微笑道:“李克农,你可真够意思!还想教训我?行!我到莫斯科来,就是为了和斯大林谈谈你的事情。”
毛主席这次来苏联,就是为了和苏联谈一谈,看看能不能从各个方面向我们提供帮助。当然,这里面还有情报上的协作。
李克农被毛主席这么一说,心中也是乐开了花,他从毛主席那辆车厢上下来之后,就哼着歌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12月9日,在满洲里火车站,毛主席的专车到达了。李克农,李富春,罗瑞卿,滕代远,杨奇清,毛岸英,都是按照中央的指示,从车上下来,看着毛主席坐上苏联的一辆深绿色的特殊列车。
后来,中苏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苏联的人都认为在撤走专家的时候,自己这一次是满载而归。实际上,由于李克农处理得当,我们的情报工作并未遭受重大损失。毛主席非常欣赏这一点。
1951年,正在苏联交流情报学习的李克农,得到了来自中央的命令,立即赶回朝,负责板门店的会谈。
临走时,妻子赵英告诉他,你去朝鲜负责交涉,润儿(儿子李伦)也要去前线,安排后勤运输,你此去,又不知何年何月,不如先替他把婚事办了。李克农欣然同意,并请滕代远夫妇,刘志坚夫妇,等一些老战友来参加李伦的婚礼。
在结婚典礼上,当举起那一杯酒的时候,作为父亲,李克农心痛不已,流下了愧疚的眼泪。
他告诉李伦:“我有五个孩子,你姐姐和哥哥结婚的时候,我都不在,你从小被组织抚养长大,你的父母是党,你的党组织就是你的父母,你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党,有了组织,才有了现在的你。
我这个当爹的当得不称职,可是有一个党,有一个组织,把你养大了。说起这件事,几个老兵不由想起了1931年顾顺章的背叛。
李克农接到周恩来的命令,帮助他把中央的事情办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钱壮飞,让他一家人赶紧离开,然后又给胡底拍了个电报,让他赶紧离开,根本来不及通知家里的人。直到妻子赵英发现住处四周都是敌人,这才带着李治,李伦,母子3人由后门逃出住处。
由于没有办法与李克农联络,三人也没有地方可走,只好露宿在大街上,晚上在一家市场上过夜。终于,上海的地下组织发现了这对母女,并且把她们安全地送走了。李伦回忆往事,不无感慨地说:“家父以党的利益为重,我们父子、兄弟姐妹,也都视为志同道合者。”
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受到党和组织的教育和关心,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党和组织对我们的教育和关心。
11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派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同志去朝鲜,来接替李克农。
伍修权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开城,李克农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让他大吃一惊。
李克农正坐在一间朝鲜普通家庭的土炕上,由于视力不好,两只眼睛都快贴到桌子上去了。
由于久坐在办公桌前,胸部会感到很不舒服,心跳也会忽快忽慢,仿佛下一秒就会停下来。李克农一边看着资料,一边站直了身子,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每过一段时间,他就出去散散步,在寒冷的夜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接着,他又掏出一大把的药丸,灌进嘴里,又是一口水吞下。
伍修权心中一动,对李克农说道:“克农,你的病很重,所以组织上让我代替你,你先回去休养。”
李克农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沉声道:“自古有云,临阵不换将!在战场上,我不会换!”
“谢谢你们的关心,我虽然身体不好,但对整个谈判过程都很熟悉,对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如果这个时候换人,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不利于谈判。所以,我建议暂时不更换人选,只要我还能撑得住。”
有一次,美国人不讲理,让谈判陷入了僵局,所以两个国家的代表都保持着沉默,等待着对方的发言。
我们驻朝大使馆外交事务顾问、谈判代表团秘书长柴成文,看到这一幕,就默默地离开,去了会场旁的一顶帐篷。
李克农端坐在会议室中,手里拿着一根香烟,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茶水已经被他一饮而尽,整个会议室的氛围,就像是在谈判大厅里一样。
“怎么办?”柴成文走到李克农的背后,弯下腰,紧张地在他的耳朵旁说道。
李克农沉着脸,一言不发,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条,在上面写下了几个大字。到底是什么?
坐下!
柴成文得了“锦囊妙计”,这才蹑手蹑脚地走回谈判大厅,把那张纸递给了身边的同事。
就这样,一人一看,有条不紊的传给后面的人看下去。几分钟后,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所有人都没有了之前的急躁,反而沉下心来,正襟危坐,就像一尊尊雕像。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足足过了两个小时又十二分钟,这在谈判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创造了历史记录。
美国人终于忍无可忍,一跃而起,说:“休会!”走!
美国代表一回到自己的住所,便将公事包摔在座位上,大吼:“天哪!我的双腿已经麻木了!这是一场漫长的谈判!”
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克农竟然还留了一份妙计。
很快,美国代表再次在会议室里落座,还没等他们落座,我们的代表就站起来说:“休会!”
这次会谈只持续了25秒钟。
乔冠华所说的“老头子”,自然就是李克农了。但是,他是一个下属,不管是在革命中的资历,还是在职位上,他都不能用“老头子”来称呼李克农。周总理面色一变,放下酒杯,瞪了乔冠华一眼:“你凭什么这么称呼?你在跟谁说话?等你清醒过来,就给我写检讨。”
周总理的话一出,气氛顿时凝重了许多,陈毅元帅连忙站了出来,说道:“乔冠华只是喝醉了,多说了几句话,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夜无话,乔冠华虽然喝醉了酒,说了几句玩笑话,但无论如何,也不该如此失态,对前辈不敬。李克农是我们国家的情报网络,曾经数次拯救过我们国家领导人的性命,受到毛主席的尊敬。
第二天,乔冠华醒过来,想起前一天晚上所说的话,深感惭愧,立即撰写了一千多字的检讨书,然后拿着检讨书,亲自到李克农那里去赔礼道歉。
李克农并没有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坦然地接受了乔冠华的歉意,并且宽慰他不必责怪自己。李克农又嘱咐道:“以后可要多留心了,切勿饮酒误事,切勿在关键时刻说错了话,不然以后可就惨了。”
乔冠华对李克农的嘱咐很是感激,并且保证以后会更加小心。周总理见李克农并未追究此事,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1955年,我们举办了授勋典礼。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工作人员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资历和品行,来决定每个人的军衔。
当初,拟定这份名单的人,认为李克农从未领过兵,“资历不够”,因此,李克农并没有被列入将军的候选之列。
毛主席一看,顿时就不乐意了。毛主席听到工作人员说李克农“资历”不足的原因,也就没那么生气了。李克农主要从事情报工作,属于地下组织,知道他的人并不多。
后来,当毛主席将李克农的丰功伟绩和对共产党的功绩说了一遍之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浅薄。
原来,并不是非要上前线才能称为经验丰富。对于这一点,他们感到非常惭愧,对于李克农,他们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随后,李克农也被列入了上将的候选名单,他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一位没有领兵出征的上将。
但没有人反对。谁都知道,李克农为党、为中央做出了不少贡献,还救了不少战友的命,这是众所周知的。
1962年2月9日,李克农死于脑部软化,终年63岁。
这个消息,让不少曾经的战友都为之扼腕叹息。
董必武董老在纪念李克农的纪念活动中,也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李左车。天不慭遗兹一老,人如可赎岂千家。箕裘克绍芝兰秀,高举红旗幛落霞。”
董老以这首诗道明,李克农对中国共产党的贡献,比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方玄龄,以及秦汉时期著名的谋士李左车更重要。
丧事结束后,民间又流传出李克农死于美国人之计,其子李伦为平息流言而挺身而出。
他告诉公众,他的父亲是由于脑部变软而不幸死亡,而非美国人的仇恨,导致他的死亡。
李克农总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一直在为党和国家奔波,这也是他为什么会如此劳累的原因。
从“特工之王”到外交部副部长,他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
望高山可谓是高山仰止,看风景正是景行行止。
他的高尚品格是值得后人学习,他的成就也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