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国内票房直线上升,在海外å也开始大受欢迎,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关口,《哪吒2》却一直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有特许经营,你永远成不了迪士尼那样的财富帝国!

虽然一部杰出的电影创造了超级的品牌和IP,但是,如果只是依靠票房或拷贝的收入,而没有大肆开展利益比票房大上几十倍、几百倍和甚至没有上限天花板倍数的更多收益的特许经营商业模式的话,那么,电影的出品方在收益和影响力、可持续性等上其实有着非常低的天花板局限。
打个大家都熟悉的比喻来说,对于电影的出品方而言,其票房收入类似于汽车的销售,而电影的后续的特许经营业务则类似于汽车的后市场。所以,我们一下子就能明白了,后续的特许经营才是更大的利益来源以及源源不断的收入来源。
特许经营是电影事业收益的超级放大器和持续不断的续命神器。
事实如何呢?
比如迪士尼的衍生品收入远远超过电影票房收入,已经形成了千亿级衍生经济。迪士尼2024财年总营收约6610亿元,其中,除了占少部分的票房之外,更多的是大量的许可、授权、连锁专卖店、连锁迪士尼大乐园等本质上都是各种形式的特许经营,而这些,大大地扩充了迪士尼帝国的事业和财富。
相较之下,《哪吒2》的主要出品方光线传媒2024年上半年营收13.34亿元,其中73%来自电影业务,高度依赖票房收入。《哪吒2》目前也仍以票房收入为主,虽然票房收入超百亿,但衍生品收入仅约5亿元(玩偶、联名、盲盒等)。这种特许经营的开展严重不足的商业模式,令光线传媒的收入和利润的来源既单一、峰谷明显,可持续性也非常差。
同时,另一家中国的公司泡泡玛特,其虽然没有什么电影作品,但其仅仅依靠没有故事但仅有形象的系列IP,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还全球表现: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1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6%;净利润预计达到28.8亿元,同比增长263%。究其发展模式和利益本源,其本质就是特许经营,包括许可、授权、连锁专卖店、连锁专卖机器等多种特许经营的形式。
因此,在中国的传媒和电影公司们都梦想着做中国的迪士尼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你们必须先学、先做的就是李维华的特许经营、现代的大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