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声音景观作为一种具有空间性和听觉性的文学表现形式,展示着生态环境、声音环境、人文环境等多样的环境风貌,开拓了思维空间,为沉浸式古诗词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
声音景观(简称声景),是对特定环境中声音元素的综合感知,是听觉的结果,包含声音的感知模式以及感知的表达方式,具有空间性和人文性两大特性。汤普森指出“声音景观既是一个物理环境,又是感知该环境的一种方式;既是一个世界,也是为了理解该世界而构建的一种文化”。
也就是说,从纯粹的声音发展为声音景观,不仅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也呈现了作家在感知这一环境过程中所构建的文化;是构建某类文学的审美文化,更是作者丰盈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
声景绝非简单的听觉意象,内蕴极深厚,是极富联想和想象的意象,既是与视觉通感联想,又是寂静的表达智慧。
定风波是九年级教材上的短词,语言浅近,意境却深广。全词言近旨远,词短意长,读来舒缓铿锵,意韵无穷,词人形象洋溢于言表,塑造了奔放不羁,超尘脱俗,旷达乐观的词人性格。
词中大致描绘了三种意象,一是视觉意象,二是听觉意象,三是词人形象。仔细品味词中的声音意象,看似声随景出,其实韵味丰盈,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词中的听觉意象大致有三种层级的意境。
1 听觉与视觉形象的融合
这是最低层级的听觉想象。听觉意象集中在上阙,风雨声,词人的吟啸及芒鞋的步声等。风雨声与人声形成鲜明对比,无不视听结合,极具情境性。风雨突然袭来,响声急促宏大,可吟啸之声从容不迫,徐行的芒鞋之声也节奏舒缓,与吟啸呼应:对比中塑造词人鲜明的性格。
作者营造的听觉形象非常丰满,与视觉形象有机融合,盈耳之声与逼真视觉形象统一。骤雨穿林的“打叶声”不仅密集,远近连成一片,还杂有风声,而且可以见到雨水飞溅在叶上的样子,无不令人惊慌失措,“狼狈”不堪。
可是作者居然“莫听”,就把风雨之声屏蔽于耳外,有种洒脱超然的气概,这不把诗人的形象又融入其中,视听结合?
再看诗人“吟啸”之声,显然内蕴丰富的视觉形象,可以生动地瞧见,边行边吟啸的从容和旷达,镇定和豪迈,哪有狼狈之色呢?仿佛听见诗人吟诗舒啸的嗓音,看到仰天面对骤雨的豪兴奔放。不仅如此,“徐行”的视觉形象分明又含有舒缓有节奏的步声,清脆的芒鞋之声与从容的迈步形象融为一体,进一步烘托“吟啸”的丰富意味。
2 有声对无声的映衬
这是较高层级的听觉想象。事实上,诗人总是钟爱寂静,追求内心的宁静,可寂静是抽象的,宁静是无形的,也就常用声音的意象来烘托寂静,表达宁静的心境。
不过,烘托寂静的声音从来不是聒噪嘈杂的,而是明丽的具体声音,往往万籁中只有寥落的几声而已。
本词上阙用两种声音意象烘托诗人内心的宁静,表达一种豪迈的静气。风雨之声,吟啸之声都不过反衬内心的宁静和从容,风雨之声越宏大内心静气越稳固,正是人格的生动写照。
与上阙的声响对照,下阙却很寂静,雨停后祥和的大自然是寂静的,无论是微冷的空气,还是山头的斜照,都是宁静的意象。问题在于,正是因为上阙的声音才反衬出雨后的寂静,更旁衬诗人内心的超然宁静。为了烘托寂静的氛围,作者又用了“萧瑟”的风雨之声来强化,自然得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主旨。
总之,要么用声音的意象反衬环境的寂静,要么用声音的意象烘托内心的宁静。
3 听觉形象的象征与人生超脱
这是最高层级的听觉解读。词人描绘的听觉景观总是韵味深厚,富于象征性。只要略知苏轼的遭遇和思想,很容易窥见词中的风雨之声别有所指。风雨不是政治风暴么?
只要悟出风雨之声正是象征政治风波的喧嚣,词中意象便勃发出盎然生机,顿时令读者豁然开朗。“莫听穿林打叶声”,其中“莫听”正表达出超然政治风波的气度,而“吟啸”之声不正是表现诗人的豪迈不羁?你固然可以用乌台诗案掀起人生的风雨,我却能以不可动摇的大静气,面对被贬的风潮,却吟啸出《赤壁赋》等伟大作品。
风雨的打叶声无法扰乱内心强大的宁静,从容面对风雨,吟啸如故,不正是超尘脱俗的大智慧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表达作者已经历人生风雨,也就无惧无畏,从容淡定,那萧瑟之声哪还有触痛灵魂的力量?“归去”含义丰富,既是实指回家,又是虚指,含蓄地表达作者归隐之志。一旦超脱仕途,拥有陶潜一样的归隐之心,哪还有什么政治风暴呢?
这是一种高超淡定的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无法动摇内心的宁静,“晴”也用不着得意忘形,逆境顺境都淡然处之,才是修养的极致。全词寥寥数语不是有了“尽幅千里”的宏大意境?
教师用三种层级的想象和联想,赏析听觉景观,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沉浸于想象和联想中,获得审美体验,感悟诗人艰难抵达的超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