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密方
■ 黄华
走进雨湖区先锋乡高岭路怀义亭,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办公场所,一辆辆运往门店的待驶车辆,一群群辛勤劳作的分拣员工,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是湘潭市供销合作总社社属企业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密方凭着勤劳的双手和勇闯新路的精神,发展蔬菜产业,推动产业脱贫,逐渐成长为一个服务三农、乐于奉献、脚踏实地的新型职业经理人。
从2008年迈进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的大门,何密方在这里已度过16个春秋。16年里,她以劳动为“犁”,用汗水“灌溉”,从最简单的理货员、收银员、仓库管理员、办公室文员到门店负责人,再到公司副总经理,何密方为自己的人生书写了精彩的篇章,先后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湘潭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湘潭市“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称号。
数智平台,拓展新农人管理模式
线上线下对接蔬菜供应,奔波于大棚基地评估菌种培养情况,支援厂房蔬菜“打包”……这是副总经理何密方一天的工作写照。“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是湘乡人素有的拼劲,这股“拼劲”也反映在何密方这个湘乡人的性格里。
蔬菜如何贮藏保鲜,蔬菜运输损耗是所有蔬菜流通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要搬掉这些拦路虎,就必须科技创新。在门店工作多年,何密方发现新鲜蔬菜当天如果没有及时出售,第二天就只能降价处理了;生鲜蔬菜在运输中也会有损耗,如果对每天的损耗没有数据统计,如果不采取措施对门店的蔬菜配量进行合理分配,就会给公司管理带来很多弊端。
于是,何密方着手创建全司岗位日清月结内控管理体系,她到门店蹲点,与店员沟通,凭着超前的意识、开拓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带领团队历时13年,在各部门、各岗位进行系统功能使用需求、功能设计、测试、培训、反馈、升级等一系列重复的工作,把数据记录融入每一工序的实际操作和管理中来,解决了原来手工登记费时、无有效数据找原因的难题,最终研发出一套集农业基地、种苗生产、加工配送、仓储管理、线上线下销售多产业相融合的大数据管理功能数智平台,实现了全产业链数据信息共建、共用、共享,通过精准预测销售情况,生鲜损耗率由20%降至了6%,每年为公司节约管理成本100多万元。这些数据为公司各环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能够有效解决农业以销订产、不盲目跟风的传统模式,为公司和员工合作双赢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新农人管理模式。
这一成果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高度认可,斩获湘潭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被评为国家农业部“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由此,绿丰公司实现了从采购到客户端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分析。
“如果我的事业能够取得一点微小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政府对乡村振兴行业的大力支持。”何密方副总提及绿丰公司就满脸的自豪,绿丰成立于2004年,从在防空洞里种磨菇家庭式小作坊到联营步步高、家乐福等大小型蔬菜专柜,再到2009年转型开设农产品社区生鲜便利店“绿丰农场”;2016年与市供销合作总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得到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大力支持;2022年获得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政策支持,至今跃变为由国、省、市三级供销体系联合控股、民营资本共同经营的集生产、加工配送、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融合于一体的全产链龙头企业。
“绿丰企业是政府扶植的企业,在这里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只要努力进取,就有机会实现人生价值!”何密方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恩与坚定。
一些居民说:“来绿丰农场买菜有三心,挑选称心,买了放心,实惠开心!”这是对绿丰公司的赞誉,也是对何密方的肯定和心声的表达。
莲城吆喝,打造产业链服务新格局
投身农业注定是辛劳的,对一位女性来说,困难与挑战更为巨大。但是,何密方认定农产品是人们生命健康的第一道守护神,投身农业是阳光产业,只要坚持不懈,刻苦钻研,一定会有所收获。“莲城吆喝”是何密方开辟的一条线上营销途径。
随着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线上销售的热卖,何密方开始琢磨把绿丰农产品搬到线上销售。她发现,果蔬配送线上销售的用户多属于生活节奏较快的群体,线上电商平台应尽可能地为这些用户提供相应服务,于是“莲城吆喝”绿丰果蔬线上销售应运而生。
在莲城吆喝平台搭建初期,何密方首先在家人和朋友中进行销售。针对线上用户快节奏的生活特性,何密方试着为亲朋推送半成品食物或洗净、切好的食材。中午12点临近下班,只要用户在莲城吆喝小程序下单,就近的绿丰门店就会接收订单,店内工作人员将青椒和猪肉洗净、切好、包装,在规定时间内送货上门或用户自提。这种线上下单,线下社区店选菜、洗菜、包装、配送的形式,既满足了线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也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何密方还将民族文化、乡村图景、农家特产、乡村美食等内容融入莲城吆喝短视频的创作之中,通过创意化叙事,运用朴实接地气的方言,分享日常做饭和绿蔬品种视频,带来欢愉幽默的“舞台”展演效果,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绿丰公司的惠民举措,她的真诚和自然吸引了大量粉丝喜爱。
“今天买的生菜、本地黄芽白都很好,莲城吆喝服务就是好!”
“莲城吆喝为我们打工族提供最好的美食,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莲城吆喝可与淘宝媲美,必须点赞支持!”
看着好评如潮的留言,何密方深感欣慰。引入电子商务,加入网络商城,消费者更便捷地了解和熟知绿丰,许多商家寻址而来,提升了绿丰蔬菜产品的知名度。2023年3月,绿丰公司与湘潭市雨湖区政府公共平台“雨·湖蔬鲜”等多个平台达成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平台共享化;同时入驻“政采云”“乡村振兴”“832”等平台,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运营体系,提升市场主体运营能力,使绿丰公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引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载体,成为党和政府的助手,农民的帮手,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贡献更多力量!
产业帮扶,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植根三农,服务三农,何密方有着真挚朴素的情怀。在何密方老总看来,农业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收购一车菜,也不仅仅是给贫困户提供一个还过得去的工作岗位,通过扶贫,实现农户、企业的共赢,才是扶贫之根本。多年来,她从结对帮扶、定点扶持、产业扶贫等形式多途径、多举措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晶鑫村戴海军一家对何密方有说不完的感激。61岁的戴海军生活坎坷,全家五口人全靠他打零工维持生计,受文化水平所限,加之没有一技之长,戴海军每月最多只能赚取1000余元的工资,而这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支付他患有克罗恩病(肠道疾病)儿子的药费。
2017年的一次无意走访,何密方发现戴海军的妻子胡淑良制作酸枣片技术高超,口感极好。这种纯手工食品,是城里人难得吃到的无污染健康食品,如果加大开发利用,应该可以帮到胡淑良全家,甚至可以打造出一条全新的产业链。
于是在2017年雨湖区“千企帮千村”活动中,何密方主动请缨,将这个地处长沙与湘潭锰矿交界处的晶鑫村作为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的定点帮扶村,并亲自对接晶鑫村的农产品收购。由此,绿丰公司与当地村委会协同打造了一条酸枣片产业链,建立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项目,助力晶鑫村造血脱贫,实现村民年收入稳步增加。
晶鑫村村民的酸枣片销售难题由此迎刃而解。胡淑良做的酸枣片,欣然送到了绿丰农场销售,2018年胡淑良仅向绿丰农场销售酸枣片就达1500公斤,销售额达4万多元。胡淑良笑着说,没想到自己的手艺派上了大用场,有效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条件:“我只会做庄稼活,没有其他手艺,要不是何密方给了我稳定的收入来源,我家真的会揭不开锅!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感谢绿丰公司,感谢何密方老总的帮扶!”何密方信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智、扶志理念,确保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2019年,绿丰公司依托泉塘子村打造了一个125亩的食用菌基地,积极发展平菇、香菇种植,同时解决了35位村民常年就业,促进了当地百姓创收增收。此外,在绿丰农场现代蔬菜产业园前期提供了65个大棚作为孵化基地,免费向农户提供平菇栽培技术。这种通过“农户+基地”相结合种植模式,让当地不少村民实现了脱贫增收,做到了发展产业不再“摸着石头过河”,有效地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何密方老总为之付出许多心血。
十多年的行业摸爬滚打,何密方老总感悟到:无论是公司的经营环节,还是有合作关系的农户及商户,在如何处理烂菜叶子、瓜皮果核等农业废弃物方面,大家都很头疼。一方面大量耗损带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何密方老总的建议下,公司大胆实施“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废弃农产品及秸秆循环利用,“榨干用尽”农产品价值,提高综合效益。
以雨湖区鹤岭镇红星村、南谷村为例,绿丰公司通过流转土地2000亩种植玉米:一是给当地贫困户进行分红,二是基地种植解决了一部分贫困人员就业。同时,基地的秸秆可用作食用菌的基料,这就解决了公司泉塘子村125亩食用菌基料来源的问题。食用菌经加工、销售后,可将菌渣加工成有机肥,除对外销售外,农户也可按成本价购入,用作农作物和牲畜的肥料和饲料。这样一来,农户不但不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处理废弃物,还获得了额外收入,节约了生产成本,公司在“节流”的同时也获得了“开源”,可谓一举三得。2020年7月,绿丰公司的“食用菌全产业链”产业扶贫模式作为湘潭市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之一,在全市进行推广。
“这闺女敞亮、脑子活,跟着她干,省了心还多挣钱。”老乡夸她。
“她一个细妹子改变了村民原来的种植思路,破解了选品难、销路难的问题,改变了不止一个村子。”镇上的干部赞她。
“她就是有股敢打敢拼的湘乡人精神,活得充实又幸福。”同伴羡慕她。
何密方自己呢?她时时刻刻想着的,还是“为农村做点啥”。“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作出和我一样的选择!”低调谦虚的何密方,一直不忘她的初心和使命。
服务三农,描绘供销合作新蓝图
拥有56家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是湘潭最大的社区农产品直销连锁企业。“作为供销合作社的企业,必然要承担稳价保供的公益性任务。”
谈及绿丰公司,何密方副总如数家珍:“绿丰公司始终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公司每日根据惠民工程蔬菜指导价格对门店蔬菜进行定价,保证门店蔬菜销售价格较周边市场低20%左右,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买菜难、买菜贵’问题,保证了蔬菜价格的平稳。”
“我能取得这些荣誉,全靠党的好政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何密方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吃透”各项政策措施,何密方经常拿着文件研究,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久而久之,她便成为绿丰公司的“政策通”。为及时将各项好政策宣传到群众,何密方通过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宣传党中央、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文件精神以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传达不走样,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2023年7月,何密方当选绿丰农场党支部副书记。多年基层工作使何密方心里非常清楚,职工最关心的是什么,最想说的是什么,最想得到的又是什么。上任伊始,她就召集公司党政部门负责人深入各基层单位听取职工意见,解决职工迫在眉睫的实际问题。何密方注重不断创新,广拓民意收集渠道,通过“小板凳谈心”“敲门听民意”“召开座谈会”等线下方式,以及网络交流等线上方式,针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热点问题,加强与党员群众的互动交流,共收集民意180条,解决实际问题95个。
从门市部营业员到公司副总经理,16年的工作生涯,培养了何密方对企业深深的认同感。何密方副总同时是公司的工会主席,在工作上、生活中时时关心关爱职工,不断争取员工福利待遇:增设现代化装卸平台,分割等加工设备、配套增购电动叉车等降低劳动强度;增加车间通风、防晒等措施改善工作环境,让员工工作有尊严;创建一人多岗、专人专岗、阶梯培养机制,让员工幸福成长;建立重要节日慰问、生病探望、健全完善困难帮扶、互助保障等措施,让员工生活有温度;升级职工之家、活动中心、职工书屋等场所,开展朗读、乒乓球竞赛等文体活动让员工精神更愉悦。
在何密方副书记的带动下,绿丰党建突出服务三农定位,带动贫困户、退伍军人就业,将自身发展和践行社会公益结合起来,精心打造“党员示范店”——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生活馆,以“门店销售+电商平台+同城配送”的销售模式,大力推广扶贫农产品,这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丰模式”,有效助力农业产业提档增效、农产品提质增值、农户致富增收。绿丰党支部先后获评“中共湘潭市委组织部先进基层党支部”“市级标杆党组织”“湘潭市五星党支部”等荣誉称号;绿丰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农业星创天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3A级物流企业、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全国优秀示范推广单位、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两型仓储企业等50余项国省市荣誉称号。
何密方献身绿丰农场事业,积极服务广大客户,她的足迹踏遍了湘潭的大街小巷、村镇、企业和商超,她心里始终牢记着绿丰公司职业经理人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助农、惠农、富农、兴农。
面对成绩,何密方谦虚地说:“这是我的工作职责,我们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紧紧抓住‘绿丰农产品智慧供应链’这条核心链,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供销网络,畅通商贸物流渠道,着力打造供销服务乡村振兴湘潭样板,奋力开创全市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努力让百姓的‘菜篮子’拎出更多‘幸福感’,为推动城乡资源双向高效流动,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