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浦能源凭借什么高位出道?|品牌观察

鹿鸣新闻 2021-01-29 18:25:42

2020年,新能源汽车风云激荡,围绕电池的争夺尤其激烈。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三星等全球电池巨头激战正酣,在2020年的动力电池市场,最大的黑马却是一家电池新势力。

2020年前6个月,该企业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仅在第10一20位之间徘徊,但2020年下半年开局之后,黑马开始加速奔跑。

7月,该黑马第一次进入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榜单,并位居第6位,同比暴增3118%;8月排名第12位;9月重回TOP10,位居第9;10月强势升至第5;11月排名第6;12月基本稳定在第5位。

仅靠下半年的发力,这匹黑马在2020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中高居第8。而1一7位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中航锂电、国轩高科、松下、亿纬锂能。如果将国外的品牌LG化学与松下排除在外,仅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那么这匹黑马已经位居第6。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匹黑马企业就是瑞浦能源。瑞浦能源作为一家成立仅3年的电池厂商,突然空降一般杀入中国锂电池装机量前五。瑞浦能源生产基地二期还没建好,就已经被广汽、吉利等20多家新能源车企抢着下供货订单。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锂电池整条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原料一正极前驱体一电池制造商一整车厂等几部分。在上游原料中,稀有金属镍在电池总成本中占比近30%,高镍、超高镍电池占比更高。

可以说谁能拿到低价镍,谁就掌握了生产电池的成本优势。而瑞浦的母公司永青科技,正是一家生产金属镍的新能源公司。因为手中有镍,全球头部正极前驱体生产商格林美、中伟股份、华友钴业等,都找永青合作供镍,连瑞浦能源的巨无霸对手宁德时代都通过子公司寻求与它合作。

半个汽车电池产业的“七寸”都捏在一个永青科技手里——它凭什么垄断镍资源?

永青的母公司浙江省第二大民营企业青山控股集团,是全球最大镍铁生产商之一。2018年全世界12%的镍铁出自青山在海外的镍矿。

2019年,青山实业(青山控股)营收实现2626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第1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90位;《财富》世界500强第361位。在2020年8月最新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青山实业排名晋升至第329位。

青山实业用15年时间创造了全球不锈钢行业龙头企业的奇迹,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和铁镍生产商,工业基地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津巴布韦等世界各地。

从青山到永青再到瑞浦,仅仅三家子母公司,就打通了从上游镍原料到电池前驱体,从电池制造到下游车企的全链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绕不开的存在。

青山集团董事局主席项光达自1988年下海创业至今,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了32年,工厂遍布福建、广东、浙江、河南等多地,业务延伸至印尼、印度、美国和津巴布韦等多国。

2005年至2018年,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由近万家锐减至5000多家,倒掉一半。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下游钢材价格却走弱,炼一吨钢的利润一度买不了一瓶矿泉水。全国钢铁企业总负债达到惊人的3万亿。

“军工之光”东北特钢倒了,世界500强渤海钢铁倒了,搞房地产续命的海鑫钢铁最终也倒了。

在长达十多年的去产能周期中,青山死守主业,不放弃也不等死。

别人节衣缩食,青山却每年至少拿出100亿元投入新项目新技术,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回转窑—矿热炉(RKEF)冶炼工艺,又研发出RKEF—AOD炉双联法新技术,把不锈钢冶炼的总能耗砍掉了50%,每吨成本节省800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边苦练技术,另一边项光达把目光投向成本端。

在不锈钢生产原料中,成本占比最高的并非铁矿,而是起到耐高温腐蚀作用的镍金属。以300系不锈钢为例,镍占成本比例的50%以上。

中国作为第一产钢大国,消耗了全球56%的镍,但八成以上依赖进口。国际上生产镍金属的巨头公司抓着中国薅羊毛,动辄提价,把国内钢铁行业利润压缩到不足4%,薄如刀刃,而国外矿山利润却高达40%,相当于我们一直在给国外打工。

“制造业,技术都可以学,但资源匮乏就特别难。”提到外国的镍霸权,项光达曾经特别无奈。他一直在伺机挣脱这道资源枷锁,结束被割韭菜的命运。

2008年、2009年,趁金融危机把跨国矿企干得缓不过气,他悄悄摸到世界最大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重金抢下4.7万公顷红土镍矿开采权,成功打入上游镍矿生产行业。

过去十年,青山悄无声息地爬升至全球镍铁老大之位,实现镍自由的项光达也拥有了打赢钢铁大战的“核武器”。

青山登顶钢铁大王后,项光达曾说过:在很多人眼里,青山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其实不是的,青山每年都用至少百亿的项目投入来保证若干年后可靠的效益产出。比如印尼工业园,前期建设要5年,投产后还要亏损7年,很多企业现在已经没耐心做这种长线投资了。

“有巨大的投入,注重创新,才会有后期几何式的增长。”项光达说。依托于丰富上游资源的优势协同与对新能源产业趋势的笃定,实力雄厚的青山集团决心进军新能源产业,2017年10月,集团正式宣布投资17.3亿成立瑞浦能源。

随后,以瑞浦能源为应用基点,青山集团强强合作了包括国际、国内的行业领先伙伴,全方位构建“镍钴矿产资源开采一湿法冶炼一前驱体一正极材料一电池应用”新能源产业链。

优秀的战略判断力

瑞浦能源对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判断力毫无疑问非常的优秀。

放眼望去,瑞浦能源是业内仅有的两家能够提供245wh/kg的177Ah的中镍产品的电池供应商之一,可以更加安全、更长寿命的5系三元电池驱动500km一700km续航的乘用车产品。此外,瑞浦能源的三元中镍产品覆盖了多个VDA、MEB型号,可有效满足乘用轿车、SUV、跑车等高端车型的需求。

如果说瑞浦能源依靠出色的材料及电池技术,抓住NCM523高能量密度电池大受市场欢迎只是赶上了风口,那么,并行开发高能量密度车用磷酸铁锂大电池,更是瑞浦能源极具战略眼光的体现。

据瑞浦能源的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在选择原材料方面,瑞浦能源已经从传统的材料被动选择,逐步过渡到材料正向开发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某车型要求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40wh/kg,因此电池单体密度要达到180Wh/kg。基于此,瑞浦能源从提升容量及减重的角度考虑:在正负极材料选择时,与材料企业一起选择甚至合作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材料,瑞浦能源在材料选择上非常注重材料品质,只与行业内具备较强技术能力及品质管控能力的材料供应商合作。

在电芯设计方面,瑞浦能源采用了独创SCL卷芯设计技术及极简盖板技术,电池壳内空间利用最大化,极片更高,涂布的活性物质更多。

瑞浦自主开发的极简盖板可减轻动力电池顶盖重量、提高动力电池空间利用率,且电池顶盖的耐电压安全性,相比传统盖板能量密度提升了6%,成本降低了40%。

同时,瑞浦能源独创的SCL卷芯技术采用零台阶一体化模切方式,与传统方法中模切区域需要两次模切相比,SCL模切技术不会产生双刀错峰的台阶引起的短路问题;与现有的激光模切相比,其单位长度产生的粉尘量仅为激光模切的1%左右,极大降低了电池内部存在的微短路安全隐患,同时降低了工艺误差,提升了制造精度、良品率及电池能量密度。

依托研发、设计、工艺、设备等多领先技术结合,造就了瑞浦能源高品质、行业领先的量产产品,这在业内电池新势力中绝无仅有,在老牌电池企业中也并不多见。

全方位的竞争实力

可以看到,与同步起跑的动力电池新势力相比,瑞浦能源动力电池的市场出货量已经开始与“友商”拉开差距。

这与瑞浦能源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敏感把控,以及其在产品矩阵打造、市场思路打法、研发团队配合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研发团队方面,瑞浦能源公司董事长曹辉是国内最早研发锂离子电池的一代人,具有近20年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芯及系统行业的从业经验。

在曹辉带领下,瑞浦能源的电芯研发团队集结了一批来自主流的电池厂及各重点高校的高端技术研发型人才,系统研发团队的组成则源于整车企业团队与电池专业化团队的结合。

“不同团队的头脑风暴,也给瑞浦能源带来了新的技术突破。该技术有望在同样体积内实现更高的电池能量。”瑞浦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电芯设计,突破了传统全极耳模式及多极耳模切设计,从设计、工艺及设备的综合改进,原创设计了更安全、一致性更高的卷芯。

瑞浦能源开发的280Ah/205Ah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达到4000次,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电动公交车,电动叉车,重型卡车等领域,2020年产品循环寿命升级到6000次,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针对普通大众对“国民电动车”的需求,新开发的230Ah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0Wh/kg,已经应用于300km电动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储能应用板块,瑞浦能源先后开发了50Ah,100Ah,150Ah,200Ah,230Ah系列产品,以满足从规模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以及后备电源等诸多应用领域的需求。其中50Ah/100Ah已经通过了日本,美国,欧洲,澳洲,印度等全球范围内众多权威标准的检测认证,成为目前储能行业内的爆款产品。

在生产制造方面,瑞浦能源致力于打造行业内高一致性且最具性价比的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以“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控”为核心理念,通过对设备、人员、物流、环境和信息等多因素的有机协同,实现生产精益化、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人员高效化的目的。

一方面,公司从前段上料混料系统到后段模组装配及系统集成,全部采用全自动化高端生产设备。另一方面,公司采用全自动物流线、AGV自动导引车及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物料、半成品及成品之间的自动输送,完成物料与设备间的智能化有机结合和无缝衔接。

全过程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智能制造核心,从计划调度、过程协同、设备智控、资源配置、质量管控、信息决策等方面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全面打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工厂。

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瑞浦能源而言,有青山集团给予资本、产业链资源支持,多样化研发团队给予创新技术支撑,智能制造自动化产线给予规模化产能和高品质电池产品保证。随着电芯系统整线设计能力不断增强,上下游带动产品成本优势与日俱增。

事实上,除了依托青山集团,瑞浦能源本身也具备足够的竞争底气与实力。从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底蕴来看,在动力电池下半场的赛道角逐中,瑞浦能源毫无疑问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选手。

来源:华商韬略、能源新闻网、高工锂电网

0 阅读:12

鹿鸣新闻

简介:秉持专业新闻理念,报告时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