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浪潮奔涌、科学家精神闪耀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以书为媒,以报告文学为载体,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河南科技出版社联合编纂的《星耀中原——在豫院士风采录》一书,即将开始前期的采访创作工作。
4月11日下午,《星耀中原——在豫院士风采录》创作者座谈会在河南省文学院内时代报告杂志社会议室举行。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部长蒋云鹏、副部长王静,河南科技出版社总编辑马艳茹,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张富领,时代报告杂志社总编辑孟玉玲,以及《星耀中原》一书的创作者、项目负责人、相关编辑及顾问等2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作品创作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由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省科协原农家参谋杂志社社长范小红主持。
蒋云鹏在讲话中指出,在科技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在豫院士们以智慧与汗水铸就中原科技高地,记录他们的奋斗历程与精神内核,既是对时代楷模的致敬,更是激发全民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强调了在科技强国的大背景下,记录在豫院士风采对于弘扬科学精神、展现中原科技力量的重要意义,为该书的创作指明方向与目标。
马艳茹分享了对该书出版工作的规划与期待,她表示出版社将组建精锐编辑团队,全力支持项目推进,通过专业的编辑与制作,让院士们的科研成果与精神境界跃然纸上,实现学术价值与传播价值的双重突破,让这本书走进更多读者的视野,打造高质量的作品,让院士们的卓越成就和精神风范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孟玉玲在讲话中强调了三方合作的深远意义,她说,此次合作,是科技资源与文学力量、出版平台的深度融合。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宣传推广等方面紧密协作,为《星耀中原》项目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推进体系,这不仅是项目发展的新起点,更将成为弘扬中原科技文化的新契机。《星耀中原》一书的创作汇集了省内外众多报告文学创作名家,除了有被称为“短篇报告文学之王”的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春雷,以及来自江苏的中国作协会员、宿迁市作协主席孟献国以外,还有省内的中国铁路作协原副主席徐宜发,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克红,郑州市作协副主席尚伟民,新乡市文联原主席董传军,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常务秘书长郑旺盛,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肖根胜,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华,时代报告杂志社总编室主任董海燕等,他们不仅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更是省内报告文学创作的主力军,为此次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创作保障。在热烈的讨论环节,十多位创作者们各展所长,围绕不同院士的专业领域、人生轨迹展开深入剖析。有人提出从院士们攻坚克难的科研故事切入,凸显创新精神;有人建议挖掘院士们成长路上的感人细节,展现人文情怀。大家畅所欲言、思维碰撞,对采访提纲进行多轮打磨,力求让每一个问题都能叩开院士们的精神世界,为创作积累丰富素材。
张富领从文学创作维度提出殷切期望:报告文学贵在真实与生动兼具,希望各位创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院士们科研攻关的艰辛与喜悦,用鲜活的故事展现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与无私奉献的情怀,让院士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术符号,而是可亲、可敬、可学的时代榜样。会议尾声,蒋云鹏部长作总结发言,对此次座谈会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后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希望各单位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细化分工、明确节点,保持高效沟通与协作。同时,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挖掘院士精神的时代内涵,让这本书成为激励中原儿女投身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敲定了《星耀中原——在豫院士风采录》项目的创作基调,更搭建起多方协同的高效合作平台。随着项目稳步推进,这部汇聚智慧与心血的佳作,必将成为展现中原院士风采的经典之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河南科技文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院士们的璀璨星光在中原大地永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