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门女婿,妻子一番哭诉让他如梦方醒,后来成为大唐名臣

史说新域 2023-09-12 09:46:57

出生于唐玄宗天宝四年,即公元745年的韦皋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少年时代就以锦绣文章名震西川,可以说是当世之杰。但他有个毛病,那就是恃才傲物,言谈举止都跟周围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父亲并不喜欢这个自以为是的儿子,见多次督责没有一丝成效,后来就干脆不闻不问,甚至有亲朋好友主动上门商讨韦皋的婚姻大事,韦父也是一口回绝:别误了人家好女子的终身!

后来韦皋父母相继去世,所余家产很快坐吃山空,韦皋的功名却还是镜花水月。他好像并不在意,或流连山光水色,或出入豪门盛筵,悠游自在,诗文竟然做得愈显空灵了。

那时西川节度使张延赏是蜀中呼风唤雨的人物,他性情偏激,却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府中诗酒之会不断。

张延赏这样慷慨待客,当然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他的爱女张紫茵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张延赏试图从众多的青年宾客中挑选一位东床快婿。

可能是他的眼界太高,始终没有一个幸运者入选,有时难免在夫人苗氏面前叹气,发牢骚。

苗氏说,照这么选下去,凤凰也会被当成山鸡。

张延赏心里有些不快,要夫人替他把凤凰找出来。

苗氏说,韦皋秀才就是人中龙凤,将来富贵无比。

张延赏听后,好半天没有吱声。因为他对韦皋的印象并不很好,要将女儿终身托付给这样的人,他显然大有顾虑。

但张延赏转念一想,夫人善于识别人才,再说她也绝不会拿自己骨肉的一生幸福赌博,这样一想,他也就默认了夫人的选择。

韦皋入赘张家,成了上门女婿。他与张紫茵新婚燕尔,最初的表现倒也让张延赏稍感安慰。然而好景不长,韦皋并没有刻意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他的老毛病复发得很快,也很彻底。

男女仆人们开始痛恨这位穷姑爷拐弯抹角的挖苦和没来由的喝斥,这种情绪渐渐传染给了张延赏。

有一次张延赏跟一帮宾客吟诗联句,正在兴头上,韦皋却兜头一瓢冷水,指出岳丈有几处不押韵、几处用典不当。张延赏感到很失体面,那次聚会最终不欢而散。

这件事过去不久,韦皋与别人谈起当前弊端,再度强调:不会做诗的偏要做诗,只会亵读斯文。

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到了张延赏耳里,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从此看韦皋再不顺眼,轻视之情不觉溢于言表。

那些仆人察觉了这一重大转变,也都不把韦皋放在眼里,反过来对韦皋冷嘲热讽。

岳母苗氏有意给予庇护,但毕竟势孤力微,韦皋又不愿改变自己的个性及恳求岳丈原谅,致使同一个屋檐下的人,最终形同陌路。

女人的心灵通常较为脆弱和敏感,韦皋可以对这一切满不在乎,张紫茵却不能无动于衷。

有一天她终于哭着劝他,堂堂七尺男儿生当建功立业,否则空有满腹文韬武略,像现在这样遭受老少尊卑的蔑视嘲弄,男人的尊严哪里还能找到一丝半点?!

妻子这番哭诉,终于让韦皋如梦方醒。

紫茵见韦皋已决心出川求取功名,顿时破涕为笑,翻出妆奁中所有的珠宝首饰,为韦皋准备行装。

韦皋临行,紫茵又拔下头上的金簪,让他带在身边以备急用。本来轻易不动感情的韦皋,这时也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已夺眶而出!

韦皋进入中原,正值唐德宗被诸路叛军逼得走投无路,躲进奉天城中的时候。韦皋毛遂自荐,用尽平生所学,献计献策兼仗剑杀贼,为唐军最终取得平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德宗对韦皋的才能倍加赞赏,要留他在朝廷任职。韦皋却婉言谢绝,恳请皇上放他回蜀,他说没有爱妻紫茵卸妆劝行就没有自己今天的一切,他决不能让她失望。

公元785年,新任西川节度使韦皋的仪仗进入州城。那时张紫茵正倚门而望,听到夫君衣锦荣归的消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洗尽忧郁,明丽如同这个季节雨后的阳光。

后来韦皋大破吐蕃、重启丝绸之路,成为名垂青史的大唐名臣。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隋唐人物述评》等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