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越军步兵班的火力要优于解放军,这当中对我军威胁最大的当属美式M79型40榴弹发射器。
M79式榴弹发射器,是美国春田兵工厂于1953年开始研制的一款武器,用以弥补手榴弹与迫击炮之间的重火力空白,该榴弹发射器于1960年12月15日定型,之后投入量产装备部队。
M79榴弹发射器,长732mm、发射管长368mm(14.5英寸)、空枪重2.72kg,外观的设计非常像大口径撅开式短管霰弹枪。该发射器由发射管、包含击发机构的机匣、前托、肩托和瞄准装置等五个部分组成,在发射管内刻有6条右旋膛线,管内的膛线能和榴弹的外围突起结合,使榴弹在发射的时候产生旋转,达到维持弹道稳定的作用。
瞄准星位于发射管的管口上部,在靠近枪管中部的位置,是一个可以折叠收起的可调立框式标尺,这个标尺增量以25米为一格,射程装定从75米至375米。在经验丰富的士兵操作下,使用打开的立框式照门与准星进行瞄准,射击精度相当的高。
立框式照门向前折叠到发射管上方后,会有一个V形缺口照门与准星配合,这样可以进行100米之内的快速射击。经验丰富的射手还会把枪托放到地上,利用枪背估算发射管的角度,充当简易的迫击炮。
发射管的底部是木制前托,用于持握,发射管的后部是机匣结构,发射管与机匣的前下方通过轴销铰接在一起,在使用的时候枪管可以绕轴销旋转与机匣扣合或解脱。
在发射弹药的时候,首先要滑动枪管卡笋,使枪管解锁,然后向前下方旋转打开枪管,枪管转动会带动待击杆,同时使击锤转动被阻铁扣合,这样击锤就处于待击状态了,枪管打开后就可以把新的榴弹插入枪管的尾部。
M79榴弹发射器不能自动弹出弹壳,在枪管打开后,抽壳钩会把枪膛内的弹壳向后拉出约1/2英寸,这时用手抽出弹壳,然后装入新的榴弹即可。
安装完毕转动枪管,让枪管卡笋重新扣合枪管,同时手动保险机和击锤会自动处于保险和待发状态。如果要开枪,需要先用手把保险钮向前推至露出字母“F”才能扣压扳机射击。
该榴弹发射器可发射包括高爆榴弹、烟雾弹、照明弹、燃烧弹、破甲弹在内的多种40毫米弹药,其中高爆榴弹的初速为75米/秒,榴弹向右旋转,转速为620转/秒,安全距离为14~27米之间。在发射破甲/杀伤两用弹时可以击穿50毫米的均质钢甲,所以它也具有一定的反装甲能力。
1961年,首批M79榴弹发射器装备美国陆军,立刻受到广泛的好评,“重击者(Thumper)”、“大管子(Bloop Tube)”、“膨胀(Blooper)”、“放大版(Big Ed)”等绰号纷至沓来。
对于习惯了枪榴弹的糟糕精度和极大的后坐力、手榴弹的短投掷距离,以及迫击炮的沉重负担的军队来说,M79的灵活性、便捷性和射击准确性,使其成为跨时代的武器,因而被称为“排长的火炮”。
之后,该榴弹发射器被投送到越南战场,因为便于携带尺寸也很合适,在越南的丛林游击战中十分有效,当时的美军一些小班制的士兵在进行巡逻的时候,都非常喜欢携带这款武器,并且通过这款武器在战争中达到非常出色的火力输出。
一个士兵如果对这款榴弹发射器特别熟悉的话,只需要使用枪管瞄准,也能取得相当好的射击精度,并且有一些非常熟悉M79的射手在竖起来用时根本不需要瞄具,堪称雨林作战的利器。
但是,美军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M79的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射速太慢
因为是单发,装填和瞄准都需要时间,而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时间的耽误不仅会错失战机,而且还会增加射手本身中弹的风险。
其次,弹药太大
M79榴弹发射器使用的是40毫米弹药,即便是身材高大的美军士兵,其单兵所携带的弹药量也是非常有限的。而在越南战场上,如果双方爆发激烈的战斗,M79的弹药会很快消耗殆尽而无法进行后边的战斗。而如果士兵只携带M79的弹药,那么他就无法携带自动步枪的子弹,如果两者都带,又会导致二者的火力持续性严重不足。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遗失了不少M79,北越击败南越统一越南后,越军接受了大批美军遗留下来的M79榴弹发射器,一名经验丰富的越军士兵甚至能够很高效的首发就击中200米外的目标,而它的威力可比掷弹筒大得多。
统一后的越南自诩为“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开始挑衅中国。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在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反击战中,中国军队总体上战事比较顺利,越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在战斗中,越军基层部队还是给解放军制造了不少的麻烦,这当中尤以M79为甚。
如前边所说,M79在发射破甲/杀伤两用弹时可击穿50毫米的均质钢甲。在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装甲部队,既有59式坦克,也有62式轻型坦克,
但是那时的中国军队,无论是装备质量还是单兵训练、作战技能较之前都大打折扣,62式轻型坦克在实战中损失不少。
究其原因,首先62式是轻型坦克,防御能力有限,车体最厚的地方也就35毫米,侧面、车顶很薄,这样的厚度对于能击穿50毫米均质钢甲的M79来说不是问题!
其次,那时的越军都是久经战阵的百战之士,作战经验丰富,他们在攻击前往往隐蔽好,等目标进入到M79攻击范围内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进攻,用40毫米破甲弹专门打62式坦克的侧甲和车顶,因此造成大量62式坦克不同程度的损伤。
第三,那时候我军的装甲力量不强,绰号“中国版M113”的63式装甲输送车投入战斗的数量有限,它还只是装甲输送车,还不是步兵战车,解放军自己的步兵战车真正研发并服役出来,是1992年正式列装的86式步兵战车,中国版的BMP-1。
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装甲车数量少,而为了快速推进,不少步兵爬到坦克上,有的把自己和坦克绑在一起,遇到袭击的时候,结果增大了伤亡。
好在几次事件发生后,我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到后期伤亡情况有所降低。
79年战事结束后,到84年老山战役开始,进而开启“两山轮战”大幕之时,那时的中越两军班、排级武器差距,就不像79年那么大了。
解放军所装备的81式枪族系列,凭借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等特点,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大放异彩,最终成为一代名枪!
M79是采用单发射击、单发装填的肩射型武器,它使用了单管或双管霰弹枪常用的折开式枪机设计,这表示上膛时需要把枪管后部打开,将40毫米榴弹装入后再将枪管折回原处射击。在护木底端有着一个橡皮垫,以吸收一些发射时产生的后座力。在枪管约一半处顶部有一个阶梯形状的可调瞄准标尺,和枪管尾端的一个叶子状的瞄准具搭配使用,在瞄准具中可以有25米到375米之间的视野。 由于是以较低的膛压,使得榴弹初速度较低,射出时会以抛物线飞行。M79枪管刻划的膛线能和榴弹外围突起密合,使榴弹发射时会产生旋转的效果,有助于维持弹道的稳定性。在经验丰富的射手上,M79可以稳定的朝200米以外的目标射击。部分士兵认为M79太长和太笨重,因此便自行把其枪托削短或改短枪管。 1991年电影《终结者2:审判日》:由终结者T-800(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所使用。
中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