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永城市芒砀山刘邦斩蛇处和大汉雄风景区)

黑风夜话吖 2025-01-14 04:32:56
大风起兮(永城市芒砀山刘邦斩蛇处和大汉雄风景区)

高铁永城北站

出高铁永城北站,远远可见芒砀山主峰顶上高大的刘邦塑像,这一片区域地势平坦,仅有的几个山头就分外显目。网上订的旅店有接站业务,十分钟后来到了下榻所在,没想到隔壁就是“刘邦斩蛇处”景区,安顿妥当后便开启了芒砀山之旅。

刘邦斩蛇处

芒砀山,鸡鸣三省之地,自古民风彪悍,成藏龙卧虎之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写到过芒砀山,“三国”故事里,曹操破徐州,刘关张兄弟失散,刘备投了袁绍,关羽护二嫂栖身曹营,而张飞则在芒砀山入草为寇,后关羽千里走单骑,斩杀追将与张飞兄弟释疑。“水浒”中在芒砀山占山为王的是混世魔王樊瑞、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他们聚集了三千人马,一度欲和梁山好汉决高低,后被入云龙公孙胜降服,归义梁山。

刘邦斩蛇处

小说的情节算不得真,但芒砀山属汉兴之地是确凿无疑的。公元前210年,泗水亭长刘邦押送刑徒去骊山,行至芒砀山有犯人逃跑,刘邦索性把役徒全部放了,还发生赤帝子斩白帝子的传奇故事。刘邦在芒砀山聚众百人隐匿数月,不久,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从芒砀山返回沛县,杀县令举反旗,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反秦运动。公元前206年,刘邦从芒砀山出发,一路西征,俘秦王,受汉王,又经过四年的楚汉相争,于公元前202年建汉称帝成为汉高祖。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芒砀山建高祖庙;公元87年,东汉章帝重修高祖庙,立碑记斩蛇隐砀之事。如今古庙不存,但“汉高断蛇之处”碑却屡有重立。

刘邦斩蛇处 前殿

刘邦斩蛇处 碑阁

刘邦斩蛇处的主要建筑包括牌坊、山门、前殿、碑阁和大殿。前殿为歇山顶仿古建筑,红墙蓝檐黄色琉璃瓦,帝王等级,横额四个烫金的隶书“剑啸风云”,两柱有联:“斩蛇初辟灭秦路,聚义始开兴汉源。”这是一介布衣到一代君王的奋斗历程。

“汉高断蛇之处”碑

位于中轴线上的斩蛇碑是最重要的历史遗存。明隆庆五年(1571年),左思明任永城知县,见汉高祖庙和斩蛇碑已残破不堪,遂筹资修古庙,重立“汉高断蛇之处”碑,碑文为阴刻小楷,十四行五百多字。此碑未存多久,明崇祯年已不见踪影,故又立一碑,没有碑文,只有“汉高断蛇处”五个大字。此碑也未能保全,仅乘半截残立荒野。1977年,在鲁庄桥下发现了隆庆残碑,立刻加以保护,可惜碑上字迹漫漶无法句读。1982年,当地政府牵头重立断蛇碑,新建碑亭,拉开了芒砀山兴汉之地文旅建设的序幕。

刘邦斩蛇处 大殿彩塑

新修的斩蛇碑还有一个传说,夜晚灯光照射碑身会出现人像,宛如刘邦神武再现,当地人称此为“天下奇观”。子不语怪力乱神,在此便不展开话题。

刘邦斩蛇处 大殿

刘邦斩蛇处 大殿

大殿展现大汉君臣的朝堂盛事,两边彩塑罗列了刘邦从斩蛇隐砀到威加海内的若干重大事件,其中穿插了许多戚夫人的故事情节。

大汉雄风景区

一路上坡从斩蛇处到大汉雄风景区,进山门后搭乘观光车免去了爬山之苦。观光车停在像前广场,抬头仰望,高大的刘邦塑像屹立在芒砀山主峰赤帝峰之巅,赤帝峰应该是附会了刘邦赤帝子的传说。主峰海拔156米,虽不算高,但已是豫东地区的最高峰了。

刘邦塑像

拾阶而上,辗转几层,来到了铜像底座平台,据说此尊是亚洲最大的历史人物塑像,底座高11米,像高近30米。气宇轩昂的刘邦敞衣扬手、迎风啸剑,仿佛正在吟咏其为数不多的诗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汉代礼制建筑基址

三星观遗址

主峰可俯瞰整个芒砀诸峰,向南不远处就是汉梁孝王陵所在地保安山,一侧还有孔子曾避雨的夫子山。赤帝峰上有一些古迹残留,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是2006年考古发现的古建筑遗址,据分析可能是汉文帝时修的高祖庙或汉梁王的祭祀场所。半山腰有一处三星观遗址,这是水浒传中混世魔王樊瑞等人聚义的地方,民国时期有石匾留存,如今已片瓦无存。

赤帝峰俯瞰

钟鼓楼

半山处修建了钟楼鼓楼和文化长廊,若纵深而行,可通过环山步道,抵达饮马泉、张飞寨等景点。山风阵阵,游人不多,便不再前往,抓紧时间赶往芒砀山景区的主看点—汉梁王陵。

远眺汉梁王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