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奇石普遍形式”之“中心律”
三、“奇石形式”——“纹”的“中心律”。
其主要内容是:在对一块纹石的审美过程中,如果它的审美属性——“纹”是“中心”,那么,它表面的石纹就形成了构图。也就是说,那些纹石表面的纹理,它们就好像是天公地母根据自己的意图,将它们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而那个完整的画面呢,就形成“三个象”中的“一个象”。这个时候,这个“纹”就居于该块奇石形式美的中心地位,起着决定其审美价值高低的主要作用。随之而来的是,该块奇石的其它审美因素,比如“形”,比如它表面的“珠”、“筋”、“色”,以及“声”、“质”、“味”等,它们都处于次要的地位,起着陪衬、烘托、渲染其表面石纹构图的辅助作用。
比如广西来宾纹石《远望》(见图28-7),

图28-5 《远望》 来宾纹石 12*9*15厘米 吕耀文 藏
如何来判断该石的“形”是居于审美中心地位?还是它表面的纹理构图居于审美中心地位呢?
还是同样的办法:即看一看是该石的“形”,或者是它表面石纹的构图,是哪一个审美因素形成了具象的艺术形象、或山水形状的意象的艺术形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
你看,该石表面的上部、中部、下部各有一个“圆涡纹”。但是,
那些“圆涡纹”,它们并没有形成了具象的艺术形象、或山水形状的意象的艺术形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
相反,你看该石的形状,则好像一只金蟾。你再看:它的形态好像蹲在那里,悠闲自得地望着远方。于是,这个时候,该石的形状、形态所表现的形象就给玩石人一种浑圆饱满的感觉。
由此可见,该广西来宾纹石《远望》的“形”这一审美形式因素形成了“三个象”中的“具象”的内容,因此,“形”这个审美因素就居于该石审美的中心地位,起着决定其审美价值高低的作用。而那些不同部位的“圆涡纹”呢,它在该石的审美中只是起到陪衬、烘托、渲染其“形”的作用。特别是该石上部的那个“圆涡纹”,它好像是这个金蟾的眼睛,从而对该石形象的惟妙惟肖起到了重要作用。
再比如灵璧纹石《佛光下的恋人》(见

图28-6 《佛光下的恋人》灵璧纹石 7*5*25厘米 吕沛霖 藏
图28-6),如何来判断该石的“形”是居于审美中心地位?还是它表面的纹理构图居于审美中心地位呢?
当然,这里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看一看是该石头的“形”,或者是它表面的石纹构图,是哪一个审美因素形成了具象的艺术形象、或山水形状的意象的艺术形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
显然,该石的多边形的形状,它既没有形成具象的艺术形象,也没有形成山水形状的意象的艺术形象,更没有形成抽象的艺术形象。
至此,玩石人只有看一看它表面石纹了。经过观察,它表面中部的纹理构成了图案。你看,这个图案的内容是:它的外面有三根吊钟形状的曲线状石纹,该石纹的中部有两个石纹。而这两个石纹,它们就像一对恋人在相对而望……
显然,该奇石表面的石纹这个审美因素所形成的构图,它在该块奇石的审美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决定其审美价值高低的主要作用。而其它审美因素呢,比如它的“形”,或者它表面灰白的石色,以及它的声、质、味等,它们都只能起着烘托、陪衬、渲染等表面石纹构图的辅助作用,处于从属的地位。
当然,判断灵璧纹石《佛光下的恋人》是“形”这个审美因素居于中心地位?还是它表面的石纹构图这个审美因素居于中心地位?不同的玩石人,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有见仁见智的自由。
以此类推,判断其它纹石,是它的“形”这个审美因素居于中心地位?还是它表面的石纹构图这个审美因素居于中心地位?也照此办法处理。
《石道》(1-4卷)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