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破解《道德经》第一人
看这标题,应该有不少头条号的朋友很快就能对号入座了吧?他应该研究《道德经》40年了吧?
没错,他是我网上的老朋友,也是现实中的好友,是我在头条号最早结识的“道友”之一,他的文字不离“得道”“悟道”“证道”、“破解”,他常说:我早在十几年前就破解了《道德经》,也是破解《道德经》第一人。
开始做《道德经》解读的时候,不管三教九流,凡是网上解读《道德经》的,我都喜欢看,那一年,光是搜集下载各种参考“注本”就有百余种。
但是真正在网上交流的人不多,而老朋友就是当时交流“不多”的少数人之一。他也是我交流比较困难的二人之一。
这二人之中的“那一个”人是济南人,他因崇拜德国哲学而从美国辗转德国教哲学,退休后回山东济南养老,他几乎每天都给我发来许多条信息,中西哲杂糅,尤喜老庄和孟子,他的头条注册号后来改名“孟呵孟呵”,大概就寄托着他的孟子情结。不知是否有人还记得他?
他的信息内容,我有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大约在2021年底,突然想起他,可惜再也联系不到他!
而跟“这一位”老朋友交流的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眼神不好,打字费劲,所以他的文字简短,使我不得要领。二是他“禅心”太浓,跟我的解读视角有所不同。
但在断断续续的文字交流中,我知道他“道学”素养很好,三年前陪他一起去外地讲学之后,更加了解他的“解老”思想,并慢慢有了认识上的不同,但这就像我昨天跟另一个朋友私信所言:这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
我也因为他的讲座,写了几篇文章,主要是阐释他的解老观点。那时候只觉得老朋友讲的有点另类,主要是“佛味”甚浓,更像禅学,间或有一些“膨胀”(昨天他也提到“我倒是想低调”,弦外之音不言自明)。但我那时并不太抵触:因为各有所好,各有所用,因此有所引申,实属正常。
“心法”解老可取否?
不管别人以什么角度理解《道德经》,只要基本观点不离谱,他的引申也就不会太离谱。所以,我不排斥任何角度的理解与延伸。这就像一棵树,有根有枝,只要不本末倒置,强认“引申”作本意,那都是允许的,那才是经典的价值所在。
老朋友的理解在我看来当属引申,因为他是从“心”、从“念头”,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道”的,比如他说整部《道德经》就是讲“念头”,念头是从“无”到“有”,再到“一二三万物”的复杂过程,把念头拦截在“〇”、不出“一”的位置,使“朴”不散、“制”不割,拦住了就是“德(得)”即“不漏”,没拦截住就是“失”即“有漏”。
在本文作者我看来,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就宇宙万物生成过程的模式化说明,即这些数字只是虚数,表达的是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生发演化过程,因此“一二三万”不必是确切的指代对象。
而老朋友把这些虚数理解成了“念头”,并出现了“不漏”“有漏”的概念,实则佛言禅语的世间烦恼。我想,他这是暗通款曲、暗度陈仓之用吧?
老朋友把“德”比喻成一个漏斗,道生多少,德就畜多少,下面的小孔,是判断“得失”的关键,没有“孔”,也就无所谓“得失”——这是他当时对“孔德之容”的解释,不知现在是否有所变化。这样的解读可能适合于劝世与修身,但我看不出它跟“惟道是从”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没办法按照漏斗的形象化说明,打通“孔德之容”四个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甚至没法理顺“德”的“样子(容)”与“漏斗”之“孔”如何构成一个通顺且有“道理”的完整句子。
再如,老朋友讲“谷神不死”,就是意识(心)养神不死(这是河上公的思路吧),只要肉身不死,就有念头。而“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个阴阳就是镜子里面的分别心。
在我看来,“虚”是对“道”虚空能容的形容,“神”是对大道因应无穷的比喻,即大道虚空回响而因应无穷。而“万物负阴而抱阳”只是说万物皆有“阴阳”,无论是“负”还是“抱”。老朋友理解“善摄生”说:不是善于养护生命,而是善于掌控念头,使其“居善地”,不让它出离“一”的位置——作为“修道”“心法”,也未尝不可,但以为是唯一理解妙法,便不好接受了。
所以,在我看来,以“心法”解读老子,作为引申义未尝不可。但“心学”解老并非万能,解不通的,可以绕开,也不要强解或重新断句,韩非的《解老》《喻老》只选取适合法家思想的章节予以伸张;唐代的王真《道德经论兵要义述》,尽管逐章解读,但也只有少数几章引申为兵者言。
所以,适合引申的可以引申,不适合的最好“以老解老”;能以老解老的,就不以佛解老。而老朋友也因此常说我福报浅,“与佛无缘”。
老朋友的有些引申还是蛮生动的
但我赞成老朋友的不少比喻性阐发或引申,比如他说“大器免成”: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个说法很生动,它表明大道的“弗为而成”特点,因为“成”“盈”就意味着破败,“大器免成”不存在传统解读方面毫无意义的励志说教成分。
他说25章是老子的革命性宣言,老子为我们撕开了一道窥视天道的口子,让我们看到了六合之外还有一个根本性的存在——道,它寂兮廖兮,不为人所知;它独立不改,不为物所动。
再如,他说“人”比“鬼”大,“我”是经验积累的“我”,即意识性的“我”,不是自然淳朴的“原我”,于是“一生二”而善恶分,有“美恶”而鬼神生,“鬼”产生于意识之后,因此,“鬼”小“我”大。
也赞成老朋友“规律不是道”的观点。不管是什么角度的理解,在《道德经》的语境下,规律与“道”都不是一回事,老朋友也有类似表达,大概是说,规律是以经验为根据的“我”,对事物及其运行关系的认知。
因为所谓的“经验”或实验,本身只是就人们所摄取的研究对象为根据,按照相关逻辑推导出来的短暂的局部认知,这种认知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如同人的足迹。而道永恒不变。
我所说的“道德经”语境,即老子只讨论“恒道”,不存在所谓的“后天之道”。
2000年来“破解《道德经》第一人”
说实话,自从初识老朋友,我就对这些话不太接受,“破解”尚可接受,“第一”“唯一”就有点挑战性了。我们检索一下,网上那些自诩的“悟道者”,有几个被接受,又有几个不带江湖气?
昨天在的文后,又见老朋友将“居无为之事,处无为之事”断句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得见解,于是“交流”起来,也许是出于“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老朋友又提到了“唯一”,“我让《道德经》光芒万丈”等。
我认为他自我感觉良好,建议他低调一些,他说:本来如此,我倒是想低调!
我想,在老朋友的心里,他真的认可了他的解读方向和思想境界。然而,老朋友,当一个人的思想不被他人理解的时候,除了因自己“境界高”而孤独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或者未能“和光同尘”。
老子云:“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这话说得多坚决啊!“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尽管“被褐怀玉”,却能敛光藏锋,挫锐解纷,宁愿做一块普通的石头,而不显耀宝玉般的高贵,那才是真的“得道者”。
何况,谁敢肯定,作为圣哲的老子,必须是佛菩萨一类的人物?
为防止产生误会,文中未署老朋友名号,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