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居然是超级大渣男

睿昊聊历史 2024-09-22 14:00:44

中国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独特性和影响力一支。爱情作为永恒的主题,自然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下来的诗句浩如繁星、精彩纷呈。

比如,范成大在《车遥遥篇》中的“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苏轼在《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之仪在《卜算子》中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秦观在《鹊桥仙》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元好问在《雁邱词》中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卓文君在《白头吟》中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柳永在《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可否认,以上的这些情诗皆是不朽佳作,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的痴男怨女。但是,文史不假个人却觉得元稹在《离思五首》中的这句才是史上最牛情诗,没有之一,没有质疑。在电影《天龙八部》中,巩俐、林青霞和张敏等人还有过出色的演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回顾历史和重温经典,竭力探究元稹的这首《离思五首》。说它是最牛的情诗,并非个人无的放矢。

这首《离思五首》虽然是辞藻华丽的诗作,但却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情诗,而是元稹悼念亡妻的悼诗。809年,也就是唐宪宗元和四年,他为了纪念自己已经过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全文内容如下,《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取自于《孟子·静心篇》中的“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当你领略过苍茫大海的恢弘博大和宏伟气势后,就再也无法容忍其余的小河小流。元稹才思敏捷,创造性地将原句内容升华,用“观于海者难为水”改成“曾经沧海难为水”,以此赞美原配妻子韦丛的包容,以此比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情深似海。

“除却巫山不是云”则取自宋玉在《高唐赋序》中的神话传说,将巫山之云由神女幻化而来比作“巫山神女”。很明显,元稹是在形容自己亡妻韦丛的品行和容貌都如同神女一般,是任何的世间女子都难以匹及的。

很明显,前两句的意寓已经足够深远,足够含情。非常遗憾,由于后世对“巫山云雨”产生了不同的隐喻,增加了男女交合的禁忌之意,使得这首诗的传颂程度被大打折扣。程朱理学兴起后,甚至还遭到了封建礼制的强烈抨击和鄙视。

“取次花丛懒回顾”是以花喻人,表明自己即便在万花丛中行走也会心无旁骛,根本不会去左顾右盼,因为心中早已认定妻子韦丛。同时,这里的“懒回顾”也是对前面“难为水”和“不是云”的一种呼应,体现出元稹极其精湛的文学功底。

“半缘修道半缘君”是最后一句,需要着重介绍一下历史背景。有人认为,这是元稹在失去挚爱妻子后的真实写照,用夸张的语气形容自己心如死灰准备出家修道。不过,笔者个人并不认同这种猜测,因为唐朝非常尊佛奉道,这里提到的“修道”应该属于修行或者修心,是他寄托哀思的深沉含蓄表达。

毫无意义,《离思五首》是一首伟大的情诗,以辞藻华丽和寓意深刻而被后世奉为经典。不过,该诗的作者元稹只能算是才情出众的好诗人,却算不上是情比金坚的好男人。甚至于,还有人认为他属于卖身求荣的软饭男,认为他属于移情别恋的负心汉,认为他属于卑鄙无耻的大渣男。

“软饭男”、“负心汉”和“大渣男”,为何这些词会扣在元稹的头上?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朝东都洛阳人,属于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的直系后代。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与白居易并称为“元白”,创作而成的元和体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众所周知,唐朝的强大表现在方方面面,不仅限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具体到诗歌,简直可以用灿如繁星来形容,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元稹等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公元779年,就是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的一户显赫官宦人家。不过,随着父亲元宽早早病逝,家道开始中落。幸亏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坚韧无畏,毅然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坚持供养自己的儿子读书学习。

元稹天资聪慧,而且勤奋刻苦,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付出。15岁时,他参加朝廷举行的明经两科(礼记、尚书)考试就一举中第,令整个家族都倍感荣光。

插一句,唐代的科举考试名目很多,其中报考人数最多的就是进士和明经。其中,进士科的录取率极低,大约在1%-2%之间,堪称万中选一;而明经科的录取率较高,大约在10%-20%之间。因此,当时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就是说30岁考中明经就太晚了,而50岁考中进士则太早了。

基本上,唐朝的有志青年都会选择考取进士科,这样才能出人头地和光宗耀祖。元稹原本也这样,但为了尽快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只得无奈选择了比较容易的明经科考试。

通过了明经考试,就好比现在的高中毕业,在那会仅仅算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而已。已经家道败落的元家,自然没有能力为元稹铺平道路,他只好长期闲居在京城,等待老天垂青自己。

前文说过,唐朝的强盛体现在方方面面,这点必须指明。由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得京城出现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的盛况,各种观点和思想都能积极碰撞。

为了排解情绪,元稹开始疯狂地进行输出,接连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短短两年时间,他居然因诗出名,成为了名噪京城的著名才子,知名度丝毫不逊于现如今的网红和博主,粉丝数最起码也在百万以上。

贞元十五年,20岁的元稹终于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官职,前往蒲州(今山西省永济)任职。期间,当地爆发了驻军叛乱,他拼死保护了危难之中的远亲崔家,进而开始与崔家女儿相恋。

崔家是当地的富户,女儿的名字叫崔双,是一个涉世不深但却热情奔放的女子。关于这点倒是很好理解,唐朝的官宦女子和富家千金大都如此,思想比较开放。凭借一首《明月三五夜》,他轻松俘获了她的芳心。

拥有北魏皇族血统的元稹,花前月下和你侬我侬只是排遣寂寞的手段罢了,弹丸之地的蒲州绝非大展宏图之地。于是,他在第二年就毅然选择进京参加吏部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得以留在京城待诏入仕。

候旨期间,元稹凭借出众的诗才和俊朗的外形,逐渐在长安混得风生水起,更赢得了当朝权贵韦家的关注。作为京兆尹(相当于北京市长),韦夏卿在朝中颇具实力,竟然愿意将小女儿韦丛下嫁给他为妻。

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林妹妹,元稹不假思索就答应了。毕竟,韦家有权有势,是未来可以倚仗的靠山和资源。而且,韦丛本人也是芳华绝代,还通晓诗文乐曲。

元稹既然决定高攀韦家,自然就得辜负蒲州的崔小姐,这叫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他立即向崔双提出分手,原因不在乎“分居两地”和“感情破裂”等借口。

元稹虽然抛弃了崔小姐,但内心深处隐隐有愧。于是,他在多年后写下一篇著名的小说《莺莺传》,将自己和崔小姐的真实故事改编写入其中。根据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考证:

《莺莺传》为微之自叙之作,其所谓张生即微之自化名,此固无可疑。

《莺莺传》在唐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之后的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也没有翻红。不过,到了元朝时期却被王实甫奉为经典,还改编成元曲《西厢记》,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鲁迅先生也曾提到:

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

韦丛下嫁给元稹后,虽然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嫁妆,但依然还是无力改变这个败落之家。不过,她从来都没有过丝毫怨言,始终都倾尽全力去支持丈夫,夫妻二人的感情非常融洽。

婚后短短七年间,韦丛竟然为元稹接连诞下了五子一女,不难看出夫妻感情和睦。但是,这种高频率的生育严重损害了她的身体,以至于在27岁时就早早病逝,只留下了六个可怜的孩子。

韦丛

韦丛过世时,元稹刚刚年满30岁。得益于韦家的大力扶持,他已经成为了朝廷的监察御史,仕途可谓一片大好。

由于工作需要,元稹前往蜀地担任了东川监察御史,竟然很快就忘记了丧妻之痛。外任期间,他与当地著名的女诗人薛涛坠入了爱河,而且异常高调。

薛涛原本是陕西西安人,16岁时入成都成为乐妓,被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长期包养。元稹调任蜀地时,她刚刚与韦皋结束了这段关系,相互敬仰的二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也住到了一起。

当时,元稹刚过而立之年,但薛涛却已经41岁。这段轰轰烈烈的姐弟恋从一开始就被人诟病,除了年龄上的巨大差距外,还因为一个是朝廷官员,一个是风尘乐伎。

元稹在回长安复命之前,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段恋情,重新开始了各自的单身生活。作为一名诗人,他分手的方式也非常符合自己的身份,以一首《寄赠薛涛》画上了句号: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岳父韦夏卿过世后,元稹也失去了自己的政治靠山,仕途开始曲折颠簸起来。之后,他被贬往江陵(今湖北省荆州)任职,很快就与好友李景俭的表妹安仙嫔交往,正式开启了第二段婚姻生活。

安仙嫔是小门小户出身,样貌品行也不如崔丛,但对元稹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她无怨无悔地照顾全家老小,无怨无悔地充当孩子们的后妈,但仅仅维持了三年便突然病逝了。

安仙嫔亡故后,元稹的悲催之旅并没有结束,又被贬到了兴元任职。期间,他和山南西道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淑相识,很快又开启了自己的第三段婚姻生活。

824年,唐穆宗驾崩,皇长子李湛继位登基,史称唐敬宗。新皇登基后开始重新洗牌,元稹因为颇具才名而被召回京中任职,但由于性格原因就又被贬职,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唐朝的政治非常开明,官员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被贬,但通常几年后会被重新召回启用。因此,元稹在临行前特意宽慰自己的妻子裴淑不要难过,更赋诗一首留作纪念:

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江南不仅经济繁荣,而且娱乐生活也非常丰富,歌姬舞姬遍布各处。没过一个月,元稹就结识了当地最著名的交际花刘采春,还没羞没臊地创作一首《赠刘采春》: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刘采春被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搞定了,开始以妾室的身份同居七年之久,期间还管吃管住。可以说,元稹在这几年间特别滋润,丝毫没有贬官的苦恼,白嫖的小日子过得精彩纷呈。

在被朝廷诏回时,元稹担心不好向自己的妻子裴淑交代,也担心自己的名誉受损。于是,他竟然狠心抛下刘采春独自离去,就连当面分手的勇气都没有,实在令人不齿。

这次回京后,元稹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再也没有直言进谏的胆气。或许,连续的贬谪生涯已经让他磨平了棱角,甚至开始低三下四去趋炎附势,去攀附权贵。

为了升官,元稹竟然毫无骨气投靠了阉党,终于如愿成为了中书舍人和尚书左丞,从此登上了人生的权力巅峰。不过,在朝臣们的强力弹劾下,他再一次被贬出京,前去湖北武昌担任了鄂州刺史。

到任后不久,50岁的元稹就卧床不起。躺在病榻之上,他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回顾自己的感情,感觉物是人非事事休。不过,最令他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个“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原配妻子韦丛。

公元831年,元稹在湖北不幸病逝,也有人认为是误食丹药而亡。临终前,他特别平静,对一切都已经释然,自己真爱过别人,也被别人真爱过,无论是崔双、韦丛、薛涛、安仙嫔、裴淑还是刘采春。

元稹究竟是不是渣男,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他留下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确堪称最牛情诗,没有之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