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打赢抗美援朝立国之战,实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睿昊聊历史 2023-06-11 07:43:0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国家经历了数次战争,但只有抗美援朝被称为“立国之战”。可以说,正是这场战争才让中国在百废待兴和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也为今天安定繁荣的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着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文史不假为您讲述历史,以原创文字的形式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前因后果。为了抵制抄袭,本人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随即兵分三路进攻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还向朝鲜半岛派出了远东第一方面军的精锐部队。两天后,他们轻松攻占了咸镜北道的交通枢纽庆兴郡,紧接着继续南下,期间并没有遭到日军的过多抵抗。

到了8月15日,随着天皇裕仁的讲话录音播放,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过,驻扎在朝鲜的许多日军却拒绝缴械,甚至比之前的抵抗更加强烈了,苏军接连向平壤和咸兴投放空降部队后才稳住局面。最终,他们成功解放了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只有南部的小片区域被美军占领。  

朝鲜虽然曾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却被日本吞并和奴役,内部的派系和矛盾非常复杂。由于这里长期没有自己的独立政府,又缺乏政治选举和国家建设的相关经验,因而雅尔塔会议决定对其实施国际托管,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属美苏两国。

二战结束后,无论是半岛的北方还是南方,都兴起了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希望实现半岛统一和国家独立。但是,美苏两国却出于冷战需要而希望继续维持现状,因而不断扶持支持者去打压反对者,加剧了双方的对立情绪。

1948年8月和9月,“三八线”南北先后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分别形成了以李承晚为首的政府和以金日成为首的政府。之后,苏军和美军相继撤离了朝鲜半岛,将国土守卫的职责移交给了双方军队。

1950年6月25日凌晨,南北双方在军事分界线附近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也由此爆发。由于金日成政府准备得更加充足,很快就将李承晚政府打得节节败退,短短三天时间便攻占了韩国的首都汉城(今首尔)。在李奇微所著的《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中这样记载:

北朝鲜人民军不仅为这次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而且还拟制了详细周密的计划,甚至连派某些部队混杂在难民之中潜入南朝鲜境内、破坏交通、散布恐怖言论以及摧毁坚固工事等问题都考虑到了。

看到自己扶持的李承晚政权如此不堪一击,杜鲁门显得非常失望。但是,为了维持朝鲜半岛的均势,为了维护国际冷战的优势,美国又不能“见死不救”。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84号决议,在强烈谴责朝鲜的同时还组建了“联合国军”准备随时干预。除了美国以外,还有英国、加拿大、荷兰、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新西兰、卢森堡、希腊、泰国、比利时、哥伦比亚、菲律宾、埃塞俄比亚和南非这15个国家参与,统一接受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的指挥。

金日成

对于国际社会的谴责,金日成丝毫没有在意,继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南下。到1950年8月时,朝鲜人民军已经攻占了大田、木浦和晋州等地,将整个半岛90%的土地和92%的人口都收入囊中。

胜利面前,许多人都被冲昏了头脑!由于朝鲜人民军过度自信,加之远距离的跨境作战,他们的人员补给和后勤供应已经严重不足,为日后的大溃败埋下了重大隐患。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局势的变化,伟人连续两次发电提醒金日成不要盲进,应该提防“联合国军”突然登陆仁川。可是,他的建议并没有引起朝鲜方面的重视,继续沉浸在“战无不胜”的美梦当中。

麦克阿瑟和李承晚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果然在仁川突然登陆,而且利用强大的海陆空优势直逼汉城,准备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遭此重大变故,半岛的战局被彻底逆转,金日成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

面对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朝鲜人民军只能边打边退,主力被打散后开始各自为战,别说主动进攻,就连像样的防守都没有。据统计,十多万精锐部队越过“三八线”南下,只有三万人勉强撤了回来。

1950年10月1日夜,刚刚参加完建国庆典后,我国领导们齐聚颐年堂的会议室商讨朝鲜局势。当着所有人的面,主席通报了刚刚收到的两封信件,一封来自斯大林,另一封来自金日成。第一封的电文如下:

根据眼下形势,如果给朝鲜人民以帮助的话,至少应该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到“三八线”附近,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的掩护下组织后备力量。

相比斯大林的电报,由朝鲜人民军次帅朴一禹亲自送来的金日成亲笔信则更加直白,也更加急切。可以说,他是在以求救的口吻希望我国政府能够出兵救援,主要内容如下:

如果敌人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的。因此,不得不请求您给予帮助,急盼中国军队在敌越过三八线的情况下直接出兵作战。

读完电文和信件后,与会人员开始发表各自的意见,一致认为不能纵容美国欺凌朝鲜和威胁我国周边。同时,大家也认为新中国毕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到万不得已应该尽量避免与对方直接开战。

这次会议召开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之后,周总理代表政府发表了一份义正言辞的声明,公开阐述了我国对于朝鲜战争的态度: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决不容忍外国侵略,也不能任由别人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

为了进一步表明态度,总理还在会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时强调,如果美军胆敢越过“三八线”,中国政府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同时,伟人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罗申时也表示,支援几个师赴朝很难解决问题,只要对方不越过“三八线”就暂不出兵。

事实上,“联合国军”在1950年9月底时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期的作战任务,也将朝鲜半岛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而且,除了台湾的蒋某以外,无论是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参战国,谁也不希望继续交战。

面对苏联和中国的态度,美国总统杜鲁门也不希望全面交恶,担心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因此,他和国务卿艾奇逊商量后准备“见好就收”,打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才是首选,在继续敲打敲打金日成后便准备停战。

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不仅仅只有金日成,还有麦克阿瑟!

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对于自己的战力过于自信,竟然扬言要帮助韩国统一整个朝鲜半岛。而且,他除了公开质疑杜鲁门总统,公开质疑美国政府外,还直接下令越过“三八线”继续攻击朝鲜军队,甚至还派军机多次入侵和轰炸中国边境。

面对美国如此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终于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主席还形象地比喻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接下来,就是由谁挂帅的问题?候选人有林彪、粟裕、陈毅和彭德怀。

林彪对于出兵朝鲜始终保留意见,担心会被美国拖入到战争的泥潭,而且本人也长期患病,并不适合统兵作战;粟裕虽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但此时却由于美尼尔氏综合症而在青岛疗养,而对台军事准备也离不开他;陈毅虽然主动请缨参战,但他建国后主要精力都在经济上和外交上,因而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排除了以上的三位候选人,就只剩下了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

建国以后,彭德怀在西安担任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和西北军区司令的职务。此刻,他虽然不在北京,但却密切关注着朝鲜局势,密切关注着国际局势和国内局势。

接到通知后,彭德怀乘坐专机秘密抵达北京,径直赶到会场参加了政治局会议。由于干系重大,所有与会人员的发言都格外慎重,会场气氛也格外凝重。轮到他发言时,旗帜鲜明地表示:

一定要打,即便打败了,打烂了,最多也就等于是解放战争晚胜几年。如果让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那将来的问题会更加复杂。

最终,政治局不仅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而且还任命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之后,他亲自前往东北去视察了中朝边境,还就具体的入朝事宜进行了提前规划和部署,返回北京向主席进行最后一次战前汇报。

在听取完彭德怀的汇报后,伟人对于部署和准备都非常满意,还私下提出让毛岸英一同入朝作战。据《解读抗美援朝战争》记载:

我这个儿子不想在工厂干了,想跟你去打仗,还要我批准。可是,我没有这个权力,你才是司令员,看要不要这个兵?

彭德怀深知主席已经牺牲了太多的亲人,深知毛岸英在主席心中的地位,自然没有答应。于是,他转而建议对方留在后方搞建设,那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是,伟人却再一次表示:

老彭,我就替岸英求个情,让他到战场上去吧。他会讲俄语和英语,最起码也能担任翻译工作吧。

面对父子二人充满期待的眼神,彭德怀实在不忍心拒绝,只能无奈地点头答应。接着,他当面请示毛岸英的身份是否公开?得到了主席这样的答复:“还是不说为好,要是传到美国人那里又要说我好战啦”。

彭德怀瞬间就领悟了伟人的意思,毛岸英绝不搞特殊,要像千千万万的普通志愿军士兵一样入朝参战。就这样,他以“杨永福”的化名成为了一名战士,除了少数几名将领外谁也不知道真实身份。

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共有六个军,分别是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和第66军。另外,还有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和两个工兵团配合作战。

彭德怀和金日成

1950年10月16日,第42军作为志愿军的先头部队率先入朝,而且是秘密行军。三天后,彭德怀司令也趁着夜色悄然抵达朝鲜境内,深入到战火纷飞的桧木洞并会见了金日成。据当时的随军秘书杨风安这样回忆:

金日成孤身一人,他手头的部队已经失去了联系,战场形势万分危急。

彭德怀向金日成介绍了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情况,表示由于物资补给还没有抵达,只能休整以后再发起攻势。可是,对方却希望能够尽快作战,人民军已经岌岌可危了。据《彭德怀自述》记载:

带兵打仗几十年,还没有遇到过像那样既不明敌情,又不明友情和地形的被动情况。

根据情报获悉,麦克阿瑟尚不知道志愿军已经入朝,还在肆无忌惮地向北推进。而且,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都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于是彭德怀准备迅速发起第一次战役。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以一个军的主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东线实施阻击,同时集中另外五个军对“联合国军”实施正面打击。此战过后,敌人被迫从鸭绿江畔退到了清川江以南地区,战场形势得到了明显改观。

初战告捷后,彭德怀在大榆洞召开了志愿军大会,不仅客观分析了当前形势,而且预测了未来走势。讲话中,他这样指出:

麦克阿瑟虽然遭到了第一次战役的打击,但主力并未受到大的损失。同时,由于我军装备落后,如死拼硬顶肯定吃亏,不如暂避其锐气边打边退,后撤30公里至50公里以图诱敌深入。

见到中朝联军后撤,麦克阿瑟果然中计,下令部队全面追击。到了11月7日,“联合国军”终于被诱至预定战场,志愿军和人民军就此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其中,西线部队在清川江地区吸引敌方主力,东线部队则在长津湖地区对敌实施歼灭,电影《长津湖》就讲述了这段历史。

宋时轮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一处湖泊,位于狼林山脉和赴战岭山脉之间,地势险峻而且位置突出。经志愿军指挥部下令,由宋时轮率领的第九兵团20军、26军和27军奉命在此坚守阻敌。

为了提前布局抢占有利地形,志愿军在零下三十度甚至四十度的严寒条件下设伏,许多战士甚至都没有棉衣。而且,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踪,没有一个人生火取暖或者煮饭,具体情形可以观看影片。

长津湖战役后,双方都公布了牺牲情况,美军伤亡约为0.7万人,而志愿军伤亡却达到了1.9万人,仅冻死的就有数千人。1952年9月,当第九兵团回国休整时,宋时轮特意途径此地缅怀,泪流满面地向牺牲的战友们告别。据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评论:

这是美国历史上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在军事上遭受的最惨痛失败。

第二次战役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场的形势,也成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敌人集结后开始被动防御。不过,由于延长了后勤补给线,彭德怀被迫放弃了继续追击以扩大战果的可能。

面对两次战役的胜利,面对朝鲜方面的求战,彭德怀却显得异常冷静。经过休整和补给,他向北京汇报了关于第三次战役的构想和部署:

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更加缩短,兵力却更加集中,对他们的联合作战非常有利。我军应采取稳进态势,以弥补在后勤供给方面的实际困难。为避免意外,拟集中四个军首先歼灭伪一师,相机再打伪六师。如顺畅再打伪三军,如不顺畅适时收兵。

面对战场的失利,麦克阿瑟非但没有寻找自身原因,反而指责白宫有意掣肘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竟然希望杜鲁门总统可以授权相宜行事,关键时候使用原子弹以彻底摧毁中朝军队的进攻能力。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和人民军终于越过“三八线”从而发起了第三次战役,再次占领汉城后一度推进至“三七线”附近。由于汲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联合国军”显然是学精了,主力部队大都不战而退。

彭德怀敏锐地发现,这是麦克阿瑟在有意诱我南下,准备利用我方补给不足的劣势设伏。很显然,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志愿军越往南补给就越困难。

为了避免重蹈朝鲜人民军的覆辙,彭德怀在1951年1月7日下令各部队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提前结束。就这样,中朝联军实现了三战三捷!

杜鲁门

1951年3月,麦克阿瑟再次提出使用原子弹,甚至还大放厥词质疑白宫软弱无能。终于,已经忍无可忍的杜鲁门总统不再忍气吞声,以“未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政策”为由解除了他的所有职务,安排李奇微接任“联合国军”司令。

灰溜溜地离开了朝鲜,麦克阿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经常在美国国内高调亮相。而且,他还表态要参加1952年的总统选举,最终成为了所有人的笑柄。

麦克阿瑟离任了,李奇微接任了。但是,朝鲜战场的主动权依然牢牢掌握在志愿军手中。

截止1951年6月,随着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相继结束,“三八线”牢不可破。只不过,由于军需补给困难,由于缺乏海空支援,继续向南推进也变得非常困难,双方形成了一种战略对峙。

在这种背景下,杜鲁门政府终于提议暂时停火并且进行和谈。不过,美国人在谈判桌前依然傲慢,希望借此找回战场上丢失的颜面,甚至还屡屡提出了无理的要求,导致“打一打,谈一谈”的局面形成。

到了1953年7月时,美国总统由杜鲁门换成了艾森豪威尔,“联合国军”司令也由李奇微换成了克拉克。随着他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这场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事后不得不感慨“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胜的谈判文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凭借着舍生忘死的精神,志愿军终于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同时,也进一步确立了我国“从不好战、决不忘战、更不惧战”的原则,一直延续到今天。

铸剑千日,亮剑必胜!欢迎关注支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