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网约车行业的运价可以用暴跌来形容。同时当网传京东将要进军外卖行业并且设置5%低抽佣的时候,网约车司机们也开始沸腾了,都在呼吁京东可以进军网约车行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4b61cfe1854503c9a6bfdceb27250f.jpg)
2025年已经过去1个月了,今年的网约车市场可以用魔幻开局来形容,春节返程归来不少租赁公司的车辆租金不但没能涨价成功,甚至因为市场反应比较冷淡不得不被迫降低押金和租金,回到春节前的淡季水平。
2025年的网约车市场,有唱衰的。他们认为网约车行业运力已远超需求,2024年新增司机超100万,供需矛盾之下,短期内运价上涨动力不足,再加上抖音的入局,现有平台为应对流量流失,可能继续通过低价策略维持市场份额。2025年,低价竞争仍是主基调。
也有看好的。他们提到在各地的强监管下,2025年加速网约车行业洗牌,随着小平台退出、头部平台也将主导定价权。同时,不合规运力清退出局,合规化可能推高运营成本,也将倒逼平台调整定价策略。2025年,网约车运价或逐步趋于稳定。
当规模化的网约车租赁公司转行做平台,2025年网约车运价或许真有救。
在网约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网约车租赁公司一直是网约车平台最为核心的合作伙伴,是网约车平台的车辆和司机提供方。过去几年,网约车租赁行业早已完成升级转型,从小作坊式的经营转变成了更强资本背景和落地运营能力的专业化、数据化运营,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资源进一步向规模化的规模型租赁公司集中。与传统网约车平台相比,这些规模型租赁公司在运力、成本和运价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在运力上,规模型租赁公司长期深耕车辆租赁市场,积累了大量的司机和车辆资源。这些资源为租赁公司转型网约车平台提供了天然的运力基础。例如,某头部租赁公司在广东就拥有超过20000辆运营车辆和近十万名注册司机。这些司机和车辆资源可以直接转化为网约车平台的运力,无需额外投入时间和成本进行招募和整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c154a8010f5cdc34128006a77d1769.jpg)
此外,相比传统网约车平台,租赁公司与司机之间的粘性更强,很多新手从踏入网约车行业第一步就与租赁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租赁公司的车队长日常又是负责管理司机的核心角色,这种关系有助于提高司机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平台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稳定的运力基础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还能在高峰时段或特殊情况下迅速调配资源,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在运营成本上,与传统网约车平台不同,规模型租赁公司如果下场做平台在前期开城阶段就无需再与外部租赁公司合作,依靠自身的车队规模即可快速开城运营,这些规模型租赁公司可以直接利用自身的车辆和司机资源,通过内部渠道进行资源整合和运营调度。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因为不需要找其他外部的车队长、租赁公司帮助拉人头开城,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这些省下来的钱就可以用来补贴司机提高运价,运价上涨就会快速吸引外部司机加入,毕竟现在的网约车司机看的就是平台的运价水平。
在运力优势、成本优势的加持下,规模型租赁公司在运价制定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现有的经验来看,为了招募更多运力,一些大型租赁公司有足够的实力与平台一起实行共补计划,显著提升了司机的收入。如果规模型租赁公司转型做平台,可以将部分节省下来的成本以更高的抽成比例让利给司机,从而提高司机的收入水平。这种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吸引大量司机加入平台,进一步扩大运力规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524eb1cad05d18082901668b6d48bf2.jpg)
不过,大型租赁公司转行做平台虽然有种种优势,但是由于其重资产模式,运营成本较高,盈利难度增。同时市场竞争激烈,新进入的租赁公司转型平台需要与滴滴等头部平台竞争,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推广和补贴,这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而且网约车平台也并非大家以为的不出司机、不出车派个单就完事了,精准匹配订单这个动作就需要强大技术投入和运营管理能力。租赁公司在车辆管理方面可能有经验,但在用户运营、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可能缺乏经验,想做平台也并非那么容易。
你们认为2025年运价会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