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开局,网约车行业太魔幻了。
一是网约车平台派单很魔幻。有惠州的司机在网络上发帖称,自己接到同样一笔订单,这个平台刚接单就被切走,又出现在另外一个平台,在网约车司机眼皮底下转啊转,转了3次后派给了自己上线的另一个平台。
网约车的价格更是魔幻。有些司机反映,春节加上服务费还不如平时的价格。更有平台“骚操作”,说好的奖励刚到账就被收回去,也让不少司机寒了心。
网约车观察
,赞505
二是网约车司机接单很魔幻。这段时间一些网约车司机简直“杀疯了”,有明目张胆加价的,有人大单走线下,小单自行添加附加费的,主打一个“你爱投诉就投诉吧”。
春节期间,不少乘客发现网约车里贴出来告示,明码标价,要求乘客多加服务费。
还有一些乘客表示,一上车司机就主动询问打车费用,当得知预估车费60多元时,司机当即表示,平台抽成后我只得40,你干脆把单子取消了,把你送到地方后,扫码给我50元就行。
还有司机表示,碰到第三方订单,单单都加钱,每单最低加20元,乘客爱投诉就投诉。而且就算乘客投诉了,这种第三方订单客服也是互相推诿,只要自己提现够快,大不了换个平台继续跑。
还有司机表示,订单已结束立马加一笔停车费,很多订单在添加完附加费后乘客并不知情,部分乘客不看详细车费就直接支付了,也有一些乘客开启的是免密支付,订单结束后系统自动扣除了。
乱象频发,乘客乘车体验下降,这段时间不少乘客吐槽网约车司机“太野蛮”,也影响了行业的声誉。那么为何2025年网约车行业会如此魔幻呢?
问题的根源还是低运价,乘客们都喜欢打便宜车,平台只能被迫降价,第三方订单分润的角色增多,司机利润一再被压缩,司机对第三方订单也愈发抵制。况且,网约车司机被一家平台封号并不影响在其他平台的接单,导致司机对平台规则“视而不见”,大不了换一家继续跑。
不过显然这样的违规行为,都会被各家平台的系统检测出来,落得扣分罚款,甚至封号。有车友表示,这种“疯狂”的司机要么是准备退出的,要么是出来玩的。如果真正的专职司机跟着做,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正是网约车严查严打的关键时期,顶风作案轻则平台违规判责封号,如果是单证或者无证一旦被查处很可能就是按照非法营运的黑车来处理,那么罚款额度就是一万起步。而最大的风险还在于,线下交易一旦出现事故,司机只能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大家对此有什么感想?你认同该网约车司机的做法吗?下方留言一起来讨论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