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美国“Defence-Blog”网站撰文称,“发现乌兹别克斯坦飞行员在JF-17战斗机上接受培训”,认为这个中亚国家继从中航工业采购红旗-9E、红旗-12等防空系统后,又进一步引入了“枭龙”战斗机,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对“枭龙”确实是好消息
按照“Defence-Blog”网站的说法,除了有飞行员培训的直接证据外,还有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的官员”,匿名证实这件事情,相当有模有样。而从技术和经济方面来说,这笔交易有成交的可能性确实很大。作为原苏联加盟国,乌兹别克斯坦独立时继承了大概30架米格-29,并以此为核心组建了自己的空军。幸运的是这批米格-29状态挺新,中亚炎热的气候,在训练频率很低的情况下,对于维护保养有极大好处,因此,这一下子就坚持到了2019年。

苏联时代遗留的米格-29使用至今,确实撑不了多久
在哈萨克斯坦当时已经采购苏-30SM的情况下,乌兹别克斯坦也萌生了效仿的想法,于是和俄罗斯接触,希望采购12架苏-30SM,并升级手中的30架米格-29。俄罗斯饶有兴趣地评估了一下这份订单的收益,给出了一个买家无法接受的数字——期间哈萨克斯坦的态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乌兹别克斯坦并没有轻易放弃,但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让其不得不考虑其他办法。

苏-30SM实际上已经成为俄罗斯出口的主力装备
在2023年11月,欧洲“Bulgarian Military”网站曝出,乌兹别克斯坦正准备从法国采购24架“阵风”的消息。大家一开始对此非常惊讶,因为当时“阵风”的订单已经严重过剩,短时间内很难再腾出产能给中亚国家。此外,“阵风”单价超过2亿美元,连阿联酋这种海湾富豪都得认真思量,很难想象乌兹别克斯坦这种国力贫弱的国家,能买得起这种高端装备。而事实上,外界也确实没有惊讶多久,因为这事很快就淡得没有踪迹了。

“阵风”是乌兹别克斯坦承受不起的高端装备
后续韩国也动了心思,想凭借多用途、高性价比的FA-50,打开中亚市场。但深受苏俄航空装备影响的中亚五国,最终都没有看上欧美技术框架下的FA-50,韩国人只能败兴而归。谁也没想到,乌兹别克斯坦居然最终看上了“枭龙”,并且悄悄拿下了最新的Block3版本。如果按照当时准备投入6亿美元的说法,再控制一下采购配置,那么装备12架是没什么问题的。

FA-50身上的欧美氛围太浓郁
至于货款,其实不怎么需要担心。法国在2023年之所以兴冲冲地跑到中亚,就是想在战争期间,拓展中亚作为新的能源供应来源。乌兹别克斯坦确实很难拿出这么大一笔外汇付款,不过先贷款买“枭龙”Block3,后面再用能源冲抵,也是很常见的方式,国内完全能接受。而等到“枭龙”Block3真正交付后,其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完全可以通过战术数据链,与红旗-9E、红旗-12打造空地一体的联合防空网络。相比于邻居哈萨克斯坦苏-30SM和S-300的组合,这个联合作战体系成本更低,但技术标准更高,实际战斗力也更优秀。

“枭龙”Block3足以改变吉尔吉斯斯坦的空中作战体系
从最初的轻量级FM-90,到现在的中远程红旗-9E和红旗-12,乃至于至今还没有真正落地的“枭龙”Block3。远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效仿巴基斯坦,打造了一个以中航工业出口装备为核心,相当完整的防空作战体系。如果再考虑到除哈萨克斯坦外,其他几个中亚国家,多少也都列装了中国的中远程防空系统,那么中亚这个在地缘政治学家眼中的“欧亚大陆中心”,其实已经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跟着东方大国走。
乱七八糟的,开头乌兹别克惊收尾吉尔吉斯斯坦
中亚五国是中俄缓冲区,作用跟蒙古一样!用中俄装备没问题,用西方武器,中俄会洗地的!蒙古不要命的讨好美国,可是关税一样没放过它,马上就对中国跪了!
不同的朋友圈 韩国想屁吃去
太小了,应该买歼 10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