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公认的韩国总统最热门人选李在明宣布辞去党首职务,精心准备大选,距离成为“第二个文在寅”只剩下最后两步——当选总统并顺利退休,但这两步很不好走。

李在明正式宣布参选
文在寅,2012年作为民主统合党候选人,对战新国家党的朴槿惠,最后以微弱差距败北。
2015年2月18日,出任更名后的新政治民主联合党党首,率领这个当时最大的在野党,和老对手朴槿惠周旋。
2016年1月27日,辞去再次更名的共同民主党党首职务,为原定于第二年末举行的总统大选做准备。后来在朴槿惠弹劾案中出力甚多,实现了韩国历史上,对现任总统的第一次成功弹劾。
2017年5月10日,在提前举行的大选中,以41.09%的得票率,击败洪准杓(得票率24.04%)、安哲秀(得票率21.42%)等四位对手,出任第19任韩国总统。
2022年5月9日,在青瓦台发表卸任演说,正式退休。
抛开“为挚友卢武铉复仇,审判李明博”的热血传说,文在寅历经风雨还能全身而退的履历,在韩国前总统群里,算得上是独一无二。

文在寅最后还能全身而退是真的厉害
李在明,2022年作为当时执政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对战国民力量党的尹锡悦,同样以微弱优势败北。
2022年8月28日,出任共同民主党党首,率领最大在野党和尹锡悦政府叫板。
2024年6月24日,辞去党首职务,但在8月18日,又以85.4%的得票率,再次当选党首。
尹锡悦“戒严案”后,竭力推动韩国国会通过弹劾,最终重演文在寅旧事,将曾经的竞争对手拉下马来。
2025年4月9日,第二次辞去党首职务,准备集中精力冲击6月3日的总统大选。

李在明基本上是在重复文在寅的道路
如果从选举本身来说,李在明的优势已经大到无以复加,因为共同民主党的选票,基本都集中在这位众望所归的候选人身上,而国民力量党都不是一分为二,而是一分为多。
金文洙,原尹锡悦内阁成员,已经在4月8日辞去劳动部长职务,并在当天加入国民力量党,9日在韩国国会举行记者会,宣布参加总统大选。
洪准杓,现任大邱市长,国民力量党资深成员,在4月7日宣布将辞去市长职务,参加大选。他在上上届选举中败给文在寅,上届又在党内选举败给尹锡悦,这次打算继续奋斗。
吴世勋,现任首尔市长,国民力量党资深成员,在4月9日宣布将辞去首尔市长职务,于13日正式开始大选活动。

金文洙被视为李在明的有力竞争者
韩东勋,前国民力量党党首,在4月8日宣布将参加总统大选,这位尹锡悦曾经的亲密战友,后来公开支持弹劾尹锡悦,被视为“切割尹锡悦”的代表性人物。
李俊锡,原国民力量党党首,2023年因卷入性贿赂丑闻去职,后来自己另组改革新党,3月18日以92.81%的得票率,当选该党的总统选举候选人。
权宁世,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之前曾宣布要参选,他在尹锡悦被拘留后,极力维持国民力量党运转,被认为是新一代核心人物。
这六人里,除了刚加入的金文洙能带来一些新选票,其他人(包括李俊锡)都是在国民力量党的池子里捞选票,根本不可能和手握共同民主党大部分选票的李在明抗衡。
问题在于,李在明身上的诉讼危机并未彻底解决,仍然有失去参选资格的可能。

韩东勋也有不少支持者
自尹锡悦担任总统以来,李在明被韩国监察机关多次起诉,其中被法院受理的案件有六个,涉嫌挪用政府预算支付餐费和洗衣费;使用公车送夫人金惠敬去医院;非法挪用法人信用卡(三明治685万韩元、食物889万韩元、水果2791万韩元);在选举中谎称不认识一起腐败案的核心人物金文基(违反《公职选举法》);对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作虚假陈述。
2024年11月15日,首尔中央地方法根据后两条“犯罪情节”,判处李在明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两年。而按照韩国宪法,这个审判结果一旦成立,就意味着李在明自动失去议员席位,并且五年内不得竞选公职,包括总统。
2025年3月26日,首尔高等法院推翻一审结果,宣布李在明无罪。
但韩国检方在当天下午就向大法院提起诉讼。

官司缠身的李在明仍有危机
按照韩国法律,大法院需要在三个月内,也就是6月25日之前宣判,而总统大选日期是6月3日。
如果在6月3日前,大法院终审宣布李在明有罪,那么不管支持率有多高,他都将立即失去竞选资格,直接出局。
如果是在大选前宣布无罪,那么李在明就能轻松上阵,赢下选举基本没有悬念。
最保险的办法,是把宣判结果拖延到6月3日之后。这样李在明在当选总统后,就能凭借司法豁免解决问题。但是会留下一个很大的隐患——在卸任后还是免不了被追责,以韩国对待历任前总统的态度,到时候李在明想效仿文在寅顺利退休,恐怕是很难的。
要是发生小概率事件没当选,审判结果也就不重要了。

对李在明来说,时间点很重要
最关键的是,共同民主党和卫星党派现在手握170多个席位,在韩国国会的300席里处于绝对多数。李在明一旦当选总统,不会像尹锡悦在任时那么憋屈,是真能干出来一些大事的——比如说美国加关税事件和韩国总统制度改革。
李在明在9日宣布参加大选时,就提到了“股市的暴跌令人心痛...我将与大家同行”,这被认为是李在明对支持者承诺上任后,尽快解决美国关税的表态。
而韩国总统制度也被诟病已久,一方面,总统五年任期长于国会议员的四年任期,并且总统选举还有可能提前举行,这就导致总统很容易被任期内的国会改选干扰,实际上很难推动重大事务。
另一方面,总统任期只有一届,不能连任,这进一步限制了总统推行长期事务的难度。
因此,韩国政界一直有呼声进行改革,修改为四年一届,可以连任一次。
但修宪不仅需要总统或半数议员提议,还得经过200席以上议员批准,再举行全民公投,获得半数以上投票,且赞同票过半才算成功,条件非常苛刻。
并且韩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制度修改后,对时任总统无效。为了避免出现“便宜对手”的尴尬局面,韩国执政党也对推动改革有所保留。

在韩国修宪的难度很大
而李在明一旦当选,将成为韩国罕见的强势总统,成功推动总统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应对美国征收关税得力,共同民主党继续执政,也不存在“便宜对手”的情况。
面对这种青史留名的光辉前景,求稳拖延到大选之后宣判,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万一要是大法院终审有罪,一切就全完了。
但反过来说,要是一鼓作气,凭借现在的人气优势,推动终审无罪宣判,避免给自己留后患,收益显然更高。毕竟解决美国关税、推动总统改制,难度都不小,未必能那么顺利。
究竟何去何从,60岁的李在明现在急需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