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遵循的立贤不立长秘密立储制度,为何没有引起剧烈动荡?

友易谈历史 2023-05-29 14:32:02

中国经历了原始部族时期之后,逐渐形成了部族国家,又逐渐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例如商周等。在商朝的时候,人们讲究兄终弟及,也就是哥哥去世后由弟弟继承哥哥的遗产和地位。

等到了西周时期,封建亲戚以藩宗周的制度一经形成,中国立即就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周以后的古代中国。但是到了清朝后,嫡长子继承制却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较低的汉文化认同

按理说,一个被传承了上千年的制度被轻易废除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但是当清朝用秘密立储制度代替嫡长子继承制之后,却并没有引起想象中的轰动。

其实这是由满清统治者的民族属性所决定的。满清统治者与汉、唐、明时期的统治者不一样,他们是关外的女真人,居住在今天的黑龙江附近,离中原距离遥远,对中原的汉文化认可程度也很低。

入关之后,为了维护统治,虽然皇太极、顺治、康熙等多位皇帝都在大力推进满族汉化,但是毕竟民族属性不一样,满族贵人对汉文化的认可程度十分低。而嫡长子继承制算是汉人正统文化,一直以来都被儒家所推崇,甚至有着“国赖长君”、“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说法。

也就是说在汉文化的嫡长子继承制中,国家立储只看年纪和出身,不看才能。

对于从白山黑水发迹的女真人来说,弱肉强食才是真理,因此他们对嫡长子继承制十分嗤之以鼻。比如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孩子,顺治帝是皇太极第九个孩子,康熙又是顺治第三个孩子,这些都是清朝立储不依嫡长子继承制的证明。

而这个时候,作为嫡长子继承制坚定拥护者的儒家,大半骨头硬的都跟着南明朝廷去了南边,或者隐居,或者战死,留在满清内部的儒家大多是贪生怕死之辈,也就不敢以死相邀让清朝皇帝继续按着嫡长子继承制立储了。

但是清朝皇帝立储仍旧存在问题,那就是必须要等皇帝快驾崩的时候,皇帝才会说出自己的继承人到底是谁,在皇帝没有说出口的时候,太子也只能是太子,而不能是储君。这就导致清朝的内宫一直以来就给了人们一种疑云重重、水深如海的感觉。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每一次皇帝选择继承人都会经历一次血雨腥风,康熙传位给雍正的时候就闹出了出名的九子夺嫡一事。

也正是因为亲身经历过九子夺嫡,雍正也发现了这种内宫里的内耗实在是太可怕且没必要,因此在不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上,雍正选择了秘密立储制度。

所谓秘密立储制度,就是由皇帝写好继承人的人选,用木匣子封存在正大光明殿的牌匾之上,等到皇帝驾崩或者退位,再由合适的人选当众将此匣子拿出来一看便能决定下一位皇帝是谁。

而对于汉文化认同度较低的满清贵人们也没有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异议,于是秘密立储制度就被顺利地实施下去了。

皇帝权力的巅峰

前文已说到因为民族属性不同,满族贵人对汉文化认同程度低,所以对秘密立储制度有什么异议。但是诺大个朝堂,除了满族贵人之外,更多的是汉臣,尤其是雍正、乾隆时期,因为前任几代皇帝的汉化举措,越来越多的汉人入朝为官,这些人之中肯定是有推崇嫡长子继承制的,而且人数必然不在少数,但是为什么他们依然没有在朝堂上闹出一点水花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时候的朝堂已经与从前的朝堂不一样了,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臣子与皇帝之间几乎已不再是君臣关系,而是主仆关系。

说到清朝,人们第一印象肯定是闭关锁国、极端封闭,但是清朝与闭关锁国名声同样大的还有军机处和文字狱。

军机处和文字狱成了皇帝对付大臣的最好武器。根据相关记载,就只乾隆一朝,文字狱便有高达一百三十起。更勿论清朝还有着类似锦衣卫一般的特务机构存在,这使得大臣根本不敢说话、不愿说话!

在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前,清廷的大事还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等到了军机处设立之后,凡国家军情大事皆有皇帝独断,军机大臣只负责跪受笔录,不议政事,这个时候,封建皇帝的权力终于到达了他的顶峰时期。

何况清朝皇帝对付汉人从来都不心软,除了各种特务机构和思想文化上的钳制之外,清朝还大肆推行“以满制汉”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之下,汉人极少能做到高官,就算是做到高官,也做不到某个部门的一把手,这些位置通常都是由满人担任,汉族大臣手中的权力可谓是少的可怜。

也正是在这种皇权鼎盛的时候,臣子们对于皇帝的旨意只能去执行施办,不能够据理力争,如果有臣子胆敢与皇帝争议,若是能遇上个明君还好,若是遇上个昏君难免会落得一个生死族灭的下场。

因此当雍正皇帝决心将国家立储制度改为秘密立储之后,朝堂上并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秘密立储制度很顺利地通过了一切流程得以施行,或者说,在雍正的时候,皇帝就是一切事务的流程,皇上点头则百无禁忌。

家事国事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王朝时期,一切往往都是子承父业,皇帝也不能免俗。皇家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全国最大的贵族,与其他贵族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势力更大些、权力更大些。

当然,这里所说的“大些”当然也是分时候的,在汉唐的时候,皇帝肯定比臣子贵族大得多,但是臣子贵族仍然有限制皇帝的办法,这是由制度决定的,就像是唐朝的“广开言路”、宋朝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很难把朝廷变成自己的一言堂,若是强行要和大臣的意思相反,绝对不少臣子会当场撞死在殿上以求青史留名。

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这种制度就消失了,皇权一日比一日大,皇家和普通贵族、士族之间的差距也就成了云泥之别。

但是归根结底,不管这个差距有多大,皇家是帝国最大的一家贵族这个本质没有变。在这个前提条件之下,国事就是皇家的家事,皇家的家事就是国事。

而国家立储,选储君,也就成了皇家的家事。人家皇帝自己家里选继承人,需要你们这些外臣来胡说八道什么?如果有人敢说国家立储君是国家大事,不止关乎于国家的话,那皇帝也有话说了,他便要问这个人“皇帝究竟是你,还是我?”

这样的话术放在其他朝代必然行不通,尤其是宋朝,大臣只需说一句“祖宗家法”就能够堵上皇帝的嘴,但是相同的话术放在清朝,却太合适了,在皇帝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任何反驳皇帝的话都可能给自己的九族带来一些不好的事。

因此,在摆平了满族贵族和汉族大臣之后,雍正帝设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又怎么会引起剧烈动荡和血雨腥风呢?要知道,一个国家对于储君最在乎的两类人无非就是贵族和大臣,下面的百姓虽然也会有所关注,但这种关注只限于早点立储君百姓们心底踏实而已,不会有人闲着没事硬要皇帝立自己的嫡长子。

况且此时满清入关已有将近百年了,大清的统治已经安定了许多,大清皇帝的威严也已经扬名海内,特别是在有文字狱和八股取士的加持之下,皇帝的威严足以压垮任何人。

这个时候的雍正帝是说一不二的存在,没人会在立储一事上指手画脚触雍正的霉头。所以,雍正帝才能够在他在位短短十三年里理清国内外的大事小情,设立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九子夺嫡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这深宫之中。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