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悉尼会展中心,观众们紧张地注视着奥运会女子63公斤级举重比赛,来自广东江门的23岁选手陈晓敏在无数目光注视下,一把稳稳的举起了130公斤杠铃,至此,她领先了来自俄罗斯的对手波波娃7.5公斤。
波波娃不甘示弱的要了135公斤,见状,陈晓敏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由于波波娃体重比她轻,如果波波娃这一次举起杠铃,她好不容易碰到边的胜利就要失之交臂了,这一刻,陈晓敏的腰痛也变得凌厉尖锐起来。
时间拉扯得漫长,两次尝试后,波波娃颓丧的松开杠铃。场上掌声雷动,五星红旗披在了陈晓敏的肩膀上,她激动地站在了奖台最高处,含着泪水亲吻奖牌,凝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然而,就在三年后,曾经饱含辛苦的汗水和热泪的奖牌,却被陈晓敏送到了拍卖会上,换来了昂贵的支票……
蹲下去的女孩“蹲下去,再下去点!”随着教练严厉的声音,11岁的女孩站在一群同样接受训练的女孩中,咬牙缓缓沉下腰深蹲,大腿在打颤,肌肉迸发痛苦,直到教练喊停之前,谁都不能站起来。
举重,是一项极其考验爆发力的运动。动作要缓慢而有控制,身体稳固而强壮,为此,训练往往枯燥而繁重。为了进入广东省队,为了这一切辛苦都有出路,陈晓敏必须忍耐,必须强壮,只为了将来战胜周围这些同样咬牙苦苦忍耐的同龄人,被选拔入队。
酒香在汗水和恍惚中缓缓飘荡。年幼时的陈晓敏,家里经营着一家酒厂,父母辛勤劳作,往往也不能让一家人过得富足。年幼的陈晓敏有一次跑出去想要帮忙,她沉下身,牢牢抓住了酒坛子,酒香晃荡着,飘满了过去的岁月。
随着她踉踉跄跄的抬起酒坛子搬到了阴凉的屋檐下,母亲露出了吃惊的样子,陈晓敏也看向母亲,露出了天真的笑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陈晓敏从小就体贴父母辛苦,她帮父母干活,从不把自己当成娇滴滴的小姑娘。
不过,随着陈晓敏越来越能干活,周围人的评价也从“这孩子真懂事”变成了“小姑娘力气这么大”,终于有一天,父母也意识到她的天赋,商量之后带着陈晓敏见了一个举重教练,想要让她的长处开辟出光明的未来。
为了抓举杠铃,一瞬间举起来,举重运动员需要千百次的蹲下去,忍受肌肉一次次拉扯后才能得到超出常人的强壮。在教练的严格要求下,很多和陈晓敏一起训练的孩子离开了,她一直咬着牙,直到教练发令休息,才在酸痛的肌肉和汗水里站起身。
1991年,陈晓敏成功入选省队,省队教练对她的优秀赞不绝口;而这优秀,在举重的世界里就是最好的试金石,意味着超乎常人的坚忍、无数次蹲下和爆发的积累、对伤痛、困难的克服和跨越、和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强。
一年后,陈晓敏进入了国家队。她的征程开始了,在1993年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女子54公斤级赛事上,她一举夺魁,惊艳全场,创下了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纪录成为了冠军。
一时间,荣誉和赞美如潮水般袭向16岁的少女,而陈晓敏也在掌声中,感受到了竞技运动的魅力,她立下了更高的志向:拿下更多的奖牌,挑战极限,而后,走向最高赛事,征战奥运会!
然而,当时的陈晓敏没有想到的是,运动员在生涯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运动带来的病痛。这一难关,她也不能逃过,1997年,在她又一次拿下了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的奖牌后,一阵骤然发作的腰疼,让她不得不紧急停下了训练。
“你不能再训练了,一定要回去休息,”教练心痛的说,尽管为了奥运会出战,陈晓敏一直在咬牙训练,保持身体最好的状态,但为了这个孩子的未来考虑,教练不得不让她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
运动员是很狭窄的赛道,在这条道路上的人已经经历过严苛的筛选,没有人比他们更希望得到胜利果实的奖赏。然而在运动生涯以外,还有很长的人生,教练虽然没有明说,但陈晓敏知道,在她面前的那条道路,是和举重告别。
陈晓敏沉默了很久,也许是过早的享受了人生骤然而来的荣耀,落寞一向离她很远。在一段时间思考之后,陈晓敏做出了一个让人们欣慰的举动:她选择回到校园,进入大学就读。
高价拍卖的奖牌在粤语中有一句话叫“食得咸鱼抵得渴”,想要什么东西就要去争取,就算结果不够好。这是一种豁出一切拼搏的精神劲儿,也是强烈的追逐和渴望的力量。
自从离开了赛场后,陈晓敏也离开了掌声、汗水、胜负的世界,命运兜兜转转,渐渐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她进入了广州商学院,选择了法律系作为专业,她穿梭在图书馆和教室,面对家人的关心,她表现得比别人更豁达,还能宽慰父母:“总会有这么一天的,运动员也做不了一辈子。”
然而午夜梦回之时,只有她自己才明白,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白天的平静之时一种假象,夜晚却剥开了她的伪装,让她在难忍的渴望和冲动里辗转难眠,终于,陈晓敏还是给教练打了电话,在电话里,表达希望站在奥运战场上的强烈的念头。
离开赛场两年,有很多人质疑陈晓敏是否还有当初的能力。不过,两年的深蹲让她憋足了劲,当年九月份全国冠军赛上,陈晓敏以测试的身份参加比赛,一举拿下第一名,顺利进入国家队试训。
2000年,陈晓敏终于得偿所愿,站在了悉尼奥运会的战场上。她无比深切的明白自己来到赛场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冠军的奖牌,让一路而来的饥渴得到甘泉的浇淋。而在她用力抓举起那最关键的挑战时,她蹲下,咬牙,奋力举起了打破了当时重量记录的杠铃!
胜利女神终于对她微笑。比赛后,一个记者问她:“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陈晓敏淡然的说:“把得到金牌的消息告诉爸爸妈妈。”她举起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挑战,她也放下了无数个日日夜夜里煎熬她的执着。
运动员最好的年华是有限的,伤病一直埋伏在时间流经的路上,昙花一现的爆发来得璀璨而短暂。征战悉尼之后,陈晓敏本来还想在2001年广州的第九全国运动会上夺取金牌,但运动员生涯带来的身体上的伤痛已经不能再忽视了,最终,她离开了心爱的赛场。
2003年,陈晓敏退役了,随即,她回到了广东,不久后,她却以一个惊人的举动,引起了许多人的非议。原来,陈晓敏竟然选择在退役这一年,将自己的奖牌拿出来拍卖!这一举动引来了人们的议论纷纷,荣耀应当妥善照料,自惜羽毛,为何要用来换取金钱?
陈晓敏没有理会理会流言蜚语,周围人的劝说或者阻拦,也被她沉默的挡在了门外。她分成几次,将自己的奖牌公开拍卖出售,一家酒店出了百万元拍下了一部分,后来的奖牌也陆陆续续拍出,共得到399万元,而后,在人们的议论声中,她又把这笔钱捐给了家乡江门,用来建造一所小学。
原来,她一直没有忘记过小时候的贫穷。而这笔国家和赛事给她的荣誉证明换来的钱,又被她用在了回报国家,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的善举之中。
名誉可以换来瞩目、称赞和无数机会,但陈晓敏却是在一次次蹲下去的忍耐之中爆发的运动员,她能忍,也能爆发。而成功早已在赛场上,在红旗下,在国歌声里给了她足够的奖励和幸福。
博浪人生的浪花陈晓敏曾经认为离开了举重,离开了国家队,她也就成为了普通人。不过,虽然她不再是运动员,人们对于她曾经的辉煌却没有那么快就淡忘。在她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报社工作,而她奥运冠军的头衔也让打交道的公司常常邀请她去参加宣传活动。
当时的房地产正在腾飞的前期,在接触了一些房地产公司后,陈晓敏敏锐地察觉到,这其中也许有着巨大的机会。虽然当时她的工资很高,但她的消费更高,还向银行贷款,买下了心仪的房产。
看着女儿不惜贷款、到处跑活动赚出场费,陈晓敏的父母心疼极了,劝她道:“你这孩子,何必这么拼,又不缺钱花。”陈晓敏虽然捐了拍卖奖牌得来的巨款,但本身的工作就有不错的收入,但陈晓敏却没有开始享受生活,而是忙忙碌碌,不是在为了赚钱忙碌,就是为了房子的一应事宜到处奔波。
有一次,家里忽然电停了。陈晓敏的父母无奈的发现,为了还房贷,陈晓敏的卡里连水电费都交不起。银行没有成功扣款,造成了后来竟然无电可用的离谱事件。
事实上,父母不知道的是,在陈晓敏激进的投资策略之下,她背上了工资10倍的贷款,就算她收入情况良好,到处接商单,一段时间里也不得不局促度日。只不过,时间很快就站在了陈晓敏身边背书。随着房地产市场火热,陈晓敏的举动也被证明是先见之明,洞见之举。
辛辛苦苦以百万元买下的别墅价值暴涨,陈晓敏实现了财务自由,身家高至千万,后来,她又看准了行情,将房产出手。时来天地皆同力,在浪潮中,她看准了时代的腾飞,从此不必再为财务烦恼。
从一个贫苦的女孩儿,到奥运会举重冠军,一转身之后走向财务自由的成功商人。陈晓敏的心中始终隐藏着对未来的忧患意识和奋发拼搏。钱财给她更多的是一种自由,一种可以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不必为了未来困扰、紧张、局促的自由。
自由让人自信,让人从容,让人能够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自己的生活。陈晓敏变得更为自信,已经很少能从她身上看出当年那个朴实、沉默的小女孩的局促紧张的影子,自信就像一颗种子,扎在了她的心中,又长成了一棵大树,散发出美丽的光辉。
为了追求更精彩的生活,陈晓敏没有躺在财富上享受,陆续出手了房子之后,她离开了单位创业,在商海浮浮沉沉,感受着挑战和新鲜带来的活力。不过,早些年运动员时期的伤痛一直没有放过她,随着岁月流逝,陈晓敏又一次被旧伤拖累,在家人的劝说下,她也决定歇下来,享受家人的陪伴,生活的安宁。
既然金钱已经不成问题,陈晓敏决定找个舒服的地方休养,好好把身体调整到健康的程度。在各种去过的地方中,陈晓敏格外钟情悉尼,那一天,她为国征战,也走向了人生高峰;“那是我梦想成真的地方,是我的福地啊。”
2013年,在拍卖了金牌的十年后,陈晓敏和家人在完成手续后,移民澳大利亚,在悉尼重游旧地。不过,在修养了一年多的时间后,陈晓敏逐渐感到病痛缓解了很多,而养病的生活也让她颇为无聊,她又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意,当做给生活增加趣味的点缀。
“其实我现在还是和过去不同了,当年拿到金牌,靠的就是一口气,执着的想要赢。”陈晓敏回忆过去时,露出了洒脱的笑容:“现在心态变了,也不会强求了,也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也许,这就是努力过的人能得到的最大的礼物:对生活的坦然,对过去的释然。人生只有一次,而这一路上只有向前走,没有回头,无论是遗憾还是欣喜,只有经历过,只有努力过,才能对过去不后悔。
马上学校要改养老院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