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法制日报发布一篇文章《“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有人8千债务变8万》不到10个小时阅读量超过100万。笔者认为,该篇文章阅读量能够快速上涨的根本原因,该文以四位年轻人的网贷经历揭露了年轻人深陷网贷的原因以及网贷的危害。作为一名银行从业近20年的人员,笔者深深感受到,消灭高息、无良网贷不仅是银行的政治性、人民性重要体现,也是银行广阔的市场机会。
一、值得深思的四位年轻人不同网贷经历
大学期间来自普通家庭的林某每月生活费1200元只能满足日常需要,为了和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外出旅游,林某开始接触网贷。虽然林某大学毕业近两年,每月仍然入不敷出,有时一天会面临十几个催收电话,生活无比焦虑,照现在的工资收入,这些钱就算林某每个月不吃不喝来还贷,还清也要三四年。
江某上大学期间,为购买电子产品,又不想再问家里要钱,在同学的推荐下,通过两次网贷获取8000元,结果在短短一年时间便先后在9个网贷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原本8000元的债务变成了8万余元,陷入了恶性循环。
从高校毕业后,张某为了留在西安工作,报名参加了一个号称“包拿证、帮就业”的职业训练营,但学费高达2万元,她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在机构老师的指导下,她从一个网贷平台借了2万元,解决了学费的“燃眉之急”。到目前为此,张某所欠网贷金额已高达20多万元。
作为00后程某有不少外债,面对无处不在的“免手续、低利息”的网贷广告,抱着临时周转下的想法,程某开始接触网贷。因网贷逾期,催收人员开始电话轰炸家人。最后家人出手归还贷款,程某才得以摆脱网贷。
除因不良习惯(如赌博、吸毒)或被骗接触网贷外,超额消费、购买电子产品、缴纳高额培训费、归还外债,应该是年轻人接触网贷常见四大原因。无处不在的令人心动的网贷广告,网贷大数据精准营销,网贷放款简单、快捷,再加上年轻人缺乏金融知识,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网贷无形之中成了部分年轻人获取资金的首选方式。一旦年轻人接触网贷,就像被吸血虫粘住一样,面对不断累积的债务,很难凭自身能力摆脱,再加上各种软暴力催收,这些年轻人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工作、生活陷入无穷无尽的困境。
二、作为政治性、人民性的银行应该出手啦,消灭高息、无良网贷既是银行责任所在,更是银行巨大的蓝海市场
贷款业务作为我国银行的传统主业,竟然还干不过哪些高息、无良的网贷机构,每位银行信贷从业者都需要深入思考,为何会出现如此境况?面对“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笔者认为,刻不容缓,广大银行应该出手啦,这是广大银行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消灭高息、无良网贷既是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更是银行巨大的蓝海市场。
(一)加强金融知识的宣讲力度,告诫广大年轻人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远离网贷、亲近银行
为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本着培育未来潜在客户的原则,各家银行可以和广大职业学校、高校合作,以各种年轻人愿意接受、乐意参与的形式,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宣讲力度,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同时揭露网贷高息的套路以及网贷的危害,告诉年轻人,远离网贷、亲近银行。
(二)推出适合年轻人的贷款产品,满足年轻人正常资金需求
针对有合理消费需求的年轻人,各家银行可以研究推出五万以下简单、方便、快捷的小额贷款产品,亲近年轻人,让年轻人不要因为正常资金需求而去接触网贷。如,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需要购买必要电子产品的,各家银行可适当增加助学贷款额度;对于刚毕业的收入来源较少的大学生,如果确实因培训或租房等合理原因需要贷款的,各家银行可推出随借随还、简单方便的小额贷款产品,满足年轻人应急的需要。
针对已经深陷网贷的年轻人,各家银行不能搞一刀切,将网贷的年轻人拒之门外。笔者认为,只要是因正常资金需求而深陷网贷的年轻人,并且这些年轻人符合“两有两无”的特点,即有还款意愿、有还款能力、无不良嗜好、无不良记录,广大银行应加强市场调研,推出用于置换年轻人网贷的贷款产品,将年轻人从网贷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三)加大打击非法中介的力度,杜绝与中介开展任何形式的业务合作
一旦银行开始大力推广针对年轻人的贷款产品,市面上哪些非法中介,一定会利用年轻人缺乏金融知识、不了解银行贷款的心理,欺骗年轻人,无形之中又增加了年轻人获取银行贷款成本,从网贷的困境中又跌入非法中介的困境。
为此,广大银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对外而言,通过短信、电话回访、微信公众号、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告知广大银行客户包括广大年轻人,到银行贷款除了利息之外,不要任何费用,如果有,可以向银行投诉举报,一旦核实给予高额奖励;对内而言,严禁银行员工与中介开展任何形式贷款合作,并将其作为银行贷款业务的红线与底线,一旦发现从严从重处理。
结束语
客户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银行产品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年轻人既是国家未来,更是各家银行的未来。虽然广大年轻人暂时收入来源不多,因无知而深陷网贷之害,面对这些年轻人合理的正常资金需求,笔者认为,只要银行能推出合适信贷产品,不管银行的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一片广阔的信贷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