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文化来源,有这么几个渠道:林如海夫妻的教授,贾雨村的教授,自学,和姊妹们交流。
林如海“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才请了贾雨村。可是要知道,林如海本人是前科探花,而且对女儿很细心,连饭后吃茶也关心到了,不是贾政那种“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余事多不介意”的甩手掌柜,他会不教女儿认字吗?林如海的夫人贾敏,出身“文采风流”的贾家,也不像王家小姐那样“不大识字”,又只有这一个女儿,怎么会不教她文化?
从作品叙述来看,林黛玉只跟着贾雨村上过一年学,而这一年还是“年又极小,身体又极懦弱,功课不限多寡”,似乎没学了多少。不过,贾雨村是进士出身,人品虽然不好,才学是不能否认的。他与黛玉“点对点”的教学,远不是学校教育、集体教育、一般的私塾教育可比。
黛玉进贾府时六岁。《红楼梦》里的年龄是很不可靠的,不能以此为据。黛玉自己说,她在进贾府之前,已经读过了《四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四书》并不是启蒙阶段的四本识字课本,而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儒家经典。在此之前,一般要先读启蒙的“三百千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黛玉当然也不会不学认字、直接上儒家经典《四书》。
七十三回,宝玉误听人言,以为贾政要盘考自己功课,于是“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内现可背诵的,不过只有《学》《庸》《二论》,是带注背得出的。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背的。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也就是说,宝玉这时已经十几岁了,《四书》还没读完!相比之下,差距立现。
黛玉读了《四书》,是进贾府的第一天,回答贾母问话时说的。在路上她还自忖“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呢。如果她只是翻了翻《四书》、而没有熟记在心,她会回答那句“只刚读了《四书》”吗?
在进贾府之前,黛玉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进了贾府之后,她还在不断读书。刘姥姥眼里的潇湘馆是“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香菱要学诗,黛玉“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还说“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不仅读书,而且圈点批注作了笔记;宝玉的《会真记》十六出她不仅看了,“心内还默默记诵”;连听戏也能领会“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同时,黛玉和众姐妹的交流,也不容忽略。固然,黛玉的才华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宝钗湘云的才华也不遑多让,而宝钗的学问更胜一筹:黛玉刚看了《会真记》,宝钗却在几年前就把“《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都看完了。再加上李纨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家学渊源;宝琴阅历丰富,生活与学习相结合……
有这一班姊妹相伴,只要自己有向学之心,那文化一定差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