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衰败,有人说是因为皇帝不再宠幸,或是经济日渐崩溃,这些说法当然都有道理,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人才缺失。
是失掉了皇帝的宠幸,那为什么会失宠?如果有才华出众、能建功立业的子弟,皇帝怎么会不宠幸贾府?当初的宁国公,“出过三四回兵”,在死人堆里被家奴背出来,吃的是奴才偷来的东西,两天只喝了半碗水。显然,他是中下级军官出身——高级军官很少亲临前线,落到“死人堆”的几率较低;普通士兵又没有资格带着家奴小厮。
一个中下级军官,怎么会得到皇帝宠幸,被封为国公?当然是在征战中立下了功劳。也不一定是军功,不管是文是武,只要才华过人、力争上游,就有可能得到皇帝的宠幸。什么党派之争、立储站队,也要有了相当的资格才够得着。
如果贾府的子弟中,有一两个像当年的宁荣二公一样,专心于建功立业、“立身扬名”,很容易就能进入官场仕途。如果本人的素质不太差,“聪明灵慧”,再加上父祖积累的官场人脉,又很容易做到仕途显赫。穷人家的子弟当然也有一飞冲天的,但几率比官二代、官三代们低得多——当然是说封建社会。现代讲究“人人平等”,入仕、发达的概率,我没有研究,不敢妄言。
至于犯罪,不值一提。贾府中人没有造反的胆魄,他们的罪行不过是行贿纳贿、干涉司法、服中纳妾、放高利贷、最多是替获罪的故交收藏违禁之物。这些罪行,如果放到皇帝的宠臣身上,根本不算一回事,完全可以遮掩过去。不信?看看《鹿鼎记》里康熙怎么对韦小宝的,就知道了。
经济崩溃更是细枝末节。想想看,“千里做官,只为吃穿”,中国古代官场有几个海瑞那样的清官?官员的灰色收入,才是最大的经济来源。只要有一两个子弟发达了,就有权有势有大笔收入。虽然生活奢华,但收支平稳,又怎么会经济崩溃?
说来说去,冷子兴的“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和宁荣二公的“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才是深刻了解贾府的明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