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俱疲周期乱?试试穴位按摩法

经络技巧 2025-04-20 22:19:09

周期延迟伴随小腹坠胀,这种身心俱疲的体验让许多女性倍感困扰。今天,木子给大家简单讲几个穴位,通过适度刺激帮助调理气血有序循行,辅助身体恢复的正常秩序。

气血失调可重点调理这三个穴位

三阴交:调经要穴

位于小腿内侧踝尖上四横指处,作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的关键穴位,《类经图翼》记载其具「通经活血,调和气血」之功。气血阻滞引起的经期延迟可尝试在此处施以指压。建议睡前用指腹轻柔打圈按摩3-5分钟有助于改善下焦气血循环,对畏寒肢冷、小腹闷胀的情况尤为适宜。

血海穴:养血关键

坐着把双腿绷得直直的,在膝盖内侧的上方,也就是肌肉隆起的那个地方。《针灸资生经》写其是「主妇人月事不调,漏下」的要穴,历代医家以其调理血分瘀滞,而且借助温煦的手法,能够改良气血瘀滞的状况。用掌心搓热后,反复进行推擦这种手法,特别适合面色枯黄、经血量少等情形。体质偏热的人,建议使用指压,艾灸就不太适宜。

关元穴:培元固本

脐下四横指所在的位置,乃是元气聚集的地方。明代的《医学入门》特别着重指出其「男子藏精,女子蓄血」这样的调理作用。平常呢可以用掌心,按顺时针的方向,轻轻地去摩揉小腹这个区域,每次大概持续5到8分钟,对于改善倦怠乏力以及腰腹寒凉的状况来说,效果比较明显。其实需要留意的是,在经期应该避免大力地按压。

情志不畅可配合这两个穴位

合谷穴:理气开郁

手的背面,在第一掌骨跟第二掌骨中间的那个凹陷的地方,有能够疏通调节气机郁结不畅的作用。要是因为焦虑或者紧张让气血的运行受到阻碍了,就可以配合着深呼吸的节奏来进行点按,每次大概按个20到30秒,重复个35次上下。手法得尽量轻轻地、慢慢地可别用力太猛去按压。

太冲穴:疏肝理气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为肝经原穴所在。采用从趾缝向踝部方向推按的手法,每日早晚各操作30次,可缓解肝气郁结引发的胸胁胀闷。施术时保持力度均匀渗透,以产生轻微酸胀感为度。

操作注意事项

手法把握:采用指腹或掌根进行按压推揉,力度以可耐受的酸胀感为宜,切忌暴力操作。

疗程坚持:每日定时操作效果更佳,建议选择晨起或睡前固定时段。

辅助调理:按摩之前,可用温水来泡手,这样能促进局部气血的畅通,操作之后,务必注意保暖,避免吹风。

经期偶有延迟,此乃常见之生理波动。建议大家维持规律的作息,且配合适度的穴位调理。过度地进行干预,反倒有可能会扰乱气血平衡。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