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调理身心,从这三个穴位开始

经络技巧 2025-04-20 22:22:24

老话常说「春来易生烦」,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时节里,很多人常感胸中憋闷,情绪也是起伏不定。其实人体本身是有调节机制的,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养护,能够帮助气机更加顺畅地运行。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把这3处揉开之后,会发现自己憋了那么多闷气。

《黄帝内经》提到「春三月,此谓发陈」,肝气也随之更为旺盛。如果生长的动力被减缓,便很有可能出现肝气郁结的状况。一般的表现为:心情烦躁,坐立难安,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入睡困难,与此同时还会不停打嗝、嗳气等,这些皆是气机运转不顺畅所呈现出的信号。

体内的气机,尤其贵在能够顺畅地流通,如果肝气郁结而不畅达,很容易会牵连到脾胃。这三个具有特定作用的穴位,共同构成了春季调养舒畅的组合。

膻中穴——顺气宽胸要冲

胸骨正中,且在两乳连线之处,乃是多条经脉汇聚的重要部位。《针灸大成》里称其有「顺气宽胸,解郁散结」这样的功效。若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一般是此处的气机受到了阻碍。它既承担着气会的功能,又起着「犹如心脑交通之枢纽」的作用。现在的现代人由于长期低头,容易导致胸椎错位,这样一来,那个地方的气滞现象就更明显了。

操作方法:掌根(大鱼际)上下推擦至皮肤微热,而且中指顺时针缓揉三分钟,这样的话,配合呼吸节奏,效果更佳(吸轻按呼放松)。

操作时,操作时若连续打出几个嗝,而且突然间会感觉呼吸变得顺畅了,这就表明郁结的气机开始能够得以通顺。郁气外泄之时,可见打嗝连作七次,或者突然泪出,以此为效。记住千万别用蛮力!

太冲穴——疏肝顺气要地

足背一、二趾缝之后,两横指的凹陷处。肝经的原穴,《医宗金鉴》将其称作「疏肝气调血脉」。它很擅长舒缓因情志抑郁而引发的头疼和胁胀,对于肝郁的人来说,按压此处,大多会有酸胀的感觉。可视其为「情志记忆开关」,在按压的时候,回想那些郁结的事情,就能够解开内心的心结。

操作方法:拇指从趾缝向踝部推按,遇结节处停留揉压20秒,双足各做三组,结束后饮温水。

坚持三天以上,会发现脚背原本僵硬的筋络,变得柔软了。脚底涌泉穴随之跳动者,为肝气下达肾水的佳兆。这是肝气逐渐舒展的好兆头!

期门穴——和血调气通道

第六肋间隙,锁骨中线处。肝经重要的腧穴,《针灸甲乙经》记载其主要能够对「胸胁胀满」这一状况进行调养。而且常常由于情志方面不够舒畅,亦或是衣着太过紧束,进而致使局部出现了结滞的情形。此穴实为「卫气出入之门」,现代人因长期侧卧玩手机致单侧气滞尤甚。

操作方法:空拳抵住双侧穴位,配合呼吸推揉,导气外出,早晚各做一次,每次两分钟。

刚开始按揉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肋骨部位发酸。肠鸣如雷者,是肝气疏泄脾胃的之见,这只是气机开始活跃起来的一种正常现象。

膻中应天,主气机升降;太冲应地,主情志沉降;期门应人,主气血和合。想达到疏肝之效是通过穴位唤醒身体本有的春生之机,把这3处揉开,才知道自己憋了多少气。

2 阅读: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