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吾言甚易知”一章,诸多问题该如何理解?

问道化鸣 2024-04-28 06:26:41

《道德经》70章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该章文简意深,字面理解相对简单,但意涵深远,通常被世俗化解读:我的话简单易懂,也很好实行。但天下人都不能懂得,不能实行。话是有道理的,事也是有根据的。但是,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很少,取法我的就更难得了。因而圣人穿着粗衣而内怀美玉。

唐玄宗、李约、成玄英、憨山德清、陈鼓应等名家都是这个思路。比如,憨山大师注解说:“则,谓法则。言取法也。”

如此解读,则由以下几个问题没法解决:

1、既然言论易知易行,为何莫能知、莫能行“这个问题悬而未决;

2、为何“不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得出结论说“所以不了解我”?“我”指的是谁?

3、是“取法我的人贵”呢,还是“我贵”?

4、取法我的人少,是怎么得出结论“因此圣人穿着粗衣,内怀美玉”的?

一、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何易知易行,却莫能知莫能行?

答曰:因为“道泛呵,其可左右”,所以老子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又因为万物无需大道亲力亲为,而能“弗为而成”,所以“甚易行也”。

为何老子却说“莫能知,莫能行”呢?因为被私欲所惑,被荣利所迷,总想做那些满足私欲的“有为”之事,所以不能“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就不知“道”,不能行“道”。

需要注意的是:“不出户”只是比喻,并不一定要有户外活动。圣人的使命是“爱民治邦”,不是道士和尚只需念经打坐即可,所以治天下怎么是可能整天呆在家里呢,所以老子还说“圣人终日行”。这句话意在说明大道无处不在,无需到处乱找也能知“道”。

二、为何“天下人都不能懂得,不能实行这个道理”?“我”指的是谁?

答曰:所谓“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也”,是因为“言有宗、事有君”,他所说的话是至理妙言,所举案例有根有据,但对有于大道无知的人,才会不理解他所说的道理。而不是陈鼓应等人理解的那样:“不了解那个道理,就不了解我”。

这个“我”指的是大道。在《道德经》语境之下,“我”通常特指大道或为道的圣人。

三、是“取法我的人”贵呢,还是“我贵”?

答曰:老子说“知我者希,则我贵也”,是“我(即道)”贵,而不是“取法我的人”贵,这个“我”还是大道,万物尊道贵德,不是说取法他的“人”贵。并且,《道德经》原文是“则我贵”——于是我贵,而不是“则我者贵”——取法我的人贵。

为何说原文是“则我贵”,而不是“则我者”贵呢?

这就涉及文本问题。传本是“则我者贵”,帛书甲乙诸本即传本傅奕本均是“则我贵”,就是说至于“河上公本与王弼本有“者”字。不要轻视这个“者”,多了这一个字,“贵”的对象就被移花接木,从“道”转移到“人”身上了。

那么,河上公和王弼是如何解释的呢?他们二人的传本原文虽对了一个“者”字,但他们的注文却与帛本一致,以王弼注为例:

“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贵’也”。王弼的引文和注解的文义,均不是“则我者贵”的意思。

他接着解释“被褐怀玉”说:“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也不含“取法”之意。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道德经》原文是王弼之后的编校者笔误或理解有误造成的理解障碍。在传本《道德经》中,像此类原文与注文不一致的情形很多,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比较其“注文”内容,这可以从中发觉传本原文中的错讹之处。

四、从“取法我的人少”,是怎么得出“因此圣人穿着粗衣,内怀美玉”结论的?

答曰:这样的理解前言不搭后语,条件因果关系牵强附会,不能成立,缺乏基本的逻辑根据,是对原文思想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取法道的人少,与圣人“被褐怀玉”有什么必然联系?

憨山大师、陈鼓应等人只是按照后人编校的“原文”,没有校核河上公、王弼、傅奕的原文与注文之间的差异,因此造成“贵”的对象发生错位。

按照老子原文“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其原文明所要表达的思想应该是:明白大道的人稀少,因此它就愈显其珍贵了。圣人为道,当然也跟大道那样,“为天下浑其心”,和光同尘于百姓,外表与百姓并无二致,而心怀大道,光而不耀。

0 阅读:31
评论列表
  • 2024-06-24 09:24

    道无处不在,慧照有元人。

  • 2024-05-31 23:42

    老子留下一私信,后人纂改称《道德经》。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