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名叫“莆田人陈先生”的网友分享出一篇题为《泉州天后宫: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 一部海洋文化对外传播史》的文章,并问道:“它这个建筑礼制规格高,是啥意思?”由此可见,这位陈先生对该篇文章所谓的“现存建筑规格最高”的提法持有怀疑态度。当然,笔者首次见到此文标题,也十分惊讶,毕竟妈祖庙建筑并未统一,何以有“规格”一说呢?有鉴于此,笔者特地向研究古建筑学的专家请教,其解答亦是没有统一标准。那么,郭雅堂记者推出的“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泉州”就是无稽之谈。
事实上,通读郭雅堂所作的《泉州天后宫:现存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 一部海洋文化对外传播史》一文,该篇文章分为四部分,一是“天后宫”,二是“出海先拜妈祖 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泉州”,三是“妈祖文化连接情缘 为两岸融合发展贡献泉州力量”,四是“对外交往重要纽带 继续浇灌丝路友谊之花”,尤以第二部分为重点,即“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泉州”观点出处,但文中并未给予适当的材料支撑,就稀里糊涂地提出了所谓的“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泉州”观点,甚可怪也。
须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般建筑都有其规范,而妈祖信俗是由民间升级至官方,甚至有朝廷谕祭一说,相传为中国古代三大祭典之一。客观地讲,林默(俗称湄洲妈祖)升天之后,一经朝廷褒封以还,累计36次之多,真可谓光荣之至。然而,朝廷并没有对妈祖庙宇建设进行统一指导。其间,也有朝廷官员奉旨去修缮妈祖庙宇,或奉旨兴建妈祖庙宇,但这些建筑并没有成为范制。如此说来,自妈祖庙宇兴建以来,有官修庙宇与民修庙宇之别罢了。当然,有些人会认为官修的庙宇比民修庙宇规格要高一些,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泉州天后宫是官修的吗?又是否是官修庙宇中规格最高的呢?这需要有统计数量来支撑的。
因郭雅堂记者抛出“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泉州”观点后,笔者突然意识到,作为妈祖信俗祖庭,有着“天下妈祖,祖在湄洲”之称的莆田或湄洲祖庙,竟没能重视天下妈祖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颇为遗憾,应该引起重视。当然,妈祖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播出去,与积极传播者有关,还与传播妈祖文化者能够因地制宜地建造妈祖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民间自发建造妈祖庙宇,一是与当地建筑风俗有关,二是与模仿有关。事实上,莆田妈祖庙风格与泉州、南洋、美洲等地妈祖庙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就算是莆田境内,界外妈祖庙与仙游山里妈祖庙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也就是笔者认为应该有某个单位或庙宇牵头制作一些标准,虽未必可以全盘复制,但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也就可以顺利地得出所谓的“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哪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