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50:精心打造拳头专栏,现场点击刊出百期

花木花木 2025-01-09 02:34:03

2001年10月8日,我主管的专栏“现场点击”刊出100期,我特意写了《你有这样一个朋友——现场点击百期寄语》。

我对分管部室有一个硬性要求,有自己版面的一定要创办一个拳头专栏。我分管的社会生活部,就创办了“现场点击”。该专栏从2000年10月9日开设,以关注大众为内容,以现场报道为特点,办得有声有色,深受读者欢迎。为此,在“现场点击”刊出100期的时候,我们出了一个纪念性的盘点专版,进行回顾与总结,我也特意为这个专版写了这篇稿子。稿子内容如下:

你有这样一个朋友

——“现场点击”百期寄语

战国

从去年10月9日首次与您见面至今,“现场点击”专栏已刊登百期。亲爱的读者,不知您可曾注意您的这个朋友?

她不以篇幅见长,但力求借助摄影的手段,以现场目击的方式,为您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尽量使您有亲闻亲见之感。更重要的是她所报道的,正是您所关心的,您所烦恼的,您所困惑的……

她力争成为能给您解忧的朋友。在已刊登的百期稿件中,有30%多的稿件涉及这方面内容。见义勇为的英雄白益刚受伤后遇到多方面困难,她大声疾呼——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并跟踪报道,使社会各界了解了这一情况,给予有力支持,帮助英雄渡过了难关。对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她都乐于插手帮助解决:群众的房顶漏了,下水堵了,水管裂了,她要管;看到危墙、险路乃至下垂的电线、歪倒的线杆,她也要管;食品卫生不合格、游泳池水不干净,她要过问;就是孩子沉湎游艺厅、学校为学生买了劣质被褥,她也要替您出头讨说法。您需要她的帮助吗?请打个电话,她随时恭候。

她愿做能为您出气的朋友。勇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是您的这个朋友的脾气,在已刊登的百期稿件中,就有20%以上的稿件揭露、抨击社会上的各类丑恶现象。对于抢劫、盗窃、流氓滋事,您一定深恶痛绝,如果还曾身受其害,更会恨得咬牙切齿。她自然要与您同仇敌忾,尽其揭露打击之义务;如果您正为市场上的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缺斤短两所困扰,她也会勇敢地为您撑腰,向奸商们讨还公道;至于那些令您厌恶的骗子,她会和您一起与之斗智斗勇,还会不断通过案例来揭穿其不断翻新的骗术,使您能在那些诱人的抽彩、飞来的大奖、万能的掮客、耸听的灾祸面前,有一双火眼金睛。如果您受到了恶意的伤害,可以来找这位喜欢拔刀相助的朋友。您可能会觉得这位朋友真爱管闲事。不错,她生存的全部乐趣就在于为群众管闲事。繁杂琐碎,甚至引火烧身,她都不在意,依然乐此不疲。大街小巷出了垃圾,她要问;街头的公用设施坏了,她要管;看到火灾隐患,她也想查;有人滥砍树木,践踏花草,她出面干预;有人违犯交通法规,她批评纠正;就连别人盖楼成了“胡子工程”、有人在公共场合使用错别字,甚至野生动物离群、受伤,她也要管一管。您有管闲事的兴趣吗?有的话不妨把了解的线索告诉她,让她和您一起管。

经过整一年的接触,您可能已经喜欢这位朋友,但可以相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她。有人就觉得给他的政绩抹了黑,质问道:“我那么多成绩你不讲,为什么就盯着这点儿问题?”可话不能这么说,帮你指出问题所在,正是关心你,为了你的政绩实实在在,君不见市委、市政府还组织明查暗访呢!也有人明知自己不对,可依然不服气:“做得不好的人多了,为什么单批评我?”其实她的批评是对事不对人,就是想通过批评某种现象,促进广大市民素质的提高,解决“做得不好的人多了”的问题。可能还有人要骂娘——他们因受批评而招致处罚。对这些人要讲两句话:你因此而痛改前非,免入更深泥潭,就应当感谢她;你死硬到底,坚持错误甚至与百姓为敌,那就骂去吧,她将以此为荣。

当然,运行百期,也听到一些意见:一是较少影响重大的报道,二是有些更为典型的事情没有抓住,三是有时批评的指向不明确。由于这个专栏定位在“社会生活”,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便难以纳入,但她将按照“百姓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这样的原则,尽量多报道有分量的事情。为增强报道的典型性,她将进一步构建更为有效的信息网络,当然也希望您能经常拨打她的新闻线索热线电话3034563,信息采用了,您还会有得到奖金的惊喜。另外,她还将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强化追踪报道,增强批评的尖锐性。百期之后“现场点击”会更上层楼,希望您能够继续喜欢她,给她更有力的支持。

这个专栏开办时刊登的第一稿子是《毁车伤人,危墙猛于虎》,内容是:

9月25日下午5点30分左右,市县学街小学三年级学生赵海瑞放学途经南大街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身边一堵墙轰然倒下,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砖头沙土埋了个严严实实。同时被墙砸伤的还有41岁的妇女刘贺兰,她是为父亲送饭途经该路段的。

据当时正在工地清运建筑垃圾的铲车驾驶员刘司机讲,墙倒了,第一反应就是看是否砸着人了。停好车,跑到跟前一看,见中年妇女被砸在地,一条腿被砖头压住了,刚把她扶起来,听目击的人喊,说还有一个小孩被压在下面呢。仔细看时才见仅露在外面的小孩的肩肘,赶紧又与群众共同扒捡砖块……

在252医院,我们见到了躺在病房正接受牵引的赵海瑞,医生的诊断记录为:右侧趾骨肢骨折,脾挫伤,左侧胸腔积液,肝周积液,左肾挫伤,门牙部分脱落。9岁的他是浙江温岭人,1994年随做生意的父母来到保定。刘贺兰脚部韧带拉伤,一小脚趾骨折,胸背有压痛感。在该建筑工地负责清运工作的市环卫局清运队,日前已为赵海瑞、刘贺兰交付了住院押金。据说日前有一辆桑塔纳轿车也是停在南大街的临建边,当时风力较大,墙倒将轿车砸个正着。实施旧城改造、造福百姓是好事。但人命关天,城市建设千万不能忽视安全问题。

盘点专版对此事进行了追踪报道。

小海瑞回校了

本报记者 刘君福

去年10月9日,“现场点击”第一期刊登了《毁车伤人,危墙猛于虎》的文章:9岁小男孩赵海瑞路过南大街时,被围墙砸了,左腿骨折,肾脾受伤。赵海瑞的父母都是外地来保做生意的,人生地不熟。是小海瑞的邻居叔叔吕胜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帮助打通了社会生活部的热线电话。

文章见报后,施工单位与小海瑞的父母经派出所等多方协调,就解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小海瑞住院治疗7个半月,出院后施工单位给予了经济补偿。

目前,小海瑞已转到史庄街小学上学,基本恢复了健康,能够正常地生活、学习了。

盘点专版除了对这期“现场点击”进行了追踪报道,还对其它期的“现场点出”进行追踪,发现有的通过改进,效果不错,也有的没有改进,令人遗憾。下面是我抄录的追踪报道:

破标牌高悬为那般?

本报记者 杨颖

“现场点击”于去年12月25日,今年3月15日两次报道这个京深高速标示牌。近日记者再次光临,抬头望去,风烛残年般的它仍在高悬,也许是它真的不愿退休。

电线杆子不歪了

本报记者 杨颖

1月22日,“现场点击”刊登了《电线杆子倒不倒两根木棍“说”了算》,反映朝阳南路四库附近有根电线杆子歪斜,存在安全隐患。文章见报后,电线杆子的“病”治了,道路恢复了往日的畅通。

“国防包子”闻过则改

本报记者 张亚德

小店便民本是件好事儿,但包子前面加上“国防”二字,实在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2月1日,第39期“现场点击”曾对这家位于华电附近,滥用“国防”这一专用名词的小店面进行了报道。近日,记者再次回访时,发现昔日的“国防包子”已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小美食”招牌,让人多了几分亲切感。

风景这边越好

本报记者 王煜

9月26日上午11时左右,记者驱车来到鸿雁胡同暗访,发现该胡同卫生状况良好,基本令人满意。

今年3月6日,市委机关一位干部到本报反映鸿雁胡同垃圾问题后,记者到现场进行了采访,当时看到胡同内垃圾遍地,装垃圾的大箱子横在路中间,行人无不掩鼻而过,附近居民饱受垃圾之苦。记者采访后,于3月9日在第56期“现场点击”进行了批评报道。有关部门见到报道后,立即进行了整改和清理,使胡同面貌焕然一新。9月26日上午,记者在鸿雁胡同看到,路面整洁宽敞,以往垃圾遍地的场面不见了。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胡同东边仍三三两两地堆放着不少垃圾箱,有碍观瞻。

恼人的市场搬走了

本报记者 张亚德

3月13日,第58期“现场点击”,特别关注了新市场小学门前马路市场的混乱状况。

过去,校门内书声朗朗,校门外是乱哄哄的市场,对于市区许多中小学校来说,这类市场是一份难以言表的无奈。尽管国家有明文规定,校门之外50米范围内不准摆摊设点,但一些商家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学校这块“肥肉”。近日,记者经过新市场小学门前时,欣喜地发现,经过治理之后,恼人的市场搬走了,本该安静的校园,又重新回归了宁静。

府河还在哀鸣

本报记者杨颖

4月12日,第67期“现场点击”以《府河的哀鸣》为题刊登了一组图片,为府河呼喊,也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呼喊。但近日我们再次来到府河,看到的仍是与照片上如出一辙的景象。府河在为自己的落魄哀鸣,我们也为自己的漠然哀伤。

愿好人一生平安

本报记者 刘君福

3月22日,第70期“现场点击”刊发了《莫让流泪者无言》,报道了四川籍青年白益刚为救女青年见义勇为被扎伤的事迹。后又进行跟踪报道《关注英雄》,介绍了他的家境、生活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同情,海天大酒店免费为他提供住房,职工医学院免费为他做了全面体检,市城管支队为他捐助近千元等。

目前,涉及此案的3名主犯,都已经被绳之以法,一个被判无期徒刑,两个被判12年,小白也得到了部分民事赔偿。英雄的血没有白流,犯罪分子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小白在保期间,得到了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渡过了难关,他一直靠哥哥和朋友们介绍打工维持生活,他在保定也呆出了感情。目前,小白的父母也来到了保定,和他一起在市看守所南边开了一个小饭店兼小商店。相信正直、朴实、憨厚的小白一定能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昔日“风流”今何在

本报记者 王煜

9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联盟路75号的原联盟路食品厂进行采访,发现该厂已关门歇业了。

4月20日,第71期“现场点击”对联盟路食品厂生产假冒产品进行了批评报道。见报后,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治理整顿。9月23日上午,记者冒着细雨来到原厂址所在地看到,厂子是大门紧闭,原先挂在墙上写着厂名的牌子也已摘去,大有一种人去楼空的感觉。记者翘首四顾,终于在房顶看到一个装饰布牌,依稀看到“面包”、“蛋糕”字样,由此可略见昔日之“风采”。

拒马河畔有了“提示牌”

本报记者 贺广君

7月19日,第87期“现场点击”刊发了《有偿打捞尸体引发争议》一文,其中“编辑点评”呼吁旅游景区要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旅游环境,能否在景区危险处做些提示性标记。野三坡景区管委会在很短时间内就在景区内40公里的拒马河畔危险处竖起了“提示牌”。而且在8月25日野三坡遭遇山洪后,涞水县委、县政府及景区管委会积极组织群众大力营救受困游客,这与7月6日有偿打捞尸体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此,我们对野三坡景区有关部门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社会新闻报道的态度表示感谢,对其从善如流的工作作风表示钦佩。

盘点专版还刊登了5篇“读者点评”,就不抄录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