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一句铭言:要好好儿活!这才是“活着”真正应有的完整意义。

要好好儿活
中国有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说的是活着无论如何艰难,也比爽快赴死要好。
讲到“活着”,大家自然会想到余华的名著《活着》。小说中的福贵先丢家财后失家人,自己死里逃生最后苟活人世。福贵的一生饱经沧桑,最终却在磕磕绊绊中活到了最后,他亲历了家族的历史兴衰,也见证了社会的巨大变迁。在他的“活着”中,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在较量中见出了高低:福贵在所有方面都失败了却“活着”,他经历的一切辗压了他却最终消失在历史深处。福贵的“活着”是苦难的卑微的,却也是坚韧的有力的,在“活着”的坚持中,他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活着无论如何艰难,也比爽快赴死要好▲
“活着”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它本身就自带欢快。
难怪翻译家杨苡喜欢说:“活着就是胜利”──她把“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泼皮腔转化为一种“高大上”的乐观信念:人生胜利的目标,就是“活着”!这时的“活着”就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有了从一种“状态”(活着)递升到另一种“状态”(胜利)的意味;它也不再仅仅是“现在进行时”,而带有了“迈向未来”的“将来时”指向。
不过,“活着”的这种“状态”和“信念”对于残疾人史铁生来说却过于遥远,相反,他对“活着”有着异于常人的悲观。在一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每当此时,他的母亲总是“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然而母亲在这样说的时候,她的病其实已经十分沉重。母亲的去世改变了史铁生对于“活着”的认识和态度,因为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使史铁生“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万物活着”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现在进行时▲
道家“活着”的概念,“生生之谓易”这一句话最重要了。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可从《易经》文化“生生”两个字中看出来,《易经》的道理是生生,也只有《易经》文化才能够提得出来,西文没有。
你们研究西方文化,基督教、天主教,《旧约》、《新约》里头,伊斯兰教的经典里头,乃至佛教的经典里头也一样,一切宗教只讲有关死的事,都鼓励大家不要怕死。只有中国《易经》文化能说:“一陰一陽之谓道”。死是陰的一面,也在道中;生是陽的一面,也在道中。

道家“活着”的概念▲
一切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头看人生,所以看人生都是悲观的,看世界也是悲惨的。
只有我们《易经》的文化,看人生是乐观的,永远站在天亮那边看。你说今天太陽下山了,他看是夕陽无限好,只是近黄错,过十二个钟头,太陽又从东边上来了。
这种生生不已,永远在成长、成长、成长……所以我常说,倒楣的人,他的好运气就要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易经》不是说“生生之谓易”吗?楣倒过就是好运,这是循环的道理。
大家倒楣一来就怕啦,如果这样,你就被倒楣魔鬼吃掉了。要把“倒楣”当甘蔗吃,吃完了以后,下一步好的就来了。所谓“生生之谓易”是中国文化特殊的哲学观点,全世界文化都没有这种观点。所以笔者认为,只有中国文化敢讲现有的生命,可以修到长生不死。这便叫做神仙!神仙的境界是“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这个生命是永远的。

只有我们《易经》的文化,看人生是乐观的▲
前面我们谈到“生生之谓易”,再加上“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三句话连起来,就可以体会出这个本体的功能、道的功能了。
道的功能永远是生生不已的,这就是易的作用,这是第一层功能。“成象之谓乾”:乾代表天,构成了第一个现象,所谓天就是太空、虚空的整个现象,也包括天体上的太陽、月亮、星辰系统等,这是第二层功能。
“效法之谓坤”:跟着天体的法则而形成这个地球,才有了我们人类世界的乾坤,这是第三层的功能。这也就是老子思想所根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亦即所谓的生生不已。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一个名称,是假设的、不可见、不可知、不可说的。
道在哪里可以见到呢?“藏诸用”,在用上见到它的体。那么什么是它的用呢?“生生之谓易”,道永远是生生不已的。道一动就是一,一当中就有二;一动就有陰有陽,就有正面有反面出来了。所以我们讲《易经》的数理哲学,与西方的数理哲学有个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认为宇宙万有开始于零。
零是什么意思?零就是一个圆圈,没有数,但大家不要误会了,没有数并不是了无一物,它却是无限的数、无量的数、不可知的数,不可见、不可尽,乃至无量无边,这就是零。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从这里来的。数理哲学最高的只讲到“三”这一步,而“四”是另一个哲学观念了。
那么宇宙有多少数呢?只有一个数“一”。永远是一,一加一叫做二,一加二叫做三:到了十又是一个一,到了百又是一个一,到了千又是一个一,到了万还是一个一……永远是个一,没有二,二是假定的。这就是数的道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的一切道理,都在其中了。

道家对活着的解释▲
上面啰唆难懂也没意思。还是说简单点,蚂蚁为本身筑巢穴,从此有了本身的一个家。
不再风餐露宿,日晒雨淋,在本身的居处四周天天早出晚归的搬运本身的猎物,储存属于本身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是为了活着。我们经由风吹雨打,遭受岁月无情的变迁,翻山越岭地度过那些不为人知的心酸,去寻找心里面的风景和幸福,同样的是为了活着。活着的意义广泛深远,谁也不克不及简单地只用一个词汇和一句话就把活着的定义解释清楚,所以活着才会像故事一样,一而贯之地出现些稀奇离谱的诠释。

蚂蚁为本身筑巢穴▲
其实再怎么难解释,于我们每个小我心里都有一个活着的办法和轮廓,就是经常挂在嘴边常说的:“活着,就是生下来,好好活下去。”
《乐活人间▪七律》——佚名
岁月悠悠莫自嗟,
红尘百味用心嗟。
春风拂柳欢颜展,
夏雨敲荷逸兴嘉。
秋赏菊香诗意涌,
冬迎梅韵画情奢。
心宽自有桃源境,
好好生活乐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