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海瑞的语言艺术有多厉害?看他“策反”田县丞就懂了!

卿心君悦 2023-10-23 19:24:58

文丨卿心君悦

海瑞,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他是严党眼中,不懂和光同尘,油盐不进,认死理还不要命的“怪胎”;是裕王眼中,心怀大义,宁折不弯,敢于挑战整个大明腐败系统的利剑;是嘉靖眼中“无父无君,弃国弃家”的“乱臣贼子”……

如果抛开这些标签与定义,单看海瑞在剧中的表现,他能办事、能顶事、能扛事,但绝对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直臣,他有手段、有谋略、有胆识,业务能力基本满分,怼人逻辑无懈可击,策反的水平更是天花板级别。

导语:

高翰文、王用汲与海瑞一同在浙江巡抚大堂抵制郑泌昌与何茂才制定的“以改兼赈”的议案,这让郑何二人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妙——

又让他们干剜肉补疮的事,还派个郎中在旁边看着;又要补亏空,面子上还得光烫,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嘛。

为了继续推行改稻为桑,一俊遮百丑,也为了把水搅浑,死死捆住上面的人,郑泌昌与何茂才一边借沈一石的手,用“美人计”牵制高翰文,一边想了条毒计对付海瑞:陷害齐大柱等人“通倭”,然后把事情交给海瑞去办。

之所以说是毒计是因为:

如果海瑞真的杀了齐大柱等人,那么淳安与建德两县的灾民就再也不敢买粮了。没有粮,就得卖田,到时候海瑞想阻止劝说,百姓也不会相信一个滥杀无辜的人。

如果海瑞没杀齐大柱,就可以顺势给海瑞扣上“通倭”的大帽子,有了这个罪名,除掉海瑞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还能堵住裕王的嘴。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海瑞跟着徐蒋两个千户踏上了回淳安的路。

“最佳辩手”的破局

事实上,对于郑泌昌与何茂才的算计,海瑞心知肚明,而在回淳安之前,他就想好了破局的对策,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海瑞是如何破局的。

在徐、蒋两个千户的“护送”下,海瑞到了淳安。

刚进县衙大堂,早已等候多时的田县丞,小跑着来迎接海瑞,恭敬的喊道“恭迎堂尊”。

嘴上说着恭迎,可实际上此时的田县丞并没有把这个新来的上司放在眼里。

海瑞在省里顶撞郑何二人的事,田县丞早已耳闻,在他看来,得罪了省里的领导,海瑞这个顶头上司能待多久还不一定呢。

不过,田县丞好歹混迹官场多年,该有的礼数与面子工作还是会做的。

面对一脸谄媚的田县丞,海瑞目不斜视的继续往里走,直到田县丞提醒他更衣,午时三刻要监斩,才停顿下脚步,但依旧没有回应对方。

海瑞此举倒不是在摆官威,没把田县丞当回事,而是故意在卸田县丞的势。

他清楚,眼前的田县丞早就跟省里通过气了,面上尊他是领导,私底下跟他却不是一条心,为了后续更好的把控全场,掌握主动权,他有必要先从心理上给对方一定压力,卸掉对方一部分气势。

另一边,迟迟不见海瑞出来的两个千户有些急了,气势汹汹的敲开了县衙大门。

见来了两个“帮手”,被海瑞晾了半天的田县丞找回了些底气,对着海瑞说道:

“堂尊,午时一刻了,该去监斩台了。”

看似是“请”,可更偏向于通知,这时,海瑞终于说了回到淳安的第一句话:

“拿案卷给我看。”

此话一出,直接打得田县丞措手不及:剧本好像不是这么写的呀,省里就说杀人,没说要准备案卷啊。

以为自己听出错了,田县丞再次向海瑞确认,在海瑞重申“我要看案卷”之后,田县丞硬着头皮,有些磕巴的说道:

“没,没有案卷……”

海瑞当然知道没有案卷,他就是想让田县丞亲口说出来,以便他发难:

“没有案卷叫我勾朱杀人?”

被问得哑口无言的田县丞,先是一愣,随后无奈的看了看一旁的两个“帮手”,意思是,该你们说话了,我是没话可说了,人家是我的上司,我可没法硬顶。

毕竟是带着任务来的,完不成不行啊,其中一个千户开口了:

“海知县,杀人是省里定下来的,并没有说还要审阅什么案卷。”

本以为抬出省里就能逼海瑞就范,没成想,海瑞根本不吃这一套,镇定自若的继续揪着案卷的问题不放:

“我在巡抚大堂就说过,倘若真有通倭情节,我会按大明律法处决人犯,但绝不会滥杀无辜。既然申报杀人,为什么没有案卷?”

听海瑞提到了大明律,田县丞突然有了说辞:

“回堂尊的话,人犯是昨天才抓到,据大明律法,凡有通倭情事,就地处决。因此来不及立案卷。”

田县丞还是有些小聪明的,想以大明律来解释缘由,如果案子是真的,田县丞说的也在理,可问题是,案子本就是子虚乌有,经他这个一说,反倒又给海瑞送上另一个发难的机会:

“人犯天亮前抓获,禀报却在昨天上午就送到了巡抚衙门大堂,淳安离杭州两百余里,你们的禀报是插着翅膀飞去的?公然还敢跟我说大明律法,大明律法现在就在这里,这上面哪一条写着,凡有通倭情事,都不需要立案卷的?不立案卷,也不问口供,人犯抓到之前,禀报早已送到上司衙门,你们要干什么?”

一段话,稳,准,狠的直指案件漏洞,有理有据有法可依,说得三个人无言以对。

没等对方反应过来,海瑞紧接着下了结论,顺带还给两个千户派了任务:案子有漏洞,今天不能行刑,需要上级衙门共同审理,你们去报巡抚衙门,我去呈报胡总督。

听到案件要被搁置,还要报给胡宗宪,两个千户不干了,这样回去没法交差啊,于是,不甘心也不服气的徐千户再次抬出省里,顶道:

“来的时候省里打了招呼,叫我们只管处决人犯,并没有说还要审案,海大人,我们可是臬司衙门派来的。只管杀人,不问其他。”

以势压人这招,对别人可能管用,但对海瑞却没用,他不急不慢的将问题抛了回去:

“顶得好!杀错了人,是你抵罪,还是臬司衙门抵罪。”

化解以势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硬顶,也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捋清、明确责任,一旦涉及到自身,人都会下意识的规避责任,保护自己。

也因此,在两个千户依旧不准备让步的时候,海瑞直接将利弊关系与责任摆到了明面上:

“你们是奉命办差的,现在既然没有上司的亲笔指令,我作为淳安的现任官,也是监斩官,那么按《大明律法》,一切都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我不勾朱,谁敢杀人。朝廷到时追究起来,可没有人替你们顶罪。”

你们也只是个打工的,省里没有给你们亲笔信,明显是在“玩”你们,真的杀错了人,或是你们一意孤行的强来,将来追究起来,顶罪的可是你们而不是省里,为了工作把命折进去不划算!

见海瑞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两人明白了,想要裹挟海瑞杀人,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除非他们愿意担责顶罪,可他们也不是傻子,犯不着为了工作把命丢了。

至此,两个千户彻底被海瑞拿捏,再也不提杀人的事了,而在双方你来我往的交锋中,时间也过了午时三刻,齐大柱等人的命暂时保住了。

不得不说,论辩论的技巧与逻辑思维,海瑞绝对能够跻身大明朝第一梯队。

全程不急不躁的掌控着节奏,用反问引导对方主动露出破绽,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在火候差不多的时候,话锋一转开始分析利弊,顺势再抛出一个选择题让对方自己权衡。

总之一句话,强势但不强硬,锋芒毕露但只对事不对人,主打一个有理有据,有张有弛,有进有退。

如果说海瑞的辩论技能算是一绝,那么他策反田县丞与王牢头的过程,则完全可以称为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教科书级别的“策反”

劝退了徐蒋两个千户,海瑞又以“我来之前的那些事必须你顶”为由,绑住了田县丞,打发其去借粮,随后便守在牢房,吃住都在里面。

之所以如此,是海瑞清楚,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郑何二人算计不成,下一步势必是杀人灭口——杀了牢里的“倭寇”与齐大柱等人。

这样一来,就算坐不实他“通倭”的罪名,但齐大柱等人死了,他还是无法向百姓交代,一切又如了郑泌昌与何茂才的愿。

而只要他在牢房里,对方就不敢轻易下黑手,所以他只能严防死守,拖到收到信的谭纶前来解围。

这一边,海瑞死磕在牢里不出来,另一边,得到新指令的徐蒋两个千户,将准备杀人灭口的事,告诉了田县丞与王牢头,并拿着刀胁迫他们签字画押,配合他们行动——想办法将海瑞请出大牢。

就这样,田县丞与王牢头带着“任务”出现在了牢房门口。

而从看到二人心虚的表情以及身后跟着的兵,警觉的海瑞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对,为了确定心中的猜想,海瑞当做什么都不知道,问了田县丞一个问题:

“田县丞,交代你的事办了吗?”

见田县丞所答非所问,只说织造局来人催了,让他立刻去码头,海瑞明白,田县丞与王牢头大概率是被两个千户收买了。

到此,我们先来分析下当时的局势:

海瑞阵营,只有他一个人,孤军奋战,孤立无援;

对方阵营,不仅有人有兵,还裹挟了田县丞与王牢头,一旦双方达成默契,强行把他拖出牢房,杀人灭口之后,纵他有一万张嘴也无济于事。

局势不利,就扭转局势,海瑞又一次想到了破局的对策——

想办法策反田县丞与王牢头,确保淳安内部的衙役不会倒戈,然后借田县丞的手,把沈一石的管家拉进牢房,增加对峙的筹码,进一步防止对方狗急跳墙来硬的,一起拖到谭纶赶到。

明确了方向与目的,接下来便是教科书级别的“策反”操作了。

海瑞先是打发了徐蒋二人的兵,留下田县丞与王牢头,并命人把大门关紧。

这是海瑞策反的第一步:创造策反的机会与环境。

将对方势力赶出同一个空间,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田县丞与王牢头的心理压力,还会给二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错觉——他们与海瑞才是一个阵营的,不是对立的,为后续“策反”做准备。

环境有了,海瑞开始说话了:

“王牢头,你有个老母亲,晨昏问安还算孝顺,你有三个儿子,每天督促他们做功课,也颇尽父职,是不是。”

“田县丞的老母亲去世了,父亲还在,你不够孝顺,让老父亲一个人住在城南的小屋里,你却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住在另一所大宅子里,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两段话看似是在唠家常,实际上却是策反的第二步:转移对方注意力,卸下对方的心理防线,掌握主动权。

如果海瑞上来就逼问他们,会怎样?

无异于直接将二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就算二人想反口,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女人发现男友出轨,但却想挽回男友,这时,她可以暗示对方自己有所差距,却不能直接戳穿男友出轨的事,否则对方很可能就破罐子破摔的直接摊牌了。

也就是说,海瑞没有直接逼问,就是为了以免对方产生“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

而聊家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二人的思绪与注意力不自觉的跟随着海瑞的话题走,脑子里想的,也从如何把海瑞“请出去”,变成了家人,同时紧张的氛围得到了缓解,二人的心理防线也会有所降低,这更有利于海瑞说服他们。

听到海瑞点名自己不孝,田县丞下意识的开始解释,不过田县丞也算是半个官场老油条,很快就明白,海瑞并不想听,他媳妇为啥和他父亲不合,于是习惯性的说了句场面话:

“堂尊呐,您真跟明镜似的,小的们这点事情,这么快就都知道了。”

见田县丞的注意力已经成功被转移,海瑞接着话茬回道:

“我头上担着天大的干系,从省里到淳安县,没有一个人是帮我的,我得弄清楚了,知道是谁在扰乱王法和朝廷作对,有一天朝廷问起来,我也好有个话说。”

这段话是在向田县丞与王牢头传达三个信息:

其一,暗示二人,我海瑞是有背景的,否则怎敢直顶省里,上面有人护着我,等着我回话呢;

其二,给二人施压,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想干什么,也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其三,提醒二人,你们虽然不跟我一条心,但你们还有选择的机会,是继续“扰乱王朝和朝廷作对”,还是悬崖勒马。

田县丞与王牢头显然听懂了海瑞话里的意思,心虚的对视了一眼,可没等他们表态,海瑞话锋一转,说起了“掏心窝子”的话:

“其实啊,官做得再大,落到底也是居家过日子,谁想往死路上走啊。我也有老母亲,快七十岁了,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你们的福气比我大。”

海瑞的这段话很有水平:先是给对方找了个台阶,我知道你们也是被逼的,将心比心我理解你们;然后直戳对方的软肋与痛点,你们的福气比我大,有儿子继承香火,要珍惜啊。

这也就是海瑞策反的第三步:将心比心的拉近彼此距离,然后直戳对方的软肋与痛点。

见海瑞句句站在他们的角度,田县丞本就徘徊的心,有些动摇了,感叹道:

“堂尊呐,您老是星宿下凡,卑职哪里能比得了您老啊。”

堂尊呐,您老是“神仙”下凡,哪是我这个小人物能比的,人家不敢动您,却敢动我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见田县丞有松口的迹象,海瑞加大了“力度”:

“没那回事,没那回事,有一点我比你们运气好,我的家人全在福建,朝廷也答应了我,我要是在淳安县被人害了,会有人把我的家人全接到北京去。”

这段话,既是在提醒田王二人,我不怕死,因为我的家人有“上面”庇护,你们可要想清楚了,真干了糊涂事,没人保护你们的家人;也是在暗示二人,跟着我海瑞,你们可能才有活路。

这是海瑞策反的第四步:借势。

借裕王的势,提高言语的说服力与重量,让对方信服他有能力,成为他们的救星。

田县丞显然是动心了,所以才会问道:

“堂尊呐,听说您老是裕王举荐的人?”

田县丞想要确定,海瑞到底是不是裕王的人,如果是,那么他们跟着海瑞,确实是条活路。

而海瑞则扔出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这要紧吗?”

通常来说,不承认,也不否认,就是默认。

在田县丞与王牢头一人一句的说着“当然要紧”、“裕王就是将来的皇帝”,然后一脸期待的望着海瑞的时候,海瑞明白,时机到了:

“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地离开淳安县?”

策反第五步:给出保证与承诺——想上岸不,想活命不,想保护家人不,来,听我的。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海瑞意识到时机成熟了时,并没有立刻抛出橄榄枝,而是故意拖了几秒后之后才出声。

为啥?

轻易得到的,容易不被珍惜。

如果海瑞表现的过于着急或是殷切,田王二人会觉得是海瑞有求于他们,而海瑞故意拖延几秒,却能让对方产生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从而更珍惜海瑞给的机会,心甘情愿且卖力的听从海瑞后续的吩咐。

就这样,在二人“想啊,堂尊呐,救我啊”的喊声中,海瑞的策反完美收工。

所谓“策反”,策的是人心,打的是心理战,谁能引导对方的心理与注意力,谁能抓住对方的弱点与软肋,谁能掌握主动权,让对方先着急,谁就赢了。

官场的真相之一

从海瑞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官场的真相之一。

在官场,最怕遇见三种人:

一,无欲之人——不想升官,不贪财,不好色。

没有欲望,所以没法利用,不想升官,所以不怕得罪上司,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贪财好色,所以收买不了。

二,不怕死的人——无所畏惧,没有软肋。

不怕死,所以无法被威胁,一旦真的被逼急了,大不了鱼死网破,说白了,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三,有背景的人。

有背景,所以惹不起也动不了。

而以上三个特质,海瑞全都具备,这也为何他一个小小的知县,敢硬刚郑泌昌与何茂才,逼得对方昏招不断,却能毫发无损的原因。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3-12-10 19:08

    大明王朝1566 有个副标题 嘉靖与海瑞 所以 博主你的第一句话就有问题 海瑞是绝对主角 极其重要的角色这句话说他都不恰当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