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这波倒春寒的结束,未来一周的气温会回升加快,想要移栽黄瓜、番茄、丝瓜等春季蔬菜的菜友,可要抓紧这难得的种菜时机,赶快行动起来。
说到移栽,对于有经验的菜友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移栽经验的菜友来说,却也会状况百出,常犯这6大移栽禁忌。尤其是后3条,99%的种菜新手常犯,轻则造成僵苗,缓苗慢,老小苗,重则黄叶、萎蔫、烂根,甚至死亡。
今天我就来详细说说菜苗移栽中常犯的这6大禁忌,不管您中了几条,看完以后一定要果断避开,免得造成损失。

有的菜友觉得晴天太阳大,移栽菜苗容易晒蔫或者晒死,便选择雨天移栽。
实际上,雨天看似湿润,适合移栽,但实则暗藏危机。
因为雨天土壤过于泥泞,透气性差,移栽后蔬菜根系容易缺氧,无法正常呼吸和生长。
而且,雨天病菌活跃,伤口处极易感染病菌,引发各种病害。就像人在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病一样,蔬菜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很难健康存活。
所以,一定要选择在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移栽,给蔬菜一个良好的“搬家”环境。
实在因为天气原因,只能在雨天移栽,那么也要挖好排水沟,并撒草木灰吸湿。

为了让蔬菜长得好,不少人会在移栽时施足底肥。
但如果施底肥以后图方便不覆土,而直接栽下菜苗,那么肥料直接挨着蔬菜根系,就会适得其反。
底肥浓度较高,离根系太近会烧伤根系,就像把植物的“嘴巴”烫伤了,它怎么还能好好“吃饭”吸收养分呢?
正确的做法是,将底肥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薄土,再进行移栽,让根系与底肥保持一定距离,这样既能保证养分供应,又不会伤害根系。
摘叶过度移栽后,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适当地摘掉一些叶片是必要的。
但有些朋友却急于求成,过度摘叶,把大量叶子都摘掉了,那就会出大问题。
叶子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摘叶过多,蔬菜制造的养分就会不足,无法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一般来说,只需要摘掉底部1-2片老叶、病叶和过于密集的叶子即可。

不管什么蔬菜,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有的菜友为了赶早或跟风,盲目的在低温的时候就移栽,往往会造成菜苗冻伤或冻死。
因为低温环境下,蔬菜的生理活动会受到抑制。如果在低温时定植,根系的生长速度会变慢,吸收能力也会下降,蔬菜就很难缓苗。黄瓜、番茄、丝瓜等蔬菜一般需要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下定植,当气温稳定在一定范围时再进行移栽,这样蔬菜才能更快适应新环境,茁壮成长。
栽得密不透风有些菜友觉得种得密一点,产量就会高一些,尤其是利用楼顶阳台种植的菜友,种植面积有限,就喜欢见缝插针般的栽得密不透风,其实这是严重错误的。
移栽过密会导致蔬菜之间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增加,容易引发病虫害。同时,通风不好会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蔬菜生长不良。
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保证蔬菜有足够的空间生长,通风良好,这样才能长得健壮。

犯这个禁忌的菜友很多,移栽后就迫不及待地施肥,以为那样做能让菜苗一夜长大。
其实,移栽后的蔬菜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环境,这个时期就是缓苗期。
在缓苗期,蔬菜的根系还比较脆弱,吸收能力较弱。如果此时施肥,肥料可能无法被有效吸收,反而会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对根系造成伤害。所以,一定要等蔬菜缓苗成功,长出新叶后再施肥。
我的经验是,移栽后10天内不追肥(根系未恢复,施肥即烧苗)。
总之,别小看种菜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农活,便以为随随便便能种好。殊不知,种菜是一门讲究经验和知识、技巧的技术活。
想要种好菜,就要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避开上面所说的那几点禁忌,才能收获满满的蔬菜。
最后悄悄地问一句,你在移栽蔬菜的过程中,有没有犯过这些错误呢?都犯了哪些?别害怕,大胆地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种菜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