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几百遍了,就是记不住”“明明教得好好的,过两个小时就不会了”“学会了指认卡片,却不能指认生活中的物品”……
泛化是指在某一情境下学到的技能或行为,也能够在其他情境下展现出来。通俗一点讲,就是举一反三。例如,孩子看向桌上的苹果,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看到的这个是苹果。”同时可把红苹果、青苹果都拿给孩子看,告诉他这些都是苹果。
泛化有助于提升孤独症(自闭症)孩子更多的能力,让孩子能更自然地和社会相处,但有的家长说泛化好难,在机构里跟着老师学习好几遍了,但是同样的方法在家里运用,效果不怎么好,孩子老是教不会,今天教了这个明天就忘记了。
其实,家长们在给孤独症(自闭症)孩子做泛化训练时可能进入一些误区。下面给大家例举两个典型的误区:
一、每天固定一种模式做训练
比如每天都是拿着同一张香蕉的图片教授孩子香蕉的概念,那么孩子就不会产生香蕉的概念。
比如固定在桌面进行教学,离开桌面就不涉及教学部分。
二、喜欢用卡片教学
没错,有的泛化确实用卡片教,可以达到效果。那气味、大小、味道如何用卡片教呢?如果这样,孩子最后的认知可能就停留在卡片上,那么他遇到生活中相似的东西,当然识别不出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给孤独症(自闭症)孩子泛化训练,什么样的方法才有效呢?其实,我们可以从泛化的目的出发寻找方法。泛化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把学会的技能应用到不同环境中,孩子在不同的人面前,都能稳定表现出学会的技能,孩子能够举一反三。这里给大家例举几种泛化方法:
一、紧抓生活场景进行泛化
生活场景就是指自然环境,泛化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把技能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我们可以反向推导,用生活场景和常见物品进行学习。我们可以用事物代替卡片,比如说我们把一堆蔬菜摆在孩子面前,他们可以通过触摸感受蔬菜的形状,也可以闻一闻蔬菜散发的气味,当炒完端出来的蔬菜还可以尝一尝味道,通过这些感受就会印象深刻,偶尔让他们帮忙洗一洗蔬菜还会感觉很有趣呢。
二、适当进行辅助
有时候孩子在机构已经学会的技能不会在生活情境中使用,这时候我们应该给予辅助。比如别人帮助了孩子,但孩子没有说“谢谢”,家长就可以用口型辅助说“谢谢”来提醒孩子,孩子要是说出“谢谢”,就及时给予强化。过程中辅助需要慢慢撤销,直到可以独立说出感谢。
三、适当设置情景
虽然生活场景是最好的训练场所,但是有的场景并不能随便让孩子进行学习,比如说教孩子去市场买菜,我们可以在家中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告诉孩子买菜需要用钱来购买,然后认识钱币,选好菜后,问老板多少钱,然后把钱递给老板等等环节步骤。这些流程先在情景教学中练习至熟练,再带孩子到菜市场买菜,这样孩子更容易学习购买物品,也能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四、尝试不同的人
许多家长经常反馈,同一件事情,孩子只能在老师那完成,在家根本就不听。学习新的技能,比如手指操游戏时,当孩子与老师可以进行游戏时,爸爸妈妈在家也可以和孩子也进行相同的游戏。
五、变换不同的角度泛化
比如询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他可以回答,但如果问“你是谁”,他可能就不会了。再比如你说“吃饭”,他就过来吃饭,但如果你说“过来吃晚饭”,他可能就茫然了。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各种情况,变换不同的指令,从不同角度去干预孩子。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孤独症(自闭症)孩子的几种泛化方法,可以让泛化更加有效果,让康复更有效果。不过,其实泛化的方法还有很多,但需要记住的是,应该多创造机会进行泛化,让孩子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