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鲮鱼文化”,中国餐桌上的小巧美味

派大星的海底世界 2024-04-07 23:45:35

鲮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别称鲮公、雪鲮、花鲮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鲮属鱼类的统称,常见的有土鲮、麦鲮、泰鲮等,其中土鲮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鲮鱼,麦鲮(学名麦瑞加拉野鲮)是从印度引进的,而泰鲮(学名露斯塔野鲮)则从泰国引进的。

形态特征

鲮鱼体型为纺锤形,侧扁且长,吻部圆钝,和鲤鱼外形相似,但更为细长,且鲮鱼的额须较短粗,体色为青白色,富有光泽,腹部颜色为青灰色,末端为褐红色,体侧胸鳍基培部有数个黑色鳞片。

分布范围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常栖息于南方水温较高的水体中,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珠江、闽江、澜沧江、元江等水域,水温在15~30℃时食欲旺盛,水温高于31℃时食欲减退,水温低于14℃时聚集在深水区,水温低于13℃时停止摄食,若水温低于7℃则不能生存。

生活习性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适合生长在水温较高的环境中,最适生长温度在15-30度之间,不耐低温,温度低于7度时生长缓慢,且鲮鱼的食性较杂,主要以硅藻、绿藻、植物碎屑、水底腐植物、挠足类、枝角类动物为食。

主要种类

1、

土鲮:土鲮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鱼类,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也包括硅藻、绿藻及高等植物的碎屑、水底腐殖质等。

2、

麦鲮:麦鲮为底栖鱼类,喜活水,善跳跃,常靠近岸边觅食,个体大,适应性强,无论在水库、湖泊、池塘、江河中都能生长,耐低氧和抗病能力较强,抗寒能力高于土鲮。

3、

泰鲮:泰鲮是从泰国引进的鲮鱼,别称露斯塔野鲮、泰国鲮等,鳞片有红色半月牙斑纹,眼与鳍为红色,以有机碎屑、藻类、水生植物等为食,也吃麦麸、米糠和配合饲料。

食用价值

1、增强体质:鲮鱼肉能增强体质,得益于鲮鱼肉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可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又是合成抗体的基础。

2、健脑益智:鲮鱼肉能健脑益智,得益于鲮鱼肉中富含DHA,DHA是大脑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对提高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

3、美容养颜:鲮鱼肉能美容养颜,得益于鲮鱼肉中富含的维生素、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物质能使皮肤变得光滑、细嫩、有弹性。

家庭烹饪

清蒸鲮鱼

1.将鲮鱼处理好切段洗净,沥去多余水分,无需腌制。

2.蒸炉烧开水,入炉蒸5分钟,取出关火。

3.在蒸好的鱼表面均匀淋上煮熟的生抽,撒上白胡椒粉,姜,蒜,葱。

4.将植物油煮沸,均匀的淋在鱼上面即可。

做法摘自《豆果美食》仅供参考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