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01
问女性朋友们一个问题,你们都和婆家人拍过全家福吗?
是丈夫或公婆主动邀请你一起拍的,还是他们绕过了你,但你非要“凑”上去拍的?
可能对男人们来说,不就是一张照片吗?拍不拍、怎么拍又有什么关系?
但在女人们眼里,却“非同寻常”,因为,这很大程度上能看出男人有没有把她当成一家人。
对于任何一个女人来说,结婚后最希望的莫过于:男人能在婆家人面前重视、在意她,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男人只要能想起和她商量、考虑到她的感受,这些都足以让女人们欣慰。
朋友乐乐就遇到了这样一件暖心的事情。
前几天,为了给儿子过一周岁生日,乐乐的丈夫特意选了一个饭店庆祝,不仅如此,他还把公婆、以及小叔子都带了过来,想着趁孩子过生日一大家人聚一聚。
吃饭间隙,乐乐的婆婆逗小孙子时突然提议,既然大家好不容易凑齐,不如吃完饭后去拍一张全家福,毕竟,家里添了一个小宝贝也是喜事一桩。
婆婆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当天下午,他们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去了照相馆。
本来乐乐也以为就是照一个相而已,谁知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她抱着儿子正整理衣服,小叔子冷不丁在她面前说了一句,“嫂子,你不用麻烦了,把小侄儿给我哥就行了!”
乐乐笑着点了点头,把儿子递给了抽烟回来的丈夫后,她便很自觉地站在了丈夫身旁。
谁知,看到她的动作,小叔子连连摆了摆手,“嫂子,那个,你先在一旁等会儿,这是我们老刘家一起拍全家福,没你的事儿!”
听到小叔子的说法,乐乐顿时惊在原地,她想不到会是这么个“场景”,当然,更让她意外的是,小叔子对她这般赤裸裸“排斥”的态度。
02
乐乐认真回想了一下,自从她嫁过来这三年,和小叔子并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
婚后,她和丈夫住在自己的婚房,小叔子则与公婆一起住,没生孩子之前,逢年过节,她都会陪丈夫回家看望公婆,有时,遇到小叔子在家,她也是笑着打几声招呼。
唯一惹小叔子不快可能就是因为“让婆婆帮带孩子”的事情。
乐乐记得生下孩子后,婆婆以“亲家了解你的喜好、脾气,我没亲家有文化”为由不是很愿意照顾她坐月子,也不愿帮带小孙子,为此,她和婆婆拌了几句嘴,婆婆于是一气之下回了老家,自此,当她和丈夫一起再回到婆家,小叔子就开始对她爱答不理。
虽说后来,她和婆婆的关系在丈夫的协调下有所缓和,偶尔,她也会跟着丈夫回家看望公婆,和婆婆也能有说有笑地聊几句,但小叔子的态度总让她觉得有些不对劲。
最初,乐乐也曾私底下问过丈夫,是不是小叔子因为她和婆婆的事情对她有什么误会,但每次丈夫都称“弟弟只是太老实、不善言辞”,是乐乐“想的太多”。
如今看到这种情况,乐乐更加确定以往真不是她想太多了。
正当她思量:是直接反问小叔子为啥自己要等会,还是灰溜溜地退到一边当旁观者时,一旁的丈夫开了口。
“小磊,你这话真是太让人难堪了!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都不该这么说!你嫂子怎么就不能一块照相了!她难道不是老刘家的人吗?要照就大家一起照,要不照就都不照!你若是再这样想,那以后你最好别娶老婆,要不然弟妹算啥!”
说完这些,乐乐的丈夫便用手紧紧圈住了她。
或许是看到自己哥哥动了怒,或许是自知理亏,乐乐的小叔子听后只是笑了笑,不再回话。
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公婆见状,连忙呵斥了小儿子几句,接着又向乐乐说了一句“他不懂事,你们俩别和他一般见识”,如此,才算结束了这场“风波”。
03
事后,乐乐和丈夫谈起这件事时,说他没必要当场发那么大的火气,毕竟拍不拍照她也没放在心里,就是觉得当时有些尴尬罢了。
未曾想,她的丈夫一本正经:“那怎么行!哪有我们拍照,让你单独站在旁边欣赏的!就算是你那天没到场,也得等着你一起拍啊!要不然这算啥?既然都把你娶进了家门,自然就得是一家人!哪有区别对待的道理!”
丈夫的回答让乐乐很是感动,她没有想到一向木讷的丈夫会有这样的心思,以往两个人吵嘴,包括和婆婆有矛盾时,她还抱怨过丈夫不知道心疼她、不懂得为她考虑,现在看来,丈夫也不是她想象中的那般“拎不清”,她暗自庆幸,丈夫没有处处和家人站在一起,在是非面前也是愿意“维护”她。
和我聊天的时候,乐乐说了这样一句话:
“希望以后他也可以这样明事理!遇事能有自己的判断,不盲目听从他人的决定。两口子过日子,不求有多富贵,只要身边的他知冷暖、明是非,对自己的小家知道用心经营,这对我们女人来说都算很幸福了!至于婆家人,不求他们能对自己多好,只要大家都客客气气的就好了。”
实话讲,乐乐的观点我还是很认同的。
对很多女人来说,婆家人对她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男人对她、对家庭重不重视,知不知道在女人遇到“不公”时护着她。
两个人既然组建了一个家庭,就是这个家的男女主人,不管是男方的家人,还是女方的家人,对夫妻俩来说都只是“外人”。当一个人能发自内心地像维护自己一样去维护伴侣,把伴侣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尊重并愿意换角度去考虑ta的内心想法,那么,夫妻之间的诸多争执自然而然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所说的那样:
“从长远来看,最幸福稳固的婚姻是那些丈夫尊重妻子,不反对分享权力,与妻子共同做决定的家庭。当夫妻两人意见不一致时,这种家庭中的丈夫会积极寻找他们的共同点,而不是一味地固执己见。”
其实,很多时候,男人不说必须得对妻子多么好,只要在遇到问题时,有一个平和又公正的态度,不大男子主义、不以偏概全,不用自己的观点去强迫妻子妥协,那么,他的婚姻生活就不会太过“鸡飞狗跳”。
因为,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她可以陪男人吃苦受累,可以毫无怨言地为男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但容忍不了男人眼睛里“看不到”她,给不了她一点点好的“回馈”和希望。
04
想来我结婚也有八九年了,这些年和先生也有互看不惯的时候,偶尔遇到问题争执不下,我们还都会互飙狠话。
但不管我们闹得再凶,事情过去之后又能恢复到原样,两个人该说说、该笑笑,全然忘记了彼此“面目狰狞”的时刻。
是我们足够大度吗?不全是。大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很怂,总觉得家吵散了,就再也找不到像对方这样“合适”的人了。
我和我先生有一点能达到共识的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两个人都要站“统一战线”,拧成一股绳。我们的小家,包括我们两个人,其他人都没有“指点”的权利,不管是我爸妈还是他爸妈,都说不得一句不是,若是哪一方的家人故意“刁难、排外”另一方,这一方都必须得勇于站出来“打破”。
就像照全家福这件事情,其实我也经历过。
那时我女儿刚过了一百天,我也是带着她和先生回了婆家,只是,中途因为加班开会,我不得不提前返程。
就在我走之后,婆婆提出一起拍张全家福,说是刚好妞妞百天也需要留影。
当时我姑姐一家三口还有小叔子夫妻俩都在,我先生觉得单独缺个我有些不妥,于是说等下次带我回来后再一起拍。
姑姐和婆婆可能有些不情愿,她们抱怨了几句,大意是为了我这么一个外姓人,一大家人都得等着,太不值得。
为此,我先生发了很大一通脾气,他不但责备了姑姐,而且还质问了我婆婆,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什么我在的时候不说,我前脚刚走她立即就提出要一起拍照。
婆婆被自己儿子这么一问,可能面子有些挂不住,于是松了口,声称拍不拍都无关紧要。
这件事我先生一直没有和我说,这是后来弟妹生孩子我去看她时,她给我讲述的,她声称很少见到男人能在自己家人面前还这么“维护”老婆。
不过,我也问了先生这件事,他觉得本来就是他家人做得不对,不管我拍不拍,也都有知情的权利,而不是蒙在鼓里,等照片出来后有一种被刻意“排外”的感觉,“如果换做是我,被你们家人故意刁难,我想你也会站出来说一句,所以,咱们必须得做到公平。”
这是他给我说的一句原话。
可能,也正因为知道双方都有这样一个底线,这几年,我们的婚姻虽然有过吵吵闹闹,但是没有大问题:没有冷战,没有婆媳、岳婿矛盾,也没有谁主导谁,更多的还是互相理解、给予。
我一直觉得婚姻里最少不了的就是:公平。
我怎么对待你,也希望你能用相似的态度去“回报”我,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没有谁欠着谁,也没有谁必须得一味付出、忍受、妥协。
如果你对我是颐指气使、没有一丝尊重,那么,就请容忍我对你漠不关心、视若无睹。
一个家庭的“宁静美好”,必然是夫妻两个人协同的作用,而不是一个人的一己之力。
不管是主外还是主内,你和你的伴侣都值得珍惜与尊重。
有一句话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
没有一无是处的爱人,只有内心狭隘的自己,你所取得的成就和赞美,必然也少不了伴侣的付出与支持。
有时候,你轻视伴侣,处处都看不惯ta,任由ta被刁难、忽视,其实并不是ta一无是处、配不上你,而是你自己平庸无能、却还不自知。
要是我,直接回复:你们自己玩吧!我和我老婆是一家人!你们都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