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执意离婚的女人:他对我父母态度连我对公婆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一念卿辛 2021-10-28 12:09:39

文/涵美一

图/来自网络,侵删

01

一个女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选择离婚?而且还是那种不离就誓不罢休的执意态度?

想来,一定是在婚姻里伤透了心、失望透顶。

梅娟最近就在和丈夫闹离婚,起因是丈夫的一句话。

梅娟的父亲重病住院了一个月,这期间,丈夫非但没有去看过一眼、没有打过一个电话,反而还指责梅娟,放着自家的他不管、女儿不问,非要去插手娘家的事。

“家里有你弟和你妈,又不是忙不过来!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那么操心干啥!去医院看一眼不就行了!”

丈夫的这句话让梅娟很是心寒,她甚至觉得丈夫真的太无情:父亲住院,她作为女儿,回家帮忙照顾七八天,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怎么就不能操点心、尽点孝了?如果是婆婆身体不适,丈夫还会这样一脸无所谓吗?

说到婆婆,梅娟又有一肚子话想说。

自从她嫁进这个家,对公婆都是像对自己父母一样真心实意地对待,不但逢年过节会给二老打电话、送礼品,而且遇到他们身体不适时,也是能出力就出力、能出钱就出钱。

犹记得婚后第一年的十一,公公因病住院,丈夫由于工作忙顾不上,而大姑姐嫁的远,来了两天后便匆匆返回了婆家,只有她,只要有时间就会到医院去送饭,有时担心婆婆身体吃不消,她还会接替婆婆照看一下公公。后来,公公去世,想到婆婆一个人在家太过孤单,她曾提出让婆婆来家同住,被拒绝后,她又想方设法去“开导”婆婆,只要有空,她就和丈夫回家看望婆婆,就算她怀孕生女的那段时间,婆婆没能帮太多,她也是心怀感恩、毫无怨言,遇到婆婆身体有任何不适,她也是力所能及地忙前忙后,甚至前年婆婆做手术,还是她带着两岁的女儿在医院寸步不离地陪守了大半个月。

她总觉得既然和丈夫成为了一家人,能替他分担的地方自然会尽心去做,毕竟,夫妻之间,本该互相理解与扶持的。

结婚这六年,她自问做到了一个儿媳、妻子的本分,不管是待公婆还是对丈夫、家庭都是掏心掏肺。她总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被丈夫看在眼里,不求他多么感激,至少他能记在心里,对自己父母也能有同样的态度,然而,丈夫的做法却一次次让她失望。

02

这几年,丈夫对她父母的态度一直都很冷淡:不管是她坐月子母亲特意大老远跑过来帮忙,还是过节时她回娘家,只要看到她父母,丈夫都是拉着脸、一脸不悦,从不主动开口说话。

也正因为此,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丈夫总以路远、太折腾为由,来回推脱,每年就只同意过年时去一趟她娘家(今天去,第二天一早就返程),后来,有了女儿,丈夫便有了更多的借口不愿陪她回家,即便是女儿长大了一些,偶尔她带着女儿回娘家,丈夫还是会大发雷霆地责备她。

最初,梅娟以为是丈夫还在心里生闷气,因为结婚前,母亲觉得他家境太一般,而且父母年龄大、身体又不好(梅娟的公婆由于身体原因,31岁时才有了儿子),反对过他们的婚事,虽说最终她母亲点了头,而且结婚时也给了梅娟丰厚的嫁妆,但她的丈夫还是“记下了仇”。

为此,梅娟也曾开导过丈夫,她本以为看在婚后父母时不时给她钱、帮助她们的份上,丈夫可以慢慢释怀,未曾想,他非但没有放下心里的怨念,反而变本加厉。

女儿去年过三岁生日时,梅娟的父母专门坐了车到家探望,一来他们是想在外孙女上幼儿园之前,给她好好过个生日,二来也是想看一看梅娟,因为自从她怀孕生女,回娘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按理说,岳父母来到女婿家,作为女婿不说非得热情款待,至少面子上要客客气气、看得过去,然而,梅娟的丈夫,自始至终,非但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露过一个笑脸,反而一直摆不完的脸色,甚至,在梅娟的父母表明了他们的不悦后,他非但没有一丝歉意,反而还毫不客气地怼了一句:既然你们也看不惯我,那还大老远来我家干啥!若是真想闺女,让你闺女回娘家不就好了?

因为这,好好的生日宴闹得不欢而散,在这之后,梅娟的丈夫再也没去过岳父母家,而梅娟的父母只要提起这个女婿,也是摇头叹气。

至于梅娟,为了这些事,也没少和丈夫理论、争吵,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03

只要想起这些,梅娟就感到很是不公。

有时她也很不明白,她都可以不揪着公婆的不好不放、真心实意地对待他们,为什么丈夫对她的父母却是如此苛刻、冷漠?

就像这次她父亲生病住院,丈夫的表现连对一个陌生人都不如,真是让她失望至极。

只不过,和以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她不是发了通脾气就作罢,而是大吵了一架后,坚决要离婚。而且,为了能够尽快离婚,她主动提出什么都不要,带着女儿净身出户。

丈夫认为她上纲上线,小题大做,“你这个女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呼小叫,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至于吗?”

梅娟觉得可笑,如果这是小事,那以前公公重病,大姑姐回来就呆了两天,丈夫为什么暴跳如雷?如果是她用丈夫那样的态度去对待婆婆,丈夫还会认为是小事吗?

“结婚这些年,公婆对我的好我都记着,对我的不好我也没有一直怨怼,因为想着那毕竟是你的父母,我得爱屋及乌,得尽量去顾及你的感受。可你呢?怎么对我父母的?他们不就是婚前嫌你家庭条件不好、反对过我们的婚事吗,婚后有哪一点对不起你?是给你脸色还是打骂你了?出钱出力的帮忙,被你看作理所当然就算了,还不被你待见,你但凡对我有一丁点儿感情,也不会这样去为难我的父母!我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非要跟着你!”

或许是看到梅娟态度坚决,她的丈夫说了几句软话,之后又表示会尽力去改变自己,争取不再让梅娟为难。

然而,不管他如何“示好”,梅娟都不为所动,甚至,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她带着女儿在外租了一间房子住。

04

一直到现在,事情过去了十来天,梅娟和丈夫还在分居、冷战。

我问梅娟,她是真的想要离婚,还是以此为由,想让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服个软?

梅娟苦笑了一下,两口子过日子哪能“威胁”着过?但凡能有一点儿余地,她也会为了女儿,继续忍气吞声地过下去。

“女儿三岁之前,婆婆陆陆续续就帮带了半年,一岁之后还是我父母出钱帮我们请了个保姆,我才得以上班赚钱,就算看在这些份儿上,他也该感恩的吧?可事实呢,我们结婚这几年,他是越来越自私,除了自己和他父母,很少去考虑他人,就连女儿,他也是很少过问。以前,我总想着他压力大,能不给他添乱就不添乱,尽量什么事都自己揽着,总想着哪怕他有一点点事能为我着想,都是好的,可他呢?对女儿没一点耐心,对我父母的态度连我对公婆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和这样没有良心的人生活在一起,还能有什么盼头儿?往后只会更加消耗自己,不如就这样吧,早离早好。”

看得出来,梅娟真是铁了心要离婚。

我不知道她是用了多久才做的这个决定,但能抱着这样执意的态度去结束婚姻,一定是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不愿再“将就”。

因为,大多时候,女人们普遍都很能“忍”,尤其是结了婚、有了孩子之后,只要婚姻还能凑合下去,为了孩子,很多女人都会选择“忍”。能让一个“耐力十足”的女人,甘愿放下一切物质条件,决意去离婚,可想而知,这段婚姻带给她的更多的是伤害,而不是快乐,或者是幸福。

很多人说,婚姻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其实,婚姻最需要的是“公平”:我付出了什么,你能看在眼里,并给予相应的“回馈”。

我在家带娃、操持家务,你可以空闲时间力所能及地帮一把;

你挣钱养家、奔波劳累,我尽量多分担一点,不把压力全放在你一人身上。

同样,我若对你家人尊重、爱戴,也希望你能待我父母有情味儿、有温度。

这样的婚姻,才能让人从心里感到“有盼头儿”。

05

我一直觉得,一段婚姻之所以能维系下去,一方必然要在某一方面带给另一方“希望”,你可以有一些不足(当然,暴力,赌博这些除外),但一定要有一个足以让人暖心的优点。

我婆婆以前也曾抱怨过自己的婚姻,因为她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太卑微,一直被我公公一家看作“外人”。

她甚至也曾动过离婚的念头儿,但权衡之下为什么又放弃,是因为看到我公公还算“公平”,她才一直忍了下去:

“你公公那个人还算有良心,一来,他对儿女是真心的疼爱,愿意抽时间去关心儿女,和儿女维系感情;二来,他对我父母很尊重,但凡我父母身体不适,他只要有时间都能跑过去帮把手。他能看到我对他父母的好,对我父母给予同等的态度,至少说明他心里有数、不混,这样的日子,我多少还能有点盼头儿!人嘛,虽说没有十全十美,但你也总得有一点儿好,让人愿意和你过下去。”

其实,对于大多数女人而言,但凡在婚姻里能得到一丝丝慰藉,她都不至于心灰意冷。

很多时候,女人在婚姻里期盼的很简单:多一些关注,多一点呵护,也多一点希望。

我们常说:生活总是要有点盼头儿,才能有一直走下去的动力。

婚姻也是一样。

只有当它带给“当事人”的是甘甜与温暖,那么,这段婚姻,才能得以长久地维持下去。

夫妻过日子,少不了磕磕绊绊、互看不惯,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伴侣的预期去行事,但两个不同脾性的人在一起生活,如何能久处不厌、闲谈不烦,更多的是除了要多看到对方的优点,自己也要有能让对方安心、舒心的优点。

《我的前半生》中有这样一句话:“结婚是为什么?不就是人生不易,要找一个队友同舟共济吗?”

两个人既然组成了一个家庭,不该只能共苦,不能同甘,也不该把所有的困苦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只有双方都拿出相同的诚意,公平、坦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婚姻这艘小船,才会越走越远。

0 阅读:11
评论列表
  • 2021-11-17 12:29

    所以论零彩礼房车一人一半的重要性。

一念卿辛

简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人生苦短,爱恨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