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城Ⅱ之:军爷(18)——天下第一净土祖庭

二哥雨二 2024-12-07 16:18:38

苦城的视察很快便结束了,按照纪文庸私下里的建议,观察使衙门里的官员被分成几个小组,下派到各县,按照苦城县的模式,督促各县知事、议事长,分头执行任务去了。李文彬却滞留在苦城,名义当然是坐镇指挥。

纪文学几个人痛哭流涕地跪在了地上,拜起了恩师李文彬。原来,纪文学是想以李文彬的书法为借口,向他拜师的。可没有想到,在一次闲聊中,这位李文彬大人竟然说出,他也是武昌镇下石桥村人,和石楠渡家就住在隔壁,他是认识石楠渡的老爹的,也认识石俊妮的老爹,就是对石俊妮和石楠渡,虽说没有多大印象,但在石老爹带他们回乡时,他也是见过一面的,他甚至能说出石俊妮那娇美的模样,和下巴处一个小小的发红的痣来。一下子把纪文学说得大哭了起来,当场拜了李文彬这个恩师。又带来了田承业、白耀宗、纪德彪、刁志诚一干人等,前来拜了恩师,李文彬甚是高兴,也就接受了他们这群学生。

两匹白马并行在诗河岸边,后面远远地跟随着纪德彪的马队,李文彬心情极好,纪文庸的孝敬是到位的,他已经收下,如今又接受了学生纪文学的邀请,到苦城阿寺一游。走出长长窄窄的诗河峡谷,眼前豁然开朗,如同到了江南,一片湖光山色,银波闪烁,垂柳依依,稻田青翠,淡淡的轻雾笼罩着远近的村庄田园,清新的气息绝非北国之夏。李文彬赞叹道,苦城还有这等好去处。

“恩师,今天不虚此行吧,看。”纪文学自然是要当一回向导的,不失时机地介绍着:“前边这个村子就是阿镇了,河对岸的那座大寺就是净土祖庭阿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据说这寺里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看,寺后那座塔,为金代所建,是金人在中原地区极少的留存。”

二人说话间,白马已经轻快地飞奔起来,“嘚嘚嘚”欢快地跑着,如同行走在画廊之中,远远的,一串泉水冒着热气,蒸腾着、喷泻着,欢快地注入诗河,纪文学勒住白马,指着寺前寺后五口泉水说道:“恩师,这就是传说中的‘五星捧月’之地了,看,东边那个最大的叫金花泉,南边的那个叫银花泉,西边那个小一点的叫玉花泉,前边这两个相连相通的叫双子泉,五泉如星,阿寺如月,实乃天上人间之美景啊。”

李文彬点头称赞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文学,若是能告老还乡,当居此地成仙啊。”纪文学回道:“恩师正当壮年,又官居高位,正是为国效力,意气风发之时,何来如此感慨啊。”

李文彬勒住马缰,白马慢了下来,二人也靠近了些,李文彬说道:“文学,如今这天下,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太平,南北之争未平,各地豪强又要夺势争权,看似平静的水下,却是波涛汹涌的暗流,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出现割据、战争。我这个观察使,也不过是一个虚名,想往前走一步,难啊。”

纪文学道:“恩师所虑极是,学生也在想,如果手中没有枪杆子,说话便也没有了底气,也就树立不起威信来了,恩师如若有意,学生愿追随恩师,以苦城为起点,打造一支队伍出来,手里有了兵,恩师与谁说话,也便有了底气。如此,恩师意下如何?”

李文彬回头看了看纪德彪整齐的马队,笑了,说道:“好你个纪文学,这话说到我心窝里去了,听说你手中掌握的,可不仅仅是这个苦城治安营,加上什么金兰寨、老雕岩的力量,恐怕已经有一标之兵了吧。你小子,除夕夜借兵剿匪的故事,在开封城都被传成神话了。如今要招兵买马,正合为师我的下怀。”

纪文学笑了,刚要开口,李文彬看了纪文学一眼,笑道:“你小子不用开口,为师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不就是军粮、枪械吗?为师给你置办,军粮好解决,下达给你们苦城的公粮任务是翻了倍的,你们留下一半。枪械的事,我从观察使衙门给你们解决,记住了,要把这支部队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这,就是家底,我们发家的老本!”

金花泉旁的小院子里,悟觉大师再次真诚地招待了李文彬、纪文学,悟觉大师似乎感觉到几个女尼侍候得还不到位,又从香梅娘那儿叫来了两个小旦,咿咿呀呀地唱着,李文彬师徒如痴如醉般地听着,喝着淡淡腥味的鹿血酒,品味着阿镇佳肴。苦城人都知道,苦城最美好、最享受、最让人流连忘返的不是苦城,而是这阿镇,而阿镇最美好之处,莫过于阿寺,而悟觉和尚,正是阿寺的方丈僧。

虽说窗外金花泉水当当流淌,少了许多暑气,可抵不住鹿血酒的威力和房间内热烈的气息,师徒二人似乎喝醉了,又似乎迷离了,悟觉大师冷冷地笑了一声,借口退下了。几个女尼和两个小旦便轻轻地脱去本来就透明的纱衣,走了过来,一阵波动之后,便是汹涌澎湃的激情,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就在纪文学感叹着自己的处子之身竟然遗失于一个女尼之身的时候。李文彬的墨宝“天下第一净土祖庭”巨幅匾额也早已挂在了阿寺的山门前。落款为:“中华民国开封道观察使、大清国进士出身武昌李文彬。”

0 阅读:18

二哥雨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