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应当如何正确饮食?营养师建议,食品安全是第一位,饮食均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食物最为重要,切勿盲目进补,更不应在此时尝试新奇食物。把好饮食关,可为高考生“保驾护航”。

高考期间,考生应当如何吃最为妥当呢?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加强营养,给予孩子补品摄入。其实,这3天里最重要的是“平平稳稳”,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即可,尤其不要“尝新”,吃一些日常从未食用过的新奇食物。重中之重在于:安全饮食。
首先要注意食品安全。近期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考生最好在家、学校食堂或熟悉而有品质保证的餐饮单位就餐,少吃辛辣食物、生冷食物,不吃剩菜,多选择摄入新鲜食材。

其次,饮食上应平衡营养,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鸡肉等,维持平时进食的分量即可。同时,建议高考期间多补充富含磷脂、水溶性维生素的食物,如豆类、五谷杂粮、薯类、及各种蔬菜和水果。避免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比如油条,油饼,炸鸡等煎炸肥腻的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在胃内排空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需更多的胆汁和胰酶来帮助消化,加重消化道的负担。
考试当天进食的总量不宜过多,以免血液供应集中在消化道,大脑相对缺血,影响临场发挥。此外,升糖指数高的食物不利于大脑思考,甜食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是导致餐后困倦状态的原因之一,应该少吃。
切忌盲目“换食”。考前切忌盲目改变食物种类,不要轻易尝试以前未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食物过敏或胃肠道刺激。进入夏天,天气炎热,适量补充水分也是需要的。考生的饮用水应以白开水为宜,不能用喝饮料代替喝水。“考前最好不要喝咖啡,尤其是平时不喝或很少喝咖啡的考生,因为咖啡因的作用会使人产生尿频,影响考生的临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