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人用药,有这4大禁忌,气血不足的人更应该知道!

失眠庆光 2025-03-31 12:20:57

虚弱的人,用药有着诸多讲究,稍不留意,就可能适得其反。下面这 4 大用药禁忌,尤其是气血不足的朋友们,一定要烂熟于心!

1、少用“下气”的药

有些人,好几天出现排便困扰,就会急于寻求各种通便的方法,像西梅汁、番泻叶等等都试过一轮。刚开始一两次有用,但频繁使用后,便秘问题反而还加重了。

这是因为泻下类药物具有伤气的弊端。本身就气虚的人,要是持续使用下气的药物,肠道内留存的气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就失去了推动大便排出的动力。

正确的做法就是补气,只有气充足了,大肠才有足够的力量推动大便顺利排泄。

2、少用 “清热” 的药

老是上火的人,动不动就长口腔溃疡、脸上冒火疖子、牙龈肿痛等症状,反反复复,始终不见好转。

这类情况大多属于虚火作祟。要是一味地用清热药物,就是不断耗损自身阳气,时间长了,还会导致阴阳两虚的糟糕局面。

对于这类人群,适宜采用肉桂引火归元的方法,将虚火引导回其原本应在的位置,表面的热证自然就会消失。

3、少用“化瘀” 的药

活血化瘀的药物,像桃仁、红花、三七等,在发挥化瘀作用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会对气血造成损伤。

过度地使用这类攻伐性药物,会使正气受到严重损耗,一旦正气受损,后续想要再将其补回来,可就难上加难了。

对于气血不足且伴有瘀血的人群,关键还是要以调养气血为主,只有气血充足了,才能够推动身体的新陈代谢,将那些 “坏血” 顺利排出体外。

4、少用 “发散” 的药

服用后能让人发汗的药物,属于发散类药物,例如辛夷、藿香、葛根、紫苏等。

这类药物在驱赶邪气方面确实有一定作用,然而在驱邪的过程中,也会导致津液大量耗损,正气随之流失。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出汗后会感到极度乏力、虚弱,浑身提不起劲,这便是正气耗损过度的表现。

对于这类情况,在驱邪的同时,需要补充肺气,只有肺气充足了,人体的抵抗力才会增强。

好了,关于虚人用药的一些禁忌,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