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认识中华文明必须突破现有的文明观,否则考古价值被严重低估

宇程 2024-11-02 16:16:43

跟着西方的历史学观来认识中华文明,永远认识不到中华文明的伟大所在。考古发掘工程我们已经花了很大的力气,而要让考古发现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就需要在文明观的基础工作上下功夫、求突破。

存在于历史时空中的中华文明,如果没有相应的文明观,或者说认识文明的“经纬”,现代人单纯依靠考古发现,是很难去还原、认识真正的中华文明的。

对于大量出现的考古成果,在解读它们之前,首先需要审视我们现在去认识考古成果可依据的文明观,否则,考古发掘出来再多东西,在旧的文明观中,都无法还原出真正的历史原貌。

人类目前的文明观,尚处在从“欧几里得几何学”到“牛顿经典力学”所建构的「传统文明观」中,虽然黎曼几何、相对论、量子力学已经出现,但是这些新的内容还没有形成新的文明观。

「传统文明观」的实质,是由落后向先进、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的进化论式的演变模型。

用这样的「传统文明观」来认识有着上万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是无法认识到真正的中华文明原貌的。

自从隐含在古汉字中的“本源字义”被破译了以后,我们用这种“本源字义”解读了距今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考古、二里头时期新密黄寨遗址考古,以及《郭店楚简·老子(甲本)》、马王堆《帛书·老子》,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文明观。

依据这种全新的文明观,可以真正认识有着上万年历史的中华文明。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视角,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

一、空间视角:中华文明的原生文明与外来的域外文明的关系

早于域外文明流入中华大地之前,在中华大地上就存在着中华原生文明,这是一种内在的高度文明,是整个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最终要去寻找与获得的高端文明。

用原始的概念去看待这种文明,那是大大低估了这种文明的价值,甚至会让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失去目标。

中华原生文明的本质,是一种“心智文明”,以及由这种“心智文明”外化以后形成的“生态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融入中华文明的域外文明,其本质是外在的“物化文明”。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有了中华大地上的“心智文明”和“生态文明”作为基础与底座,可以不断地吸收、包容、提升、再造外来文明。

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上万年的内在基本结构。

如果没有中华文明本身的“心智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存在,单纯依靠外来文明的堆积,是不可能形成延续上万年的中华文明的。

所以,“心智文明”与“生态文明”本身,是并不能用进化论的史观去认识的原始文明,而是一种独立于“物化文明”之外的人类最高端的文明。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认识中华文明的本质。

二、时间视角:从中华文明本身的时间轴上来看

中华文明本身存在着「华夏原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两大历史阶段。

这两大历史阶段的交界点,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那一刻。

在「华夏原生文化」的历史阶段中,主要是从女娲伏羲时代开始,一直到周朝,推动这一段历史的核心力量,就是“心智文明”以及“生态文明”。

当“心智文明”的内在动力逐渐弱化、衰败了以后,「华夏原生文化」历史阶段就结束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的是外在的“物化文明”。

与此同时,“心智文明”虽然在中华大地上衰败,但并没有绝迹,上层的知识精英依靠个人的“感知”天赋,在延续着“心智文明”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又反过来强化了中华大地上的“物化文明”,这种“物化文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把以上关系搞清楚以后,就可以知道,要恢复真正的中华文明,关键在于重新发现与认识「华夏原生文化」,这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根基与底座。

现代人如何才能重新认识「华夏原生文化」呢?

这就离不开重新认识汉字的“本源字义”,其与“心智文明”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最早的汉字被创造出来,其内涵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常规字义,常规字义是在“本源字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本源字义”最初是用来表示:完整的世界是一个“重叠结构世界”,人处在“重叠结构人体”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内涵。

“心智文明”的核心,就是“心智系统转换”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全面应用。

“心智系统转换”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抛弃“显性人体”上低端的生存智能,去开发“隐性人体”内高端的生命智慧。

华夏文明从出现延续至今,生生不息的核心力量就是“心智系统转换”这种方法的存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他们的历史时期中,不断地创造出辉煌的文化。

古汉字的“本源字义”(“源头甲骨文”字义)已被我们破译,详情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用“本源字义”解读的《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发布在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用“本源字义”解读的《帛书·老子》,发布在专栏《解放“道德真经”》。

用“本源字义”解读的《大学》、《中庸》、《论语》,发布在专栏《向孔子学功夫》。

1 阅读:26
评论列表